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吳晶的中國同胞們排長隊買車票往家趕時,25歲的吳晶和27歲的瑞典男友Fred,是騎雙人腳踏車回到老家揚州過春節的。
「我是嘴巴,問路;他是眼睛,看路。」吳晶是盲人。她的帕運之旅、她的名校之約,像火箭一樣把這個倔強的傳奇女孩射入公眾視野。輝煌之後的今天,她的後奧運時代、後名校時代,她逍遙自在地生活與行走,仿佛在把萬眾仰慕的榮譽放空。
「我聽力絕佳,我能聽到牆在哪兒,路在哪兒。」吳晶說。
農曆歲末,吳晶受邀到省婦聯「女性大講堂」演講。開講之前,她和一位金髮帥哥十指相扣來到我們面前時,不免讓尚無男友的小記者一陣「嫉妒」.
2007年,吳晶上Skype尋找一個叫Fred的朋友,卻碰上了瑞典人Fred.陰差陽錯,他們聊得投機。Fred正想到亞洲玩,但猶豫是去中國還是去日本。吳晶說,到中國。
於是,Fred來到了南京。在南京呆了一個月後,與這箇中國盲女孩的話似乎還沒有說完,又將簽證延期了一個月。分開之前,Fred問吳晶,你可以做我女友嗎?
2007年,吳晶到美國蒙哥馬利學院學習。2008年2月14日情人節,吳晶打開信箱,發現裡面有一張機票。Fred用一張從美國飛往斯德哥爾摩的機票邀請吳晶和他相聚。
「他知道我一個人什麼都能搞定的。然後,我就去了唄。」吳晶成為斯德哥爾摩大學社會學系學生。
Fred話不多,總是吳晶在說說說,笑笑笑。當吳晶要喝水、拿筆、吃飯的時候,Fred自然而然伸手過來抓住她的手,引導她觸摸到對象。他們一起吃飯的場面很柔情。吳晶總是唧唧呱呱,Fred不停幫她夾菜——他筷子使得很好。
「相貌對我來說是沒有概念的一件事情。很多人告訴我Fred帥,嘿嘿,越帥他越虧喔,我又看不見。Fred要來中國了,他今年要到上海學習中文。」
作為勵志偶像的吳晶簡歷,總是讓人驚呼:
泰興人,自幼雙目完全失明。先後在全國殘運會、殘疾人田徑錦標賽和亞洲青少年殘運會等重大體育比賽中獲得14枚短跑金牌。雅典帕運會因負傷獲得第六名。長笛10級、竹笛8級、小號4級。南京外國語學校40多年來破格錄取的唯一盲人學生。通過了美國史丹福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等6所著名高校的入學面試。現擔任瑞典青年盲人協會董事,被譽為中國的海倫·凱勒。
「社會對殘疾人有很多固定看法,很難改變。雖然我是個盲人,可我覺得我能做任何事情。但是明眼人都認為,你不能這樣、你不能那樣。大多數殘疾人無法突破這樣的限制,一輩子封閉在殘疾的世界裡。」(勵志)從小就個性「彪悍」的吳晶,對機會的把握,遠遠超出了一般殘疾人。「太渴望了,就是要和明眼人有一樣的機會和平台。我知道我要為此付出數倍的努力」.
