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逾時空接觸影評

逾時空接觸影評(一)

《逾時空接觸》是艾莉獨自的探尋之路,孤獨、倔強、不無迷惘的堅持。喜歡這部影片的人,與其說被艾莉痴迷的事業所吸引,不如說被她執著的信念所感染。聆聽,是我們多數人已經丟失的生存本能、已經喪失的心靈感應。浮躁無處不在,甚至侵入學術界,艾莉導師所代表的「實用派」就是一個例證。這類把科學界當成職場來混的老科學家,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曾形象地揶揄:「這『老』字的位置非常為難,可以形容科學,也可以形容科學家。不幸的是,科學家跟科學不大相同;科學家像酒,愈老愈可貴,而科學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錢。」為了「保值」片中這位老先生可謂大膽老臉,先是取消艾莉不切實際、「無異於職業自殺」的項目經費,後又在艾莉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後橫插一槓,成為新型飛行器的首位乘客。但我們不能因此說他人格卑劣,缺乏起碼的科學素養。他屢次勸戒艾莉實際點兒也是為她好,作為國家科研經費分配方面有發言權的人士之一,他必需考慮投資回報率問題,而不僅僅聽憑興趣,畢竟這是納稅人的錢,取之於民就該用之於民,投放在看不到一點希望的渺茫項目上無疑是說不過去的極大浪費。美國一向是個實用主義的國家,對理想主義又抱有折衷的寬容甚至倡導態度,這正是其科技一直保持領先的原因(說訣竅也行)之一。金錢作為一項「原罪」是需要被洗刷的,所以社會上的富人熱衷於扶持科學項目,建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這類機構,給天才科學家們提供一個「智者休憩的旅店」,等人類思想火花的綻放。艾莉為籌集研究經費四處碰壁,幸虧她遇到海登,這位壟斷工業巨頭、億萬資金隨心所欲的操縱者,卻有一個不滅的科學夢和開闊的思路,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和艾莉互相成全。理想主義高若廟堂,可也不能不食人間煙火。

科幻小說寫到一定程度,無法避免地會涉及科學與宗教的關係問題,甚至可以說,好的科幻小說即是較好解答二者關係問題的小說。一方面,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不斷挑戰人類原有「神」的概念的權威;另一方面無論科技怎樣發展,只要光速的限制不突破,人類始終在浩渺的宇宙面前望洋興嘆、束手無策,敬畏之心油然而生。《逾時空接觸》也不例外,作者卡爾·薩根在接受《首映》雜誌採訪時,這樣解答美國人的「外星人情結」:「外星生命的問題是可想見的最深切的哲學和科學問題之一,洞見著我們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不僅如此,它還是一面往往以相當宗教的方式反映我們的希望和恐懼的絕佳鏡子。」原著中的探討,在影片中變本加厲成為左右情節發展的中心。神學家彭馬,就是為這箇中心而設定的關鍵人物,而我恰恰覺得,本想成於蕭何,反而敗於蕭何,用力過猛導致彭馬這個人物、及人物背後所代表的宗教追問相當牽強,他和艾莉之間的親密關系所象徵宗教與科學的矛盾統一,簡直造作,消解了一段情感起碼的自然美感。當然這只能代表我個人的主觀意見,也許我無法欣賞馬修·麥康納的表演方式,百思不得其解他那招牌式的「大舌頭」嗓音究竟性感在哪裡,並且也不相信朱迪·福斯特扮演的艾莉會「臣服」於如此淺薄的性感。

摒除這些主觀的偏見,彭馬這個人物在影片中「十處打鑼九處在」的作用也使人困惑。哪怕他的身份是總統的宗教顧問,外星生命傳來信息的解讀會議也是相當專業的科學討論,輪不著一個外行指手畫腳。他對艾莉沒有信仰的指責非常狹隘,從而拖累了整部影片,使其成為美國價值觀的鼓吹手,而不是整個人類仰望星空的憧憬之作。假若不信God就被輕易扣上沒有「信仰」的帽子,那這世界上沒信仰的人多了去了。很顯然艾莉有自己的信仰,對太空智慧生命執著地聆聽、追尋,就是她的信仰。影片中二人關於信仰問題曾進行過這樣的交鋒:

艾莉:知道奧坎氏簡化論嗎?

彭馬:不知道。

艾莉:就是說,最簡單的解釋往往是正確的。想想看,以下兩種情況哪個更有可能:神創造了我們而不給我們任何存在過的證據;還是神根本不存在,我們創造了神,好讓我們不感到那麼孤單和渺小?

