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猜想與反駁讀後感

猜想與反駁讀後感(一)

《猜想與反駁》是著名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的著作。書中提出了判斷理論(命題)是否科學的標準是:可證偽性。該書集中體現了波普爾思想的精華,它吸收了西方多種文化的精華;頗具辯證法大師的謙遜風度;深刻地掌握了邏輯分析與各領域科學技術並運用於哲學思考;創新躍遷的科學態度與對人類的深情之愛完善結合。

該書的重要價值在於它向我們提示出中國學術改造的當務之急——辯證法本質的還原,此書用重筆刻畫這個問題。波普爾真誠地發問,辯證法是什麼?然後自問自答,是試探和糾正錯誤的方法。他猛烈抨擊了黑格爾的神秘主義辯證法,批判黑格爾濫用「鬥爭」、「矛盾」之類的隱喻,批評其排斥了邏輯思維的不矛盾律。波普爾甚至主張不要再用黑格爾意義上的辯證法這個詞,可以用「試錯法」取而代之。另一方面波普爾高度讚揚了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以對話、提問、討論、反駁把知識和真理推陳出新的原初意義上的辯證法。,蘇格拉底概念辯證法實質就是要打破任何人對真理的惟一性獨斷,用提問和反例來打破偏見以達到淨化靈魂,在某種意義上講,一問一答即為哲學。波普爾實質是要求用猜想與反駁法來復興古代柏拉圖意義上的辯證法-要求辯證法的本質還原。

如果,缺失了懷疑和批判的規範,理論學術和整個社會就必然會假貨橫溢,萬屋傾復。當代中國是市場經濟的原始階段,物質產品假冒偽劣甚多,精神產品的狀況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承認中國理論學術中也存在假冒偽劣,就必須看到沒有哪一個領域像哲學領域的情況這樣嚴峻了。哲學本來就是自由思維的學術,沒有確定的對象、性質和方法。在別的學術中混不來的人卻都可以到哲學中鑽哲學軟約束的空子,現在有了一大批不讀而博,不學而論,只埋頭構造自己的一、二、三,不管別人看不看和怎麼看的哲學家。

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弊端就是兩漢以來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所形成的專言獨斷。任何對權威與傳統的懷疑和批判都被看成是對專制政權最大威脅而加以取締。新中國建立了馬克思主義文化,但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在史達林搞了「聯共(布)黨史四章二節」之後也進了專言獨斷的死胡同。假冒偽劣與專言獨斷構成了當代中國的兩大學術災害,使得東方文明的千古搖籃如今卻成為當代世界哲學智慧舞台上的「黑洞」與「隱形人」。只有本質還原了的辯證法重新統治,重新成為人文學術的規範時,偽劣和獨斷才會被清掃出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以反駁和批判為本質的哲學辯證法是排除謬誤的照妖鏡,兩者結合才能為中國學術消災解難。

猜想與反駁讀後感(二)

《猜想與反駁》圍繞著知識通過猜想與反駁、不斷清除錯誤而增長這一主題展開論述,廣泛涉獵知識論、科學論、真理論以及自然科學史和社會科學史等領域。卡爾·波普爾(Karl·R·Popper,1902-1994)是當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學哲學家和社會哲學家之一。他繼承德國愛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義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義哲學」,建立同邏輯實證主義相對的科學知識觀,提出反歸納主義和證偽主義的知識理論。

波普爾的錯誤在於把科學中的革命和批判加以絕對化,把整個科學及其歷史發展歸結為這樣的局部方面和環節。這樣,科學發展中的規律性就不見了。沿著這條路,他在社會領域中必然走向歷史唯心主義。所以,他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攻擊和所謂『批判』,是根本錯誤的。波普爾早年一度信仰馬克思主義,但他始終堅持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立場,在社會哲學上又把他在科學哲學的基本觀點上的錯誤極端的加以發揮,終於走向了反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事實上,波普爾以後的現代西方科學哲學發展力圖克服他的科學哲學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這樣,他對馬克思主義的詆毀和歪曲,也就不攻自破了。相反,馬克思主義的光輝的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再次顯示出了不可戰勝的理論力量。」

最近大體看了看波普爾的《猜想與反駁》這本書,可是我看了這本書之後感覺自己對哲學的看法改變了很多,有些東西是我以前就模模糊糊有過的念頭,但卻一直並不清晰,通過這本書覺得有些東西一下子清晰了許多。而有些觀點則是以前所從未接觸或很少接觸的,通過這本書對這些方面又有了新的認識,而且以前對這些內容的了解卻是知之甚少。雖然只用了很少的時間,也沒有在細節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過這本書和我所查找的一些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思考和關於波普爾的文獻資料中,還是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在這裡不僅了解了波普爾的對於科學哲學的思想,還對自己的哲學思想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從這裡我改變了對傳統的看法,對我們一直所接觸的和學習的主流科學與哲學有了另外的較為理性的思考;另外從這裡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關於理性和感性,其中有些觀點我並不能完全明白。

