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活著的讀後感

活著的讀後感(一)

余華的《活著》這本書是通過同事介紹才知道的,當時的同事對我說這本書是一本描寫死亡的書,催淚性很強烈,我一直不大相信,所以,我也就一直未看這本書,直到前天看到華商報連載余華的《兄弟》,而且當天看到許多報紙都提到《活著》這本書,突然想要看看這個讓無數人或者嘆服或者痛斥的書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作者在此書中講述了,地主少爺徐富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父親氣恨而亡。窮困之中的富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兒已經成了啞巴,母親也病了,家裡一點吃的也沒有。命運就是這樣的作弄人,這樣的令人無法琢磨,令人尷尬的無奈著,痛苦著。一次又一次戰亂和動盪,這個家庭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新中國成立,在大躍進運動中,饑荒餓得福貴的妻子家珍駝了背。鄰居們為爭搶剩餘的發了霉的紅薯大打出手,福貴的兒子為救學校校長的老婆產後大出血,踴躍獻血,忙亂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每看幾頁,都有我眼淚濕潤的感覺,壞運氣總接二連三地降臨到福貴的頭上,在小說的最後,悲劇和失敗越來越多,眼淚和痛哭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書中有幾個場景讓我覺得很感動,至今想起仍感悲涼。第一個場景是福貴為生活所迫把啞巴女兒鳳霞送人後,鳳霞自己跑回家的事情。福貴雖不忍,仍是堅持把鳳霞送回那戶人家那去。那一路走得不僅讓福貴難受,我心裡也很難受。鳳霞是個啞巴,她心裡怎麼想我無法從他們的語言中得知,可是作者在這裡描寫的父女之間的動作表現充分的表達了父親的不忍和女兒的不捨。其實很多時候文章催淚不一定要那種浩大的抱頭痛哭的場面,只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竟能表現的淋漓盡致。"鳳霞是個好孩子,到了那時候也沒哭,只是睜大眼睛看我,我伸手去摸她的臉,她也伸過手來摸我的臉。她的手在我臉上一摸,我再也不願意送她回到那戶人家去了。背起鳳霞就往回走,鳳霞的小胳膊勾住我的脖子,走了一段她突然緊緊抱住了我,她知道我是帶她回家了。"就是這樣一個摸臉的動作,徹底的打動了福貴的心,也打開了讀者心靈的缺口。這個場景在我腦海中深深的定格了。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樣一個場景,《活著》還稱不上悲痛的故事。我覺得全書最感人的場景應該是福貴的兒子有慶因縣長的老婆生孩子大量失血而獻血的時候抽血過多,最後結束了幼小的生命。我明白福貴看到有慶屍體的那一霎那所產生的殺人的念頭,也痛心當他發現自己的仇人就是曾經的戰友春生的那種矛盾。在那麼短的時間裡,福貴從悲痛到無奈,經歷了最孤立無援的日子。福貴強忍悲痛,每天善意的欺騙妻子家珍兒子病了。傍晚的時候騙家珍說去城裡醫院看望兒子,其實是到兒子墓前陪伴兒子至半夜。妻子終於覺察到些什麼了,那時候妻子的身體不好,福貴害怕妻子承受不了兒子有慶的死亡而過去了。可是妻子比福貴想像中堅強,她可能察覺到自己快不行了,叫福貴背她去看看兒子。福貴把妻子背到村頭,妻子說到村尾去,"福貴,你別騙我了,我知道有慶死了。"她這麼一說,我站在那裡動不了,腿也開始發軟。我的脖子上越來越濕,我知道那是家珍的眼淚,家珍說:"讓我去看看有慶吧。"我知道騙不下去,就背著家珍往村西走,家珍低聲告訴我:"我夜夜聽著你從村西走過來,我就知道有慶死了。"我驚嘆於這個女人的承受能力,要知道無論什麼時候孩子都是父母的命根兒,是父母的全部生命,尤其是女人,女人是脆弱的,可是有時候女人比男人還要堅強,尤其是作為一個母親的時候,沒有人比女人更為勇敢,更為堅強偉大。

