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經典美文

羅蘭:成功三部曲

唯有埋頭,乃能出頭

許多有抱負的人都忽略了積少才可以成多的道理,一心只想一鳴驚人,而不去做埋頭耕耘的工作。等到忽然有一天,他看見比他開始晚的,比他天資差的,都已經有了可觀的收穫,他才驚覺到自己這片園地上還是一無所有。這他才明白,不是上天沒有給他理想或志願,而是他一心只等待豐收,可是忘了播種。

我有一位朋友,時常在閒暇時來找我談天。他學的是法律,卻熱衷戲劇,常想有機會躍登銀幕,成為大明星。可是,我卻從沒有看見他去嘗試那可以進入影劇界的機會。於是我問他:「為什麼不去試試看呢?」

他說:「我不願去和那些初出茅廬的小孩子們競爭。我已經快三十歲了,即使考進去之後,也不過是做個小小的配角,有什麼意思?我要等什麼肘候有大公司找某一部影片的主角和我的性格戲路合適的,我一去,就會錄用,那才可以一鳴驚人。」

可是,像這樣幸運的人能有幾個?於是,他只好任歲月蹉跎,年華老大,而他的願望仍止於是個願望。只因他不肯從頭做起,所以永遠接觸不到他理想的天堂。

單是對自己那無法實現的願望焦急慨嘆是沒有用的。要想達到目的,必需從頭開始。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正如爬山,你只好低著頭,認真耐性地去攀登。到你付出相當的辛勞努力之後,登高下望,你才可以看見你已經克服了多少困難,走過來多少險路。這樣一次次的小成功,慢慢才會累積成大的更接近理想目標的成功。

最終的目標絕不是轉眼之間所可以幸致,在未付出辛勞艱苦和屈就的代價之前,空望著那遙遠的目標著急是沒有用的。而唯有從基本做起,按部就班地朝著目標進行才會慢慢地接近它、達到它。

古人說:「唯有埋頭,乃能出頭。」種子如不經過在堅硬的泥土中掙扎奮鬥的過程,它將止於是一粒乾癟的種子,而永遠不能發芽滋長成一株大樹。

把握時機

居里夫人說:「弱者等待時機,強者創造時機。」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台北民族晚報》上,有一次記述林語堂博士當年的一段故事說:

「有一天,一位先生宴請美國名作家賽珍珠女士,林語堂先生也在被請之列,於是他就請求主人把他的席次排在賽珍珠之旁。席間,賽珍珠知道座上多中國作家,就說:『各位何不以新作供美國出版界印行?本人願為介紹。』」

「座上人當時都以為這是一種普通敷衍說詞而已,未予注意;獨林博上當場一口答應,歸而以兩日之力,蒐集其發表於中國之英文小品成一巨冊,而送之賽珍珠,請為斧正。賽因此對林博士印象至佳,其後乃以全力助其成功。

「據說,當日座上客中尚有吳經熊、溫源寧、全增嘏等先生,以英文造詣言,均不下於林博士,故在事後,如他們亦若林氏之認真,而亦能即日以作品送諸賽氏,則今日成功者未必為林氏也。」

由這段故事看來,一個人能否成功,固然要靠天才,要靠努力,但善於創造時機,及時把握時機,不因循、不觀望、不退縮、不猶豫,想到就做,有嘗試的勇氣,有實踐的決心,多少因素加起來才可以造就一個人的成功。所以,儘管說,有人的成功在於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但認真想來,這偶然機會的能被發現,被抓住,而且被充分利用,卻又決不是偶然的。

機會是在紛壇世事之中的許多複雜因子,在運行之間偶然湊成的一個有利於你的空隙。這個空隙稍縱即逝,所以,要把握時機確實需要眼明手快地去「捕捉」,而不能坐在那裡等待或因循拖延。

西諺說:「機會不會再度來叩你的門。」這並非說它架於大,而是它也被操縱推擠在萬事萬物之間,身不由己。

因循等待是人們失敗的最大原因,所以說:「弱者等待時機,強者創造時機」;所謂「創造時機」,不過是在萬千因子運行之間,努力加上自己的這萬千分之一的力量,希圖把「機會」的運行造成有利於自己的一剎那而已。林語堂博士的故事,可以說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徘徊觀望是我們成功的大敵。許多人都因為對已經來到面前的機會沒有信心,而在一猶豫之間,把它輕輕放過了。機會難再,這話是對的,因為即使它肯再來,光臨你的門前,但假如你仍沒有改掉你那徘徊瞻顧的毛病的話,它還是照樣要溜走的。

繞道而行

我們常看見那迷路的蜻蜓在房間裡拚命地飛向玻璃窗,打算到那海闊天空的地方去。它看準了透過玻璃窗照進來的那一片光明,百折不撓地飛過去,但每次都碰到玻璃上。必需在上面掙紮好久,才恢復神智,然後它在房間裡繞上一圈,再鼓起勇氣,仍然朝玻璃窗上飛去,當然,它還是「碰壁而回」。

其實,旁邊的門是開著的,只因那邊看起來沒有這邊亮,它就不想去試試那個門。

追求光明是多數生物的天性。它們不管怎樣遭受失敗或挫折,總還是堅決地朝向光明的地方去奮鬥,但是,當我們看見碰壁而回的蜻蜓的時候,卻不禁想要告訴它:我們有時為了達到目的,是不能不換一個看來較為遙遠,較為無望的方向的;否則,你就只好永遠在嘗試與失敗之間兜圈子,直到你完全鎩羽而回。

百折不回的精神雖然可()佩,但如果這裡雖然望得見目標,而這前面卻只是一片陡削的山壁,沒有可以攀緣的路徑時,我們也只好換一個方向,繞道而行。

為了達到目標,暫時走一走與理想相背馳的路,有時正是智慧的表現。事實上,人生途中是沒有幾條便捷的直達路徑可走的。

我們時常必須把目標放在背後,而耐心地去做披荊斬棘、鋪路修橋的工作,我們時常必需嘗試很多條看來非常晦暗無望的道路之後,才發現距離目標近了一點。

只要我們記住自己理想的方向,就算多兜幾個圈子,也許不算錯誤。

不要逞匹夫之勇,不要像那隻固執的蜻蜓。請運用你的智慧和耐心吧!你可以暫時屈就你所不喜歡的職業,你可以暫時應付一下你所討厭或輕視的人,你可以暫時走進一個黑暗的涵洞——只要你不忘記由它的另一端鑽出來,只要你時刻知道這一切都僅僅是手段,而不是你的終極目的,你就用不著灰心和難過;也用不著關心周圍的人怎樣批評或嘲笑你。

法國作家勒農說:「你不要焦急!我們所走的路是一條盤旋曲折的山路,要拐許多彎,兜許多圈子,時常我們覺得好似背向著目標,其實,我們總是越來越接近目標。」

懂得兜圈子,繞道而行的人,往往是第一個登上山峰的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