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一)

陳志武先生是美國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他撰寫的《金融的邏輯》一書雖然講解了很多東西方的金融發展事件,但貫穿全書的核心問題其實很簡單:金融究竟是什麼邏輯?通讀全書,我突出的感受有以下幾點:

一是資本的邏輯。作者把公元1600年左右的國家分成兩組:一組是國庫深藏萬寶的國家,中國明朝國庫藏銀1250萬兩,印度國庫藏金6200萬塊,土耳其帝國藏金1600萬塊,日本朝廷存金1030萬塊;另一組是負債纍纍的國家,像西班牙、英國、法國、荷蘭、義大利等。400年過去了,哪組國家發展得更好?當年國庫藏金萬貫的國家,除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改變命運外,其他國家迄今仍是開發中國家,而當時負債纍纍的卻是今天的已開發國家。作者據此得出一個結論:資本化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他提出,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資本化就是把未來的錢通過證券化的方式轉化為今天的資本,用於當前的生產生活開支。陳教授認為,從英美等國家的發展歷史看,成功的原因主要不是對外掠奪,而是資本化發展與金融創新的結果。這是一個與國內傳統認識有較大出入的觀點。

應該看到,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之所以「錢」越來越多,主要也是資本化改革的結果。但要注意一種現象:西方國家往往是政府窮得很,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滋潤;而當前的中國恰恰是政府手上很有錢,絕大多數老百姓的日子卻是過得緊巴巴。因此,中國還需要很多的資本化和資本深化的改革。

二是市場的邏輯。資本化與市場化是既有聯繫也有區別的兩個概念。之所以單列「市場化」,源於陳教授在書中對儒家思想的分析讓我印象深刻。幾千年來,中國人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儒家主張靠血緣網路內部來互通有無,實現人際金融交易,但它不能激勵每個人奮發向上。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都碰到過這樣的事情:買房子缺錢了,首先想到的是向親戚朋友借錢,而不是向銀行貸款。因為親戚朋友的錢是「軟約束」,沒錢可以賴帳不還;而銀行的錢是「硬約束」,是需要房產作抵押的,一般賴不得。比較而言,外部金融市場更能逼著每個人去自食其力,也為個人空間、個人自由的最大化提供了基礎。

從本質上講,市場在中國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壓制。但30多年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各種金融市場出現後,中國人的個人空間終於出現並正在擴大。國內社會各界普遍覺得中國文化重視家庭,而西方文化不重視家庭,或者說西方人對家庭情感看得比中國人淡,陳教授認為是一種誤解。實際上中國人和西方人都重視「家」,只是追求的「家」的境界不同。傳統中國的「家」側重強制性的經濟交易功能,而西方社會的「家」側重基於自願的感情交往功能。當然,傳統儒家文化的轉型是正在進行時,而且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但不管怎麼說,一種基於金融市場和法治的體系最終取代傳統家庭和儒家文化的體系,則是歷史的必然。

三是創新的邏輯。作者在書中花很大篇幅分析了美國的次貸危機。從媒體上得到的印象似乎是美國經濟與社會已進入「水深火熱」之中,但從實際的美國社會生活看,都難以感受到或者看到這種危機。也就是說,危機主要還是集中在金融證券市場和信貸市場,對多數美國人的生活影響有限。在分析金融危機的起因時,多數人都將矛頭指向了金融創新。作者承認層出不窮的創新帶來了嚴重的結構性問題,但這是金融創新的過錯嗎?作者給予了否定,並認為危機之後美國的消費驅動模式不會終結,相反中國的經濟成長也要從投資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轉變。

關於金融創新,作者認為美國和中國的情況代表了兩個極端。在美國,金融創新可以說是完全放開的,出了問題再說,沒出問題可以完全自由。而中國則是,如果沒有政府批准,任何創新都不行。美國允許自由的金融創新,當然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恰恰是通過出現問題,才知道什麼地方應該要有監管。中國的金融管制,表面上看沒有什麼代價,實際上這個代價在用其他形式表現出來。千萬不要因為美國金融創新出了問題,就認為我們不放開金融創新的做法是對的。如果說,美國金融的問題是創新過度帶來的,那麼中國金融可能恰恰是創新不足的問題,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為躲過了一次金融危機而暗自高興。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二)

