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名人名言

有關美德的名人名言

1、生活是欺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馮雪峰

2、不論將來自己達到一個什麼樣的輝煌的頂點,決不能把自己的才能當成商品。——張潔

3、好的習慣愈多,則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誘的力量也愈強。——詹姆斯

4、人而無德,生而何益。

5、教人治己,皆宜以正直為先。——王安石《洪範傳》

6、人應該裝飾的是心靈,不是肉體。——高爾基

7、愛國主義也和其他道德情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於高尚,使人愈來愈能了解並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從對於美麗東西的知覺中體驗到快樂,並且用盡一切方法使美麗的東西體現在行動中。——凱洛夫

8、美德大多存在於良好的習慣之中。——佩利

9、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於抓住兒童的這種上進心,這種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兒童自己不求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養出好的品質。可是只有在教師首先看到兒童優點的那些地方,兒童才會產生上進心。——蘇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10、好的習慣比法律還正確。——歐里庇得斯

11、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禮記》

12、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孟郊《游終南山》

13、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丘

14、真理和美德是藝術的兩個密友。你要當作家,當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狄德羅

15、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毛澤東

16、好諛是人生大病。——申居鄖《西岩贅語》

17、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18、體力勞動對於小孩子來說,不僅是獲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僅是進行道德教育,而且還是一個廣闊無垠的驚人的豐富的思想世界。這個世界激發著兒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審美的情感,如果沒有這些情感,那末認識世界(包括學習)就是不可能的。——蘇霍姆林斯基《給教育的建議》

19、每一個人都知道,這些喝酒上了癮的,是因為做了錯事而受到良心的呵責的人。人人可以注意到,過著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藥物;強盜或小偷,賭徒與妓女沒有痲醉品是不能生活的。——托爾斯泰

20、修身不言命,謀道不擇時。——無稹

21、品德,應該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孟德斯鳩

22、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於接受道德的薰陶。誰要是沒有受到過善良的教育,沒有感受過與人為善的那種歡樂,誰就不感覺到自己是真實而美好的事物的堅強勇敢的衛士,他就不可能成為集體的志同道合者。——蘇霍姆林斯基

23、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24、好習慣是一個人在社會交場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蘇格拉底

25、忠誠是人生的本色。——《明儒學案》

26、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神秀

27、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黃石公

28、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白日下有厲鬼。——洪自誠《菜根譚》

29、功莫大於去惡而好善,罪莫於去善而為惡。——賈誼

30、心正不怕影兒斜。——《兒女英雄傳》

31、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望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但丁

32、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禮記·中庸》

33、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卻不須由外表表現出來而仍感滿足的人。——帕拉圖

34、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是每天都在更換主人的。

35、由智慧養成的習慣成為第二天性。——培根

36、富貴不傲物,貧賤不易行。——晏子

37、欲為天下第一等人,當做天下第一等事。——胡居仁《居業錄》

38、明人不做暗事。明·吳承恩《西遊記》第84回光明正大的人,不做見不得人的壞事。——吳承恩

39、只有在不僅消滅了階級對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忘卻了這種對立的社會發展階段上,超越階級對立和超越這種對立的回憶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為可能。——恩格斯

40、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歐文

41、憐此皎然質,無人自芳馨。——白居易《詠牡丹》

42、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43、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抑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難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培根

44、點燃了的火炬不是為了火炬本身,就像我們的美德應該超過自己照亮別人,否則等於沒用。——莎士比亞

45、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4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47、我情願變成一枝兩頭點燃的蠟燭,照耀人們前進!——盧森堡

48、欲影正者端其表。——桓寬

49、一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於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列夫·托爾斯泰

50、鏡子明則塵埃不染,智明則邪惡不生。——史襄哉《中華諺海》

51、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52、修養的花兒在寂靜中開過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結實。——冰心

53、精誠所加,金石為虧。——王充《論衡·感虛》

54、真理的發見,或道德責任的完成,都引起我們的歡欣,使我們整個生命震顫……——克羅齊

55、真正積極的人,只能是會愛別人的人,高尚的人。——車爾尼雪夫斯基

56、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岡察爾

57、人類的食糧大半是謊言,真理只有極少的一點。人的精神非常軟弱,擔當不起純粹的真理;必須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詩人、藝術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層謊言。

58、修身潔行,言必由繩墨。——王安石

59、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的垂青。青雲得意的道路是很多的,如果我用阿諛奉迎的辦法換取有力者的提拔,我早該得志了。但這不是我的道路。——雨果

60、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就不屬於人類。——別林斯基

61、享有特權而無力量的人是廢物。受過教育而無影響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有些人在知識道德宗教信仰方面受過教養,但沒有成為社會上行善的積極力量,這些人就對不起為培育和供養他們而花費的代價。如果他們也算是基督徒,他們就犯了因偽裝而受尊敬的罪。他們本應成為世上的鹽,而鹽的首要責任應當有鹽味。——亨利·范·戴克

62、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張孝祥

63、道德能幫助人類社會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類社會擺脫勞動剝削制。——列寧

64、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誰要是沒有強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夠熱烈地把這個志向體現於事業中。——凱洛夫

65、意志來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這兩個因素。——林肯

66、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愛。——雪萊

67、你若正直,不要怕人誹謗。——薩迪

68、終溫且惠,淑慎其身。——《詩經

69、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普盧塔克

70、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出偽君子。——蘇霍姆林斯基

71、心正何愁著鬼迷。——周螺冠《錦箋記》

72、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荀子·修身》

73、非關道德合,只為錢相知。——諺語

74、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於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蘇格拉底

75、真理和美德是藝術的兩個密友。你要當作家,當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德行的人。——狄德羅

76、內容豐富的言辭就像閃閃發光的珠子。真正聰明睿智的卻是言辭簡短的。——培根

77、道德應當成為科學的指路明燈。——布夫勒

78、最愛發牢騷的人就是沒有能力反抗,不會或不願工作的人。——高爾基

79、至誠無息。——《禮記·中庸》

80、吾人最大之知識,系反躬自省。

81、我寧願要那種雖然看不見但表現出內在品質的美。——泰戈爾

82、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潔淨的。——契訶夫

83、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毛澤東

84、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藉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貝多芬

85、人的美並不在於外貌、衣服和髮式,而在於他的本身,在於他的心。要是人沒有心靈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奧斯特洛夫斯基

86、忍耐和時間,往往比力量和憤怒更有效。——拉封丹

87、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須少結實成。——《增廣昔時賢文》

88、人能克己身無患,事不欺心睡自安。——馬致遠《岳陽樓》

89、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章炳麟

90、從惡德中逃避是美德的開始。——賀瑞斯()

91、一生肝膽向人盡。——顧況《行路難》

92、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兩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細考慮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細考慮他人利益的人。——雪萊

93、虛榮的人注視著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注視著祖國的事業。——何塞·馬蒂

94、用心莫如直。——李翱《答朱載言書》

95、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證明。——約翰生

96、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愛因斯坦

97、守正直而佩仁義。——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98、善良既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幾乎優於偉大的人。——雨果

99、道德方面的偉大,就在於對朋友始終不渝的愛,對敵人不可磨滅的恨。——萊辛

100、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的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

101、誠者,聖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周敦頤《通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