我始終沒有想到可憐的苦根竟然是活活的撐死。可憐的苦根,剛出生就沒有母親,父親在他四歲那年被板車活活夾死,剩下一個苦命的外公。與外公相依為命的日子不長,每天被外公叫起來割草,苦根身上有著有慶的影子,填補了福貴生命中的遺憾。但是作者沒有讓幸福眷顧福貴:一次苦根病了在床上養病,福貴心疼苦根,煮了半鍋豆子給苦根。待富貴回到家發現苦根嘴半張著,能看到裡面有兩顆還沒嚼爛的豆子。"苦根是吃豆子撐死的,這孩子不是嘴饞,是我家太窮,村里誰家的孩子都過得比苦根好,就是豆子,苦根也是難得能吃上。"其實我寧願苦根是病死的,也不希望他是撐死的。是命運,是貧窮,是什麼造成苦根的死亡?諷刺啊,這樣的一個命運的諷刺竟然從一個孩子的身上表現出來,在這個情節的安排上可以說作者對苦根是十分殘忍。既然苦根的出生已經奪走或者說代替了鳳霞的位置,那麼至少也應該讓苦根完成他的使命——陪伴福貴這個可憐的命運的玩伴。苦根撐死這個悲劇讓福貴的生活以及情感的再次受到重創,也是最後一次的重創,從此以後福貴的生活的情感再也不會有致命的打擊了,因為所有的親人都已經離他而去了,活著的福貴只是一種形式,一個例行公事了。

這本書,沒有轟轟烈烈的情節,可是在那麼多死裡面,讓我們看到了活著的艱難,活著的困惑,面對那麼多人的死亡,讓我們理解了活著的可貴,活著的必要,在眾多親人的死亡面前,讓我們堅持活著的毅力和信心。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隨時可能離開我們充滿生命力的世界;但是生命又是如此的剛強,隨時抵抗著命運的捉弄與嘲笑。死了就是死了,這的確是我們不能改變的事實。但是活著的終究是活著。余華在書中說"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忍受,忍受生活賦予的快樂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傷和高興以及興奮和無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難得的溫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堅強的忍受。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務所活著".

……

活著的讀後感(二)

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文學名著,流行小說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只不過很多時候是當成故事來看,看完了感嘆一番也就丟下了。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了余華寫的小說《活著》,《活著》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作者的筆觸很平靜,沒有刻意去烘托一種跌宕起伏的氣氛,隨著作者平實的敘述中,經歷著主人公的一生苦樂哀愁。看完後掩卷沉思,內心沉重,感覺有說不出的悲——悲涼,悲哀,悲傷……似乎人生所能經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了主人公身上。想著主人公的經歷,禁不住疑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徐福貴出生富貴,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幹盡了荒唐事,嫖娼,賭博生生讓自己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了個窮光蛋。這期間,他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這個同樣出生富貴的富家千金沒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撐起了日後苦難的天空。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後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他活著,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著的意義並非只是富貴。

自從做了佃戶,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該說是生活,為了活著,一家人的活著,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著也似乎有了目標。用書中的話說就是: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裡反到踏實了。他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了戰場。在戰場上歷經生死,成了俘虜後面對解放軍是選擇留下還是領了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著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現在想想,如果那時他選擇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了俘虜選擇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買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槍斃了,真當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想開了,認命了。用家珍的說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是啊,經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團圓的真實可貴。活著,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這樣清貧而又安穩的過去了。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院裡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停了……那時有慶已經不行了,可是出來的醫生說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乾了。有慶嘴唇都青了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來醫生,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說:'心跳都沒了。'醫生也沒怎麼當會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房救縣長的女人了。"

看到這裡真是說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了,怎麼會如此荒唐怎麼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麼樣的人心也許這就是當時社會的沉重吧。

回頭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著,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隨時會跟了有慶而去,想著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了下來,跟著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時候生病成了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了,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苦難的人喜極而泣,可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了,鳳霞卻死了。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著他們的希望——苦根,艱難的活著。苦根,一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了肉醬。苦根跟著他外公到了七歲,發著高燒,幫著徐福貴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了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了。不想回來後就發現苦根被豆子撐死了。

"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麼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

這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了,很壓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也許無所謂活著,塵世的苦難,活著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

《活著》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說: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嘆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了活著的事實,就改變活著的態度吧,只要活著,總有希望,態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著的狀態,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經努力過。

活著的讀後感(三)

一本好書是怎樣的?很簡單,凡是讓你動之以真情的書便是好書。那種書像擁有魔法,揮動仙棒,讓你心中充滿了激情,久久迴蕩,而後留下一種感動,或喜或悲。這就是好書的魔力,他能賦予你力量,或影響人生路,或改變價值觀……而《活著》就是這麼一本好書……

——題記

一個人只有一次生命,所以,人們都珍惜著。生命是一個過程,譬如畫畫,如何用色彩將一張白紙變得美麗;譬如寫作,如何用字元將一個故事表達;譬如唱歌,如何用音樂將文字吟唱……生命的意義,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果,而是過程。這個過程叫做活著,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付出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我們不斷升華自我,又為了什麼?回答是我們付出了努力、汗水……得到了生命的延續,我們升華自我,為了生命的精彩。總而言之,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是為了活著。