看完這本書,最大感受是相見恨晚。陳教授出版這本書出版的太晚了。如果早在幾年前能看到這本書,恐怕本人就不會做出提前還房貸的決定了,現在可能就是擁有幾套房子的業主了。

二、兩方面評價:

1、積極的方面:本書用通俗的語言,獨特的視角,對金融的本質做了一個經典的闡述。個人印象最深的核心觀點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錢、資本及財富的三大關係;二是國家財富、企業資產與收益、個人未來收入、土地和自然資源四大資本來源;三是市場化、私有化、法治化等資本化三大助推因素。

2、不足的方面:一是關於孝道文化的闡述有偏激之嫌。有孝心是作為一個人所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家庭道德,隨著社會發展的特別是市場化的發展可能會在孝心表達的形式、方式上發生變化,但絕不是不再要孝道,終結或淘汰孝道文化,而應該是在文化體系的部分內容上發生變化,但人應有孝心的根本要求不應改變。

二是對以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陳教授一語中的,指出是因為委託與代理的鏈條太長、花別人的錢不心疼而導致而成,但對如何防範和治理金融危機,特別是對我國在今後大力發展金融業的過程中如何有效防範金融危機,並未提出系統、具體、專業的對策與舉措。

三、三層面反思

1、對於國家層面:一是金融的發展會帶來財富的增長,我們國家的金融化程度還很低,國家應圍繞三大助推因素,創造各種有利條件,不斷提升資本化水平;二是國富不如民富,國家應儘量用公債來補充財政赤字,少徵稅,藏富於民,把錢留給國民投資創業。

2、對於公司層面:一是對於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企業,要認清形勢趨勢,緊抓大好時機,借勢實現跨越發展。二是要學會把企業資產與未來收益資本化,讓企業自身更富有,更有實力。

3、對於個人層面:一是要學會用將個人未來收入資本化的手段來增加個人財富,均衡使用、享用個人財富。二是為了降低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或者提高未來收入水平,避免因年齡等原因而貶值或加快貶值速度,我們應著眼長遠,面向未來,一方面要立足自身職責,紮實做好工作,用我們的才華與智慧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因為只有公司基業常青,我們的未來收入才有保障;另一方面,我們要持之以恆地加強自身學習,豐富個人實踐,不斷提升個人素質能力與市場競爭力,通過個人價值的不斷提升去應對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避免資本化的前提、基礎出現偏差。

四、四點延伸思考:

1、我們應當購買什麼樣的股票?在資本市場不夠健全發達的情況下,更多的是靠投機,但在資本市場比較發達的前提下,我們應當購買公司未來收益較大且確定性較高的股票,應當搞價值投資。

2、陳教授關於價值的理論對馬克思資本論關於價值的經典論述提出了挑戰,應如何來理解和看待?

3、公司在資本化、金融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司在國家與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其地位將越來越高,作為一名企業人,我們倍感自豪,推薦大家看一本書,即中央電視台的大型紀錄片《公司的力量》,會對公司這一企業形式的發展歷史及其在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與所起的作用,有一個更加全面系統的了解和認識。

4、要正確對待財富。正如《財富如水》中所言,財富與水有著許多共性,都可流動,都有可能會蒸發或揮發,甚至被凍結。最重要的一點,水有兩面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沒水喝人會渴死,但喝多了則會撐死或毒死,財富亦是如此。我們要明財性,審財情,結財緣,還財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散之亦有道。

金融的邏輯讀後感(三)

每天抽一點時間,花了接近十天左右的時間把這本書看完了,面對這麼一本只有280頁不到的書籍,而且是通俗化語言的書籍,本應該可以更快看完的,但是中間被經常性打斷,無奈,最終卻花了這麼多天才把這本書看完。

