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讀後感(一)
行動往往比名聲更具真實性,不要被表象蒙蔽了雙眼。
很久以前,赫德萊堡是一個追最誠實、最清高的城鎮。但很不幸這個城鎮得罪了一個報復心理極強的外鄉人。這天,一個陌生人來到這個城鎮走進了一對誠實的老夫婦家裡,並拜託老夫婦找到當年有恩與自己的人,並把這袋錢交給那個人。隨著錢袋的還有一封信,陌生人稱那位恩人對他說過一句他永遠也忘不了的話,只要打開信封,驗證那句話是否正確,就能知道是不是當年幫助過他的人。於是這件事點兒天就在小鎮傳開了,那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一共有19家參加競爭,其中也包括那對老夫婦,並且他們都在參加競爭之後都收到了一封信(除了收信人的名字不同之外,其他完全一樣)。每家人都志在必得。
但這只是一個陰謀。
競爭的日子到了,但卻是每人都想不到的局面,因為那19家人的話都一樣!有幾戶人還吵了起來,並嚴厲指責對方是抄襲了自己寫的話。真相就在那個信封里,當主證人讀出信里的話時,全場人都呆住了,其實這件事根本就不存在,這一切都是一個異鄉人的報復計畫,他在信里說,他要讓最誠實的人變成撒謊的人,盜竊犯,讓赫德萊堡身敗名裂,因為他最了解這個小鎮。這與那滿滿的一袋子,裡面全是鍍金。那19家人都感到羞恥,場上的喝彩聲也轉變成嘲諷聲。從此,赫德萊堡成了最臭名昭著的地方,也成了鄰鎮最看不起的小鎮。
異鄉人的計畫固然狠毒,但如果不是那些人真的心存貪念,自以為是最善良的人,想來那異鄉人的計畫也不會成功。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不是異鄉人,而是那些鎮民,表面的高尚始終掩蓋不住其內在貪婪。
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讀後感(二)
素以誠實、清高著稱的赫德萊堡小鎮,因得罪了一個外鄉人而遭到報復。外鄉人以一袋金幣為誘餌,使鎮上十九位首要公民明爭暗鬥,演出了形形色色的醜劇,終使赫德萊堡的名聲徹底敗壞,這個人就是馬克·吐溫。
和上次一樣,馬克吐溫寫的是自己去敗壞赫德萊堡的的構想,雖然是構想,可也把該發生的事情寫得非常清楚,他寫的這種「構想小說」就像真實發生的事一樣。如果馬克吐溫他不喜歡一個地方,他可以製造醜聞,但這始終不好,所以他寫了這篇小說。
假如馬克·吐溫真的要這麼做,那他遇到的困難可不只這些,但關於這方面的問題,已經寫得非常透徹。
在敗壞的過程中,馬克吐溫去了很多地方,當然,這些都是他本人得來的資料,赫德萊堡的宮殿、旅館、第五大街、拍賣場……把每個地方的真實情況都寫得淋漓盡致,寫出了宮殿的華麗,旅館的舒適度,第五大街人山人海的景觀,還有拍賣場價格不斷升高、情緒愈來愈高漲的的物品和人們。體現出了一個正常城市的繁華與熱鬧,這才是真正的城市!!不像其他的,非常不真實,連個人影都沒有,就像「死城」一樣寂靜,荒無一人。
那麼馬克·吐溫寫的《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其實是一個秘密,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其實就是他自己呀!但他並沒有非常明確地寫出他自己就是文中那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而是用了這種神秘的方法來吸引讀者,正是因為有神秘感,他寫的小說才能非常熱烈、激烈。我們知道,書中的驚險內容嚇不到你,驚險的不是書,而是圖畫和視頻。
讀了這篇小說後,我對於馬克·吐溫的認識更深刻了,他是一個富有神秘感的人,他寫的小說不同於其他人的,他通過一些簡短的、零散的小說,來表達自己對於生活的熱愛。關於西方人,馬克吐溫的品德問題,我想,他即使回到年輕時代,也不會是那個「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
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讀後感(三)
拉布曾說過:幽默是生活波濤中的救生圈。
何嘗不是呢?現代社會中的幽默,難道只是那種粗俗的漫畫,無聊的笑話嗎?()自從看了這本書以後,我完全可以否定這種觀點。馬克·吐溫用他的作品告訴我什麼才是真正的幽默!
讀完整本書以後,我最有感觸的是這篇《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它主要講述的是一位路過赫德萊堡的陌生人,因為被這個市鎮的人無意冒犯而絞盡腦汁想報復這個市鎮居民的故事。他拿著一袋有一百六十磅四盎司的金幣去誘惑赫德萊堡的人們,想讓赫德萊堡的人們引以為傲的誠實的好名聲受到玷污。結果那位陌生人成功了,他假借一個死去的人來虛擬了一個故事,讓十九位首要居民受到了金錢的誘惑而撒了謊。最終當謊言被揭穿時,那些人都成為了眾人的笑柄。
看完這篇小說,我有很多感觸。那些感觸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誠實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
在我看來,馬克·吐溫不只是一位小說家,在他的精神與風格上,他更像一位思想家,一位哲學家,他的作品不單單是引人發笑,更引人深思,他的確像一顆閃爍的星星照亮了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