彭馬:你愛你父親嗎?那麼證明一下。

艾莉:……

多年前看這一段似懂非懂,仿佛也跟艾莉一樣,被彭馬催眠了、說服了。這次重溫,我卻感到自己被得罪了,也就是說,邏輯思維能力被嘲笑了。顯然彭馬在此偷換了概念,艾莉無法證明對父親的愛,和神的存在沒有證據,完全不是一檔子事兒,不能用一個推導另一個。艾莉的父親的確存在過,留下了無窮多的證據和記憶,正是這些導致艾莉對父親的懷念和愛無法磨滅。反諷的是,經歷一場在人們眼中子虛烏有「太空旅行」的艾莉在聽證會上,也面臨同樣窘境:無法證明。於是她說了一段極富「宗教感」的辯解詞:「我無法證實,甚至無法解釋,但我知道這是真的,關於宇宙、幻想。作為人類,我們是多麼渺小而微不足道,但同時我們的存在又是多麼地可貴。我們必須有所敬畏地活著,敬畏著一個比我們更偉大的存在。因為我們並不孤單。」

從表面上看,事實終於「教育」了艾莉,使她和宗教達成了和解,原先在信仰方面與她有重大分歧的彭馬,反而最能理解她,也堅定地相信她,實際這裡面又存在一個偷換概念的邏輯問題:

第一步:神創造了我們而不給我們任何存在過的證據;

第二步:艾莉的太空旅行無法證明,但確實存在;

第三步:得出結論,神確實存在。

用邏輯推理可以證明神,同樣也能否定神,「上帝萬能,能否造出一塊連他自己都搬不動的石頭」,是古往今來最讓教徒們頭疼的問題。所以說,邏輯無法解釋神,你只需信仰。而科學始終需要解決一個「第一推動」的問題:那便是宇宙大爆炸是有目的的還是偶發事件?說到底,宗教和科學都是對終極真理的追問,歸根結底「意義」二字——人類存在的意義,宇宙演進的意義。在人類能力尚且微薄的「蒙昧時代」,最好宗教的歸宗教,科學的歸科學。

構想一下,假若真有主宰宇宙命運全知全能的神存在,他們將會怎樣看待恆河沙數中的一粒沙?地球上現存所有的宗教都太自高自大,以為「神」關心的就是我們人類自己,阿瑟·克拉克在其短篇小說《星》中,對此有過辛辣諷刺。不開拓思路(象影片中的神秘人物海登一樣),人類的身體擺脫了地心引力的束縛,心靈也擺脫不了——哪怕外星智慧給你打開了時空之門。反觀阿西莫夫在《最後的問題》中,把宗教和科學結合得多麼完美,殊途同歸極有可能,但這裡面有個前提條件:你必須放棄「人形神」的概念,轉而想像自然神的偉力。

遺憾的是,卡爾·薩根在影片製作過程中去世了,否則作為副製片人的他,或許會奉獻給觀眾一個不太一樣的結局,至少不會那麼矛盾。小說原著里艾莉不是獨自進行這趟吉凶未卜的太空旅行,世人眼中一瞬的跌落,實際走了十八個小時,不是孤證。對各國科學家來說,時空之門打開的同時,強大的電磁場導致儀器全部失控,沒有留下任何記錄很好解釋,何至於非要艾莉去國會接受一幫無知政客咄咄逼人的詰問,還百口莫辯!

以上種種因素決定了我的矛盾心態,這部影片我常重溫,卻不能放上「推薦」名單。導演在主旨把握上的失衡,或者說野心過大,放眼星空的同時又妄圖探究人類的內心,給出一個關乎信仰的終極答案,顧此失彼,導致一部概念優秀的科幻電影更多地「淪為」一部勵志片。但艾莉畢竟不是阿甘,艾莉意志堅定的追尋和阿甘無意識的率性之間,從因到果都有本質區別,相同的演繹方式成就一個,不可能成就另一個。

迷失、隔絕和孤寂,大概是所有智慧生命共同的心靈桎梏,只有彼此「接觸」,這種空虛才可以忍受。因此才有了」太空漫遊「的系列故事;才有了無數艾莉堅持枯燥的聆聽;才有了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巨人之眼「,面朝星空,捕捉無垠的宇宙間穿梭著、任何一點微弱的訊息,碰巧掠過我們的地球。

生命的形式不斷進化,突破肉身限制達到意念的自由境界,無數科幻小說都為我們想像了這一前景。遠眺宇宙深處的心靈會湧起怎樣的感受,「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面對幾個太陽同耀星空的奇景,艾莉熱淚盈眶、語無倫次,恨自己不是個詩人,無法描述這一「神跡」。