那麼活著又是為了什麼?財富?知識?親人?都不是,我覺得,活著就是為了活著,很純粹,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

有人說:人類無法忍受太多的真實。似乎是對的,所以才有謊言,才有人不斷編寫結局完美的故事。或許那個放羊的孩子並沒有錯,或許牛郎一直挑著孩子在銀河的一端等待和織女相會。曾經,我是這麼認為的。

但余華筆下的福貴告訴我,人是可以背負著殘酷的真實,活著。

覺得憂鬱是個美麗的詞,絕望是個現實的詞。但,《活著》告訴我,人可以為活著而憂慮並思考著,而不是花費時間走到落葉堆里去憂鬱;人可以將生命走到盡頭,但在盡頭等著的決不是絕望,也許是世外桃源也說不定。換言之,絕望在世上是個美麗的修飾詞,但並不是以一種真實存在的!

進入福貴的世界,前半個世紀是光鮮亮麗的,漫天飄蕩著自由與不羈,是如此愜意,若是我,恐怕也難以逃脫沉溺的命運。世界本來就這麼現實,這麼殘酷,對與錯,不再單純,而是由社會背景決定。在決定命運的賭局時,龍二的狡詐,也許並沒有錯,只是為了在那個動盪的社會生存,是為了活著。()福貴的單純,反而是他致命的錯,世間的險惡,豈是他這個悠居深宅大院的少爺清楚的?

從賭博輸的那天起,福貴便成了一介草民,似乎有點天子被貶為庶民的感覺,反正,從前的房子是他人的,從前的田地是他人的,從前的好友也形同陌路了,仿佛全世界在一夜之間翻了個個。福貴年邁的爹,不知是否是受不了這個打擊,死了。我想他爹較後來的人來說應該是幸運的,畢竟沒受那麼多的苦。爹死了,可生活還得走下去,我不知道福貴是以怎樣的心情去向龍二借租原本是自己的田,但我想一定不會好受。從此,福貴拿起了陌生的鋤頭,開始農作。

福貴他娘,一把年紀,還必須開始學習如何過生活,禍不單行,最終還是病了。福貴進城為她請大夫,卻被抓去當兵。經過許多波折,福貴終於回到家,他娘在他走後過了兩個多月,死了。女兒鳳霞也在一場大病中成了啞巴。兒子有慶也早已出生了,卻不認識自己。心情或喜或悲,具體只有福貴自己清楚。然而在那個大動盪的時代,磨難並不單單發生在福貴身上,詐欺福貴家產的龍二被認定為大地主,被抓了,他在被抓時,不斷喊著,"福貴,我是替你死的!"

這也應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

不幸,還遠遠沒有停止。福貴說他的兩個孩子都是為生孩子死的,有慶是為了別人生孩子而死,而鳳霞則是自己生孩子,他倆都是苦命的孩子。接下來的是鳳霞的丈夫,在工作時出了意外。最後是鳳霞的孩子——苦根,吃豆子撐死的。

所有的親人都走了,只剩福貴一個。難以想像,他是怎樣用自己的雙手捧著一把一把的黃土,將親人掩埋。更難以想像的是這個人,居然還有勇氣,繼續走人生路,繼續活著。不可思議!

這是命,福貴的命,註定是要這樣的。福貴沒有背棄他的命運,而是決定和命運做朋友,和他同生死,共命運,哪怕是在如斯困苦田地。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背棄命運,即放棄生的希望,放棄好不容易才得來的生命。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既然你的父母將你帶到了這個世上,就肯定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人,活著,不單單是為自己而活,還為別人的希望而活,活得出色,活得漂亮。

人只有一次生命,即使擁有第二次,那也不再是原先的自己了。生的寶貴在於他只有一次機會,不能反悔,如時間般,過去了,就無法挽回,我們只能興嘆一句,好好珍惜接下來的所有,珍惜活著時的每一分鐘,每一秒,直至死亡

有人說,生的價值,要在你死去時才看的到。當你看見你的肉體,躺在冰冷的棺木之中,請不要害怕地立即離去,請你花費一些時間,數數別人為你而流的如珍珠般寶貴的淚水,那是你生的價值,是你所擁有的希望,很美好,很純淨,感覺上,像冬天裡的雪花。

我並不否認奧斯特洛夫斯基對生的看法,只是我認為,活著就是活著,只求無愧於天地,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憑著一顆赤誠之心,或為國,或為民,或為自己。活著就是要昂首挺胸,不是畏首畏尾。不但,要靠別人的希望而活,也要讓自己成為值得別人依靠的希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