猜想與反駁讀後感(三)

波普爾認為:任何學術的探索,包括科學探索都是可錯的。世界時開放的,而不是決定論的。因此我們應當不斷地追求真理,但永遠不能說我們擁有了真理。

1、批判理性主義的提出

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與邏輯實證主義是對立的,批判理性主義的提出是針對邏輯實證主義的經驗主義科學哲學的,是對現代自然科學作出的唯理主義的反反應。它的證偽理論與西方古代哲學尤其是從古希臘開始的理性主義批判傳統有著傳承的關係。波普爾對於「科學知識是如何發現的」這一問題十分關注。波普爾認為極權主義是科學知識發現的最大障礙,對經驗主義論者和唯理主義論者,尤其是培根和笛卡兒的思想進行了認真的反思和深刻的批判。在波普爾的觀點中,無論是古典經驗主義還是古典理性主義,他們在獲得科學知識的過程中都忽略了「人」這一主體因素。波普爾提出「在探索真理時,從批判我們所鍾愛的信念開始,這可能是我們的最佳方案。」

波普爾的理論更為注重批判的作用,他將理性定位在批判本身,並提出了批判理性觀。他將理性主義分為了兩種,一種是批判理性主義,一種是非批判理性主義,並認為「任何不能在論據上也不能在經驗上得到支持的假設都將被拋棄」。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觀點更加關注「人」的作用。波普爾說:「理性主義傳統、批判討論的傳統,理所當然代表了擴展我們的知識——猜想或假設的唯一可行的途徑」,「在我們認識世界的嘗試中,只有一種理性要素:就是對我們的理論進行批判性審查。

2、猜想——反駁法

波普爾認為所有科學的理論原則上都應該是可以被反駁和否證的,因為世界的發展是無止境的,而人獲取知識的能力卻是有限的,因此科學理論最終是不能被證實而只能被證偽或進行否證的。

在這本《猜想與反駁——科學知識的增長》一書中,波普爾分了兩部分對它的證偽理論觀點進行了解釋,即猜想和反駁。在猜想部分,波普爾提出了他對歸納分析法和觀察證實法的駁斥,波普爾提出「科學理論是真正的猜測,他們不可能被證實但是可以被批判。」

在波普爾看來對科學理論,我們只能進行猜想,並在一些情況下證明他是正確的,但我們沒有能力把所有的情況都證明出來,因此,歸納法是不成立的。正如引言中提到的,在澳大利亞被發現之前,歐洲人根據看到的所有情況,認為: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這一命題在當時的情況和當時人們的認知範圍內是正確的,也就是觀察歸納法的套用。人們從無數次的觀察中得到了這一命題,並且在當時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他是錯誤的。但根據波普爾的觀點,依據我們所觀察到的,人們只能證明世界上所有的天鵝中,有限的部分是白色的,而不能證明全部,因為這是無法實際進行操作的。這同時也是波普爾提出的反駁的依據。波普爾認為對於科學命題的提出,我們要進行大膽的猜想,但是他的真實性,需要的不是證實而是證偽,也就是對這些猜想進行反駁。

在反駁這一部分,波普爾認為對於科學命題的驗證,應該通過證偽來批判。回到上面所提到的有關「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這一命題。隨著人們對這個世界不斷地探索,澳大利亞被發現後,人們的知識面擴展了,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加深了,也發現了非白色的天鵝,這時「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這個曾經的真命題就自然成為了假命題。正是黑天鵝的發現反駁了這一命題,打破了人們一直以來對天鵝的認識。黑天鵝的存在就是對這一命題最有力的反駁。

因此通過觀察的歸納法是無法符合邏輯的來證明命題的正確性的。一種特殊情況的出現,就能夠將觀察法和歸納法得出的真命題的結論推翻了。這也就是波特爾所說的證偽。

3、證偽主義的套用

波普爾的證偽理論的出現對人類科學的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積極的作用。哥白尼基於對「地心說」的懷疑,創立了「日心說」;達爾文對「物種不變論」的懷疑而創立了「生物進化論」。

人們通過理論的批判,推動了科學的發展和進步。()波普爾的證偽理論告訴我們要敢於合理的質疑,不主觀臆斷,在理性批判的過程中,客觀而嚴謹的進行驗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