我總反省自己不該這樣苛刻,以至於人為減少觀影樂趣,每部影片都有可取之處——至少一點。比如這部影片的開頭段落:地球上傳來嘈雜的無線電波,隨鏡頭拉遠年代愈久,漸至無聲;太陽系、銀河系、仙女座大星雲,一一遠去,抵達宇宙荒蕪地帶,絕對的靜寂……

還是庫布里克那句話:「核心裡有神的概念——可是,那並非傳統神人同一論中神的形象。」

逾時空接觸影評(二)

當稚嫩卻充滿力量的聲音:"CQ,thisisW-9GFO"不斷重複的時候,我已經被吸引了。當夢想照進現實,從最小的無線電發射裝置,到大的天線裝置,到27個無線電陣列,世界在她面前已經展開。當那個像心跳一樣的信號被搜尋到,所有無線電陣列齊齊轉向,各國電視台爭相報導時,她成功了,儘管只是第一步。

那個狂放不羈的男人,從事著神學事業的他與信仰科學的她不期而遇。巨大的差異掩蓋不了他們共同對真理的追求,以各種形式。當他像當年她父親般說出"浩瀚太空,如果什麼都沒有,是不是太浪費了?"仿佛回到了那一刻,一個小小的她,與慈愛的父親,一起觀察天文的美好時光。

留有電話的紙條終被留在了那個房間,連同記憶。她的事業,他的事業,如兩條平行線蜿蜒。

體味了她失去父親時巨大的悲傷,鋪天蓋地席捲而來;體味了她幼小身軀里蘊藏著的堅強,一句輕輕的"是",訴盡了成長的艱辛;當資金被抽掉時,她憤怒地爆發,而什麼都無法改變;當她的成果被總統科學顧問輕而易舉地竊取或者說占有,她的不忿被壓抑著,轉身繼續投入研究。

當她穿越蟲洞來到織女星,外星人的形象幻化成她的父親,這個處理很成功也很溫馨。它向我們傳達了這個訊息:"我們是沒有惡意的".星雲可以在她指尖的輕觸下盪起漣漪,周圍的一切都很美。

政治的複雜與醜惡不時穿插。當她在全人類面前被審問時,讓她承認所謂去過織女星的18個小時只不過是她的幻想,她沒有屈服。她只相信真實。

這個曾在評審太空人過程中拋出致命問題使她落選的男人,這個在她臨進飛行艙前與她深情告別的男人,這個在最後,向圍觀的人群說出:"我們信仰不同,但我們都尋求真理,我相信她"的男人,這份信任,彌足珍貴。

後記:我看到中間才想起這片我曾經看過,就在大一的時候,是心理協會放的。不得不說,它很成功,第二次看依然有頭次看的感動與震撼,至於這麼好而我卻忘記了,只能是我記性太差。

逾時空接觸影評(三)

單看名字,會以為是一部科幻作品,可很多人看了之後都覺得上當,因為「幻想」的部分只占很少部分,而且其情景與想像的「第三類接觸」也很不一樣。然而,就題材與內容而言,這又是一部最純粹的科幻電影,純粹到「原教旨」的程度。

因為,本片觸及了一切科學研究最根本的問題:什麼是真相?

一般來講,科學是探究真相的最有力工具。科學揭穿了無數被宗教掩蓋的真相,從而造成一種科學與宗教對立的想法。而事實上,許多著名的大科學家卻又是虔誠的信仰者,如牛頓,如愛因斯坦。這個矛盾怎麼解釋呢?

《逾時空接觸》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以女主人公的遭遇說明了一個看似淺顯實則深刻的道理:現有的科學並不能解釋一切。至少,女主人公無法解釋她的時空旅行、無法解釋她與亡父(實際上是外星人)的接觸,因為她在已知的科學系統中找不出證據。她只能「堅信」她是有過時空旅行的。但怎麼能證明她的「堅信」不是一場夢呢?這是一個「莊周夢蝶」般的困境。

科學到這個程度,其實已經與信仰混為一體了。因為在這個程度,科學認知上的「真相」充當了宗教系統中「先知」的角色:你怎麼向後知後覺們解釋你的先知先覺呢?到了這個份上,「時空旅行見外星人」和「碰見上帝」已經沒有任何本質區別了。