這本書確實值得一讀,看到這本書的名字,總會讓我想起很久之前一些經濟學家做個一個辯論賽,辯論的題目是:到底是金融立國還是實業(製造業)立國,前者以美國為例進行了全方面的闡述,後者以德國為例從各個角度進行剖析。他們慷慨激昂,旁徵博引,滔滔不絕,為自己的立場各抒己見,爭取這次辯論賽的勝利。

看完之後,我覺得都很有道理,而我這麼一個門外漢,顯然沒有反駁任何一方的根據。最後只能恨自己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無奈,並以無論是金融立國還是實業立國,我覺得能夠讓社會進步,讓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並竭盡所能的為每一個人提供最好的保障,這是我等平民所深切關心的事情。

這兩個國家都是我非常欽佩的國家,一個是製造強國,一個以嚴謹為傲的民族,百年企業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文化,在這個國家前進路上的同時深深的影響著他們;一個是金融帝國,一個世界超級大國,一個金融思想前沿,科技發達的帝國,雖然它會發生金融危機的事件,但是仍舊影響不了它在世界之巔的位置。

看完這一本書讓我感覺到一個制度法律和金融方式的變革有多麼的了不起。

一個法律制度完善的國家會讓他們無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製造還是虛無縹緲深不可測的金融發展更進一步,而它們的發展又可以進一步促使法律制度的進步。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不斷出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這個貨幣出現是多麼偉大的一件事情,這對當時以物易物的交易環境產生了多麼重大的變革,讓交易變的不再那麼的痲煩,不用考慮用自己的牛換成養,再換成豬,最後換成自己想要的衣服。

在英國奪得世界霸權之前,由於金融的發達,讓他們可以以更低的利率獲得更多的貸款,贏得戰爭,最終稱霸全球幾個世紀,成為日不落帝國。而其最為成功的東印度公司更是為以後的股份制公司埋下了鋪墊,促進了今後的商業的發展。股份制的發明無疑是歷史上偉大的發明,並不亞於我國的四大發明。

從最初的原始社會公有制,再到後來的部落再到家庭,這個最小的社會單位,並傳到現代。這是社會的進步,是我們生產力提升的結果。而家也成為我們溫馨的港灣,成為世間最美好的地方之一,然而,我們也會經常看到家庭反目成仇的例子,甚至反目成仇,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為利益的原因。我也同意作者個觀點,那就是家庭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不應該是一個有商業氣息的戰場。而「養兒防老」雖說是我們一直所倡導的,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卻成為更多問題的起點。一方面,孩子只能是百善孝為先,言聽計從,活不出自己的自由,沒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權利;而另一方面,父母親到老了,也不一定能夠百分百得到可靠的保障,有的甚至被遺棄。當然,孝順是我們的美德之一,是我們應該倡導的,更是在他們老年的時候。但是,這也反映出父母害怕自己老無所依狀態的出現,所以,不僅要給他們灌輸這個道理,還要多子多福。

這個也從側面反映出,金融等手段的不發達而出現()的問題,如果有發達的保險業和金融保障體系,他們根本不用擔心自己的養老問題,因為沒有他們的話,他們即使到了老年,經濟生活也不要有任何的擔憂。

於此,他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去愛這個小孩,如何讓家庭充滿愛。而我們社會中的市場也是如此,正如作者所說:當一種經濟夾雜著其他因素——友誼、情感和親戚——那麼,只會污染人類關係的靈魂。從人類的經驗看,經濟交易留給市場,感情交流留給家庭,這是最好的一種安排,也是市場化分工發展的總趨勢。

現在我也就明白我們公司旁邊的一個幾十億的企業,老闆為什麼情願給他親戚一些錢,也不讓他們去他公司上班的原因。

簡而言之,沒有金融,我們能夠生活下去,但是有了金融,但是會讓我們生活的更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