事實上,從賽場回到盲校的吳晶對未來依然迷茫。去做盲人按摩師嗎?她不喜歡。她主動打電話給電台里的老外嘉賓格雷戈里·巴特,和他用英語探討。巴特先生恰好是南京外國語學校中加班校長,當他發現吳晶的出類拔萃後,南外破格錄取了歷史上第一位盲人學生。
「因為看不見黑板,看不見老師的演示,我每天一半的時間,都花在抄書上,有時候抄通宵,這些都是家常便飯。我找了很多志願者給我讀書,南大中美中心的留學生給我讀英文書,然後我抄成盲文。」在高手如林的南外,吳晶的考試始終在年級前五名。
「南外,是我最重要的一步,它給了我舞台,讓我的夢想可以生根發芽。」吳晶寫信給哈佛等美國名校介紹自己,說想要一個機會去「看看你們,認識你們」.她自己找到路費贊助,獨自一人飛赴美國,先後訪問了耶魯、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頓等8所全美著名高校,和那裡的招生老師交流,獲得了6所名校的錄取承諾,一時震驚社會。
「為什麼最終沒有選擇那些名校?為什麼出國後好像信息杳然?你在國外做什麼?」
「盲女迷倒美國六所名校」的後續新聞沒有預料中的高潮。吳晶沒有進哈佛、耶魯等名校,而去了美國蒙哥馬利學院。
「過去我那麼努力,甚至拚命,都是為了站上一個更高平台。我站上去了,終於有了自我選擇權,我可以上名校,也可以不上。()也許有一天我還會去哈佛,當我覺得需要的時候,因為哈佛的門一直向我敞開著。」
「很多人關注我為什麼不去名校。我在美國爸爸家寄住一年的經歷告訴我,向社會學習比上名校更重要。」美國爸爸HaroldSnider先生是美國盲人協會副會長。他告訴吳晶,像明眼人一樣自己做一切。在美國的一年,美國爸爸帶領她認識了美國盲人協會的很多人,看到美國社會背後的很多故事。「精彩的經歷不在於學校,而在於你交往的人、事、機構。」
吳晶目前的狀態仿佛一個逍遙行者。一方面,她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社會學系學習,與此同時,她「週遊世界遍訪高人,聽他們的故事,探索未知的生命,開悟自己的人生。」
怎麼尋找高人?看到一本書,一個人,很精彩,很震撼,就去找他(她)。
「你知道新加坡國寶許哲嗎?去年我到新加坡會她了,我們竟然一起吃冰激凌。」許哲終其一生從事無薪的「人間義工」,110歲高齡仍在服務、照顧貧病老苦的人們。吳晶讀到這個故事,就循著「故事背後的真人更精彩」的邏輯,去了新加坡。
「我不喜歡和人坐下來嚴肅談話。我喜歡邀請他們散步,我覺得散步的時候,一個人說的話最自然,最真實。」她最談得來的「高人」朋友是台灣漫畫家蔡志忠。「他太有趣了,他教會我很多東西。他甚至告訴我他的初戀故事,我們還一起講講段子」.說著,吳晶手舞足蹈把蔡志忠講的段子講給大家聽,全體大笑。
和吳晶在南京1912喝茶時,進來了四個南外的學生。她立刻站起來,衝着進門的方向大聲說:嗨!你們是南外的嗎?我是你們師姐唉!四個少男少女看著這個盲人有點兒發愣。吳晶繼續說,嗨,就是那個南外的盲人,你們總聽說過吧?
四個孩子恍然大悟,驚呼著「哇」景仰地看著她。吳晶大聲詢問南外的近況,並「販賣」自己的觀點:不要死讀書啦,要明白自己心裡到底要什麼。她給師弟師妹發名片:我要辦一個慈善「基精會」,是精神的精而非金錢的金,聯繫我吧。
這一場景讓人充分領略到吳晶開朗、自信的社交能量和魅力。她到台北女一中演講後,女學生林靜嵐變成了她的「冬粉」.吳晶和Fred回中國,20歲的林靜嵐第一次離開家人遠行,來到南京與他們相會。
遵照吳晶的指點,了解社會從最基本的事務做起,乖乖女模樣的靜嵐第一次自己操辦了台胞證、護照、機票所有一切事務,飛來大陸,跟著吳晶走訪、演講、看大陸社會,「學到的東西太多了。」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還得回家自己悟。」吳晶有「煽動力」.聽她激情、抒情地講自己的「主義」,聽者會在剎那間有跟她去走世界的衝動。
Fred最了解吳晶:她正在一個十字路口。她已經有了大的方向,正在尋找一個實現的路徑。她有非常好的基礎。Fred指指胸口:心。
吳晶和Fred在梳理自我、表達觀點中用得最多的詞就是「心」.吳晶才25歲,人生設計還沒那麼清晰。但是在以常人無法承受的艱辛攀上某一個高峰後,她忽然遠離好不容易獲得的社會與他人的認同。
「那些東西離心太遠。人生的方向,應該是心的方向」.她雙眼看不見,但內心的光明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