原著作者卡爾薩根(美國著名天文學家與天文物理學家)藉助這個故事,讓我們同時認清了科學與信仰的本質:科學是總結已知探究未知的途徑,信仰是對未知的崇拜與尊重。那個著名的「圓周」比喻大家都是聽過的:圓周內是已知的知識,圓周外是未知的領域,圓周越大,表明科學的認知範圍越大;但同時,能夠接觸到的未知領域也更多了。對待未知的茫然、特別是在窮盡科學之後仍然覺得茫然的情緒,會激發出「宇宙真他媽的神奇」的自然想法,從而發展出對神奇宇宙的無限崇拜。但是,這種崇拜,不是以一個「人格化的神或上帝」作為訴求對象的,它純粹是一種最原始但有最徹底的尊重感悟——這種感悟正是最原始宗教的本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愛因斯坦是「信教」的,但他信仰的不是人格化的基督,而是一個只存在他腦海中的完整神秘的宇宙本體。

對於信仰的狂熱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什麼人最虔誠?回答是:最不懂科學的人,以及最懂科學的人。只是,這兩類人信仰的完全是不同的東西,完全不在同一個層次上。舉個簡單的類比:很多人信佛是求得佛祖保佑,而極少數人信佛,是想從佛法中探究生命及存在的本相。前者是無知者的茫然恐懼,後者是求知者的鑽研,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信仰也是有不同層次的。科學本身不僅存在信仰問題,還存在如何「科學地信仰」的問題。對宇宙萬物保持必有的敬畏心態,這不是無知與懦弱,恰恰是真正的科學探索精神。正所謂「無知無畏不算勇,有知有畏方成聖」。

當然,電影在用故事與圖像表現這種辯論的時候,個人認為,還是存在硬傷的。例如相對論的原理,科學界的同志們都是懂得一些的。那麼,這群懂得相對論的同志們,怎麼可能在最後的聽證會上集體質疑女主角所說的地球一秒鐘內所經歷的10小時地外旅行呢?這幫傢伙怎麼能否定瞬間空間旅行的可能性呢?最關鍵的是,如果不相信相對論的時空穿梭推論,那憑啥相信外星人的穿梭器管用而不惜投入巨資呢?在這個意義上,劇本頗有些自相矛盾。很明顯,最後的這種局面,只是為了營造強烈的戲劇衝突,而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劇本在邏輯上的嚴謹性。

其實不止邏輯問題,劇本在橋段設計方面,也有些庸俗化的跡象。最典型的就是那個混進發射台搞恐怖爆炸的「宗教原教旨」人士。很難想像,如此重大級別的機密場所,會讓他堂而皇之的混進來。這也只能說是劇本為了製造轉折而搞的噱頭了。

不過,在另外的劇情元素上,本片的確做得異常真實,例如關於太空人資格的問題。挑選代表最前沿科學研究的太空人卻要求持有一定的宗教信仰,這看起來非常矛盾,實際上是對現實世界的最真實寫照。作為科學家的卡爾薩根沒有想當然地唯科學化,他在故事中儘可能地引進了真實的政治與社會因素。在美國這樣自命民主的國家,大眾思維的確會很慎重考慮「代表性」問題。因為「外星接觸計畫」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科學項目,它還帶有濃厚的政治與文化意味,各種勢力的參雜也就毫不奇怪了。

影片在特效方面也做得相當不錯(當年還不算太出名的WetaDigital有參與),儘管那個外星人提供圖紙的發射台在遠景的時候顯得特別「單薄」——明顯是作為背景疊加上去的。但在影片其他很難意識到的地方,導演則米司機同學還是痛玩了一把蠱惑特效。片中有一段當時柯林頓總統的電視講話畫面,其實是根據真實的錄像重新剪輯然後更改嘴型而成,原始素材是柯林頓同學在火星登入計畫方面的演講。()另外有一些則是需要對鏡頭特別敏感才能發現的。例如當少女時期的主人公發現父親倒在地下室時,有一個她從地下室一直跑上兩層樓到洗手間拿藥物的長鏡頭,鏡頭始終對準、跟隨她的身影,最後現出的卻是從洗手間玻璃窗上映出的圖像——這在實際拍攝中是不可能實現的,乃後期數碼合成的產物。有了數碼合成這件利器,現在的確可以明確地說:沒有什麼鏡頭是不能實現的了。

憑藉真正的科學精神與探討勇氣,《逾時空接觸》成了最特別的科幻電影。它將科學探索中最前沿的問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觀眾;雖然為了情節犧牲了小部分嚴謹性,但仍然可算作好萊塢製作的、最具科學性的科幻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