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風波》讀後感

《風波》讀後感(一)

《風波》寫的一件小事貌似個小喜劇實則悲哀的意味更濃重。

「臨河的土場上,太陽漸漸的收了他通黃的光線了。場邊靠河的烏桕樹葉,乾巴巴的才喘過氣來,幾個花腳蚊子在下面哼著飛舞。面河的農家的煙突里,逐漸減少了炊煙。」一幅簡單的農家畫面呈現在我們面前,九斤老太罵咧咧的說著憤懣,一代不如一代。

再接著,真正的風波來了。七斤帶回了一個讓一家人不安的訊息,「皇帝坐了龍庭了。」不啻於一聲驚雷的話震悚著一家人的神經。不安中,趙七爺又翩翩的來了,身著一襲長衫慶祝著這個訊息,趙老爺和七斤是有宿怨的,現在皇帝坐了龍庭了,辮子便很要緊了,恰恰的是七斤他就沒有辮子……「沒有辮子,該當何罪,書上都一條一條明明白白寫著的。」「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這回保駕的是張大帥⑷,張大帥就是燕人張翼德的後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萬夫不當之勇,誰能抵擋他,」他兩手同時捏起空拳,仿佛握著無形的蛇矛模樣,向八一嫂搶進幾步道,「你能抵擋他麼!」趙七爺也不細心察訪,通過人叢,忽然入烏桕樹後,說道「你能抵擋他麼!」跨上獨木橋,揚長去了。

七斤一家陷入了大恐慌。然而過了不久並沒有什麼確鑿的壞事發生,七斤一家和人們便又渾渾噩噩的高高興興的生活著了。

總體看《風波》,它寫出了愚昧無知的人民,狐假虎威的小知識分子,光怪陸離的社會圖景里是社會無望的悲哀。

《風波》讀後感(二)

《風波》這篇文章是我在校本課程中感觸最深的一篇文章,它主要講了一個叫九斤的人剪掉了自己的長辮子與還有個叫趙七的人,說皇帝要坐龍庭了,沒辮子的人及全家都要被砍頭而引起的一段風波。

不用說,七斤便是文章的主角,七斤是村里出名人物,因為從他的祖父到他,已三代不捏鋤頭柄了,他也照例的幫人撐著航船,每天都能進城,在村裡有飛黃騰達的意思。七斤這個人物立場不堅定,先剪了頭髮,而當聽說皇帝要座龍庭時又想要留頭髮,最主要是想保住他的腦袋。

趙七爺在文中雖不是和七斤一路的人,但所表現的人物形象卻和七斤是一模一樣的,都是牆頭草兩邊倒的人,只是趙七爺表現出來的這個人物形象更要明顯。

七斤嫂,七斤的妻子,雖是農村婦女,可一點也沒有農村婦女的淳樸、善良,反而十分的潑辣,在文中描寫她罵七斤是死屍的囚徒和罵八一嫂是偷漢的小寡婦,這些不堪入耳的髒話顯出了她的醜態。

在文章中我還覺得村裡的民眾雖不是重點人物,但又缺不得,因為他更能反映作者要表現的內涵,在平時,這些人對七斤十分尊重,可當聽說皇帝要坐龍庭了,又對七斤顯出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再當聽說皇帝不座龍庭了,又對七斤恭敬起來,可見村里大多數人都是見風使舵的人。魯迅先生寫這篇文章是在一九二一年一月,那時辛亥革命已經過去,而魯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讓人們知道辛亥革命沒有成功的主要原因。人的舊思想還沒有被拋棄,沒有堅定的信念,搖擺不定,革命怎麼會成功呢?

魯迅先生的視角放在的是()一群農村人身上,可表現的內涵卻不是一樣的,可見他老人家的文筆功底的深厚,同時他的寫作方法也十分值得我們去回味。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