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勵志人物

分答創始人姬十三:創業必須找到不斷嘗試的勇氣

【人物名片】嵇曉華,網名姬十三,果殼網、分答創始人。

姬十三的創業歷程就像做實驗,不斷嘗試,不斷探索,最終得到理想的或者超乎理想的結果。

嵇曉華從小就喜歡看哲學類和科普類的書籍,他立志長大後要當個科學家或者作家。

在復旦大學讀博期間,嵇曉華一直忙著做實驗,連鬍子都顧不上刮。同時,他嘗試發表科普文章,筆名為「姬十三」。

當時,姬十三寫了一篇關於神經生物學的科普,但文字風格卻像小說一樣逗趣,得到《牛頓科學世界》主編唐雲江的賞識。此後,他開始沒日沒夜地寫文章。

畢業後,姬十三決定繼續「做一名自由撰稿人」。很快,他將幾位志同道合的科普作家聚集到一起,幾次商討過後,群博網站「科學松鼠會」應運而生。

「科學就像一枚枚難以開啟的堅果,美味不易入口,而我們就要把果仁、把科學的美妙傳遞出去。」

松鼠會的成員們每周一聚,一起討論選題、構思、採風,文章內容五花八門、豐富多彩,語言風格幽默風趣、平實易懂。

2008年汶川地震,「科學松鼠會」發布了一篇名為《動物預報地震,靠譜嗎?》的文章,短短半天時間,閱讀量就超過了3萬。

但是,科學松鼠會是一個非營利機構,無法支付每年的網站運營、組織活動等費用。於是,2010年,姬十三推出了商業化的「果殼網」,踏上創業征程。

創業初期,科研出身的姬十三不懂得經商之道。他們出版過數十種圖書,卻次次虧損;舉辦品牌線下活動,如「萬有青年燴」,卻收效甚微。

2012年前後,資本進入寒冬期,果殼網也出現了危機。最慘的時候,差點連工資都發不出來。姬十三意識到必須建立一個穩定的商業模式。

同年,他在瀏覽果殼網時,注意到有一個大型開放式網路課程(MOOC)小組特別受歡迎。

他帶著幾個產品經理到大學校園進行調研,發現「很多大學生在網上找不到學東西的渠道,害怕上當受騙」,於是更加確定網路課程平台很有市場潛力。

之後,姬十三開始大力推廣網路課程平台,短短2個月就聚集了3萬人。隨後,他成立了「MOOC學院」,專門對接全球20多家國際線上教育網站的內容。

在MOOC(慕課)學院,開課時間有限制,錯過了就得等下次,用戶要完成作業,有期末考試,通過考試會得到認證證書。

2014年12月22日,果殼網宣布完成2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姬十三終於找到了一個可持續運作的商業模式。

「這就像我們當年做實驗,最先提出的假說或方法通常是錯誤的,可能要摸索個十多次,才能在最後找到正確的方法。」

2015年,「知識付費」風起雲湧,姬十三抓住風口,推出知識技能共享平台——「在行」。通過「在行」這款軟體,用戶可以通過約見不同領域的行家,與他們進行一對一見面約談。

而「分答」是從「在行」中無意拓展的一款小型產品。「分答」是一個語音問答付費平台。用戶可以快速找到給自己提供幫助的人,然後用1分鐘的時間答疑解惑。

2016年5月,「分答」正式上線。姬十三邀請了王思聰、李銀河、羅振寧、汪峰、章子怡等大咖加入分答。這些名人以答主的身份,在分答平台上回答各類問題並收費。

更有意思的是,其他用戶可以選擇付費1元進行偷聽,對於偷聽的費用,分答平台會抽取10%,剩下的由提問者與答主平分。

新穎的商業模式,加上明星、學者的助陣,讓分答一炮而紅。僅上線42天後,就有超過1000萬用戶登錄,交易總金額超過1800萬。

同年7月,「分答」獲得2500萬美元A輪融資,由元璟資本與紅杉資本聯合投資,王思聰與羅輯思維跟投,「分答」估值超過1億美元。

從果殼網到MOOC學院,再到分答,姬十三一直在探索中前行。如今,他「越來越成為一個務實和成熟的商人。」

來源: 南財專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