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人生感悟

關於婚姻,只有「親生的」閨蜜才會說的

閨蜜要嫁人了,她特地組織了一個婚前飯局,目的倒不是看裸男跳舞,而是和已婚的姐妹們聊聊關於婚姻的一切。席間大家借著酒勁兒說了很多,未婚少女們聽得目瞪口呆,又連連點頭,是的,很多話如果不是「親生的閨蜜」,是不會冒著被「雷劈」的風險說出來的。

曾經一個弟弟猶豫要不要婚後和父母住一起(父母並非年邁、體弱要照顧),被反問,你是希望婚後成為家裡的男主人,還是繼續當兒子?他聽到「男主人」仨字兩眼放光,是的,只有獨立的家庭,才能讓男孩從兒子的角色變成有家庭責任感的男人,那個嫁過去的姑娘也不是這個家庭中一個「新的孩子」或「入侵者」的身份,從而變成真正可以主宰生活的女主人。

很多人都習慣把「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掛在嘴邊,這句話對,但這句話的重點在於,當考慮婚姻的時候,不僅是愛情,也要看兩個家庭的背景是否能夠融合,因為這裡面所蘊含的生活方式、相處模式和我們常說的三觀,都是直接影響婚後生活的重要條件。但這句話的「對」並不意味著婚後要把兩個家庭變成一個家庭,而正確的是,變成三個各自獨立的家庭。人在婚姻中的成長和承擔正在於這種獨立和界限。

婚後生活仍舊幸福感爆棚的Kanye West和妻子Kim Kardashian(Illustration from agnesstreet),David Beckham 和妻子Victoria Beckham(Illustration by Capitoni)。

好多已婚男人不願意回家,都源於家裡有一個「24小時不高興的老婆」。她們有一萬個理由不高興——因為沒完沒了的家務瑣事,或者自己或丈夫工作上的不如意,或者孩子不聽話、婆婆難纏、鄰居討厭、丈夫冷漠,甚至有時候因為菜市場的菜價又貴了幾塊……但俗話說,誰家也不缺祖宗啊!沒有人永遠有責任去負責讓另一個人高興,無論是她的丈夫還是孩子,覺得家裡整天烏雲蓋頂,誰都會想逃走。

是的,除了自己,沒有人能夠對你的快樂負責。任何的婚姻經營秘籍,都比不過女人要讓自己在家庭中是一個快樂的、情緒穩定的、給人帶來正能量的角色更重要。如何做到這一點?並不是要強顏歡笑委曲求全,恰恰相反,是要學會更多的「自私」。

我的一個女朋友,每隔一段時間都要自己獨自或和女友結伴外出旅行,也許一天兩天,也許一周或更久,她說,在丈夫的生活和孩子的成長中,缺少我這幾天的陪伴是無關緊要的,但這幾天對我整個人的身心狀態調整以及家庭氣氛的輕鬆和諧,卻非常重要。

婚前飯局上,閨蜜還憂慮地問我,是不是一定要會做飯才能獲得好生活?當然不是!如果你恰好喜歡做飯,覺得做飯很好玩,那它可以讓生活很美好,但如果你壓根就不擅長也不希望擅長,那麼,為什麼不是老公做?你只需要負責讚揚和崇拜他。或者,雇個鐘點工做飯,最不濟去父母家蹭飯或叫外賣好了,生活的快樂便是不對生活較真兒。

很會「作」的小S說,如果你覺得委屈,那一定是你不夠「自私」。絕不要把自己塑造成「為了孩子,個人的一切樂趣都可以犧牲」的苦情媽媽形象。在自己疲憊的時候,不勉強自己去陪女兒玩兒,而是會和女兒說,「乖乖,媽咪好累,不休息就要死了。你一定不希望媽咪死,對不對?那就讓媽咪去睡覺,好不好?」女兒不僅聽話,反而生出了要保護媽咪的責任感。

說白了,女人如果不疼自己,沒有人會替你心疼。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寄托在別人身上,也不要因為婚姻和家庭而輕易放棄自己原來喜歡的生活方式、工作或樂趣。多一點智慧,很多事情可以兼得,少一點觀念上的束縛和要求的嚴苛,也會放自己一馬,保持輕鬆的心境。作為一直受傳統教育的中國女性,尤其要學會在家庭中不要光讓自己奉獻,也要會索取,這才是讓自己停止委屈,擁有快樂的根本。

夫妻沒有不吵架的,但如果能做到「吵完架整個人都神清氣爽,家庭氣氛也都變得格外和諧」,那便是「正能量」的吵架,做到了給婚姻定期排毒的功效。

實際上,吵架確實有技巧,從情緒表達到語言藝術,從「不揭短兒」到「對事不對人」,從要學會「充分表達感受」而不是「肆意發洩情緒」……這些可以由專家寫成論文,但我們閨蜜間傳達的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吵架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要明確講要求。

別高估男人的智商,你的心思他真的猜不到的。千萬別把你的要求建立在讓他體會讓他猜的基礎上,婚前,那個繃緊所有的神經取悅你的愚鈍男人或許還能猜到一二,婚後放鬆下來,可就完全不去猜了。

要想通過吵架要得出一個答案、明確一個規則,那麼你就要直接的告訴他:我要怎樣;怎樣能讓我滿意;有什麼方法能更好。所謂「直接的告訴」不是「你一點都不在乎我了!」,而是「你能不能像以前一樣接我下夜班?」;不是「你從來都不管孩子!你永遠都不做家務」,而是「你需要每周接送一次孩子,陪他做兩次作業,每天負責刷碗」。是的,即使你對他直接說,「我今年就是想要一個LV包包當生日禮物嘛,你快去攢錢呀」,也比你哀怨地嘮叨「結婚了我就一文不值,連個老媽子都不如」強百倍。

對的,千萬別被那些來自遠古的和來自現代的各種「女人經」道德綁架。首先自己要在內心承認自己「不完美」,才能讓丈夫給你更多的關愛——我雖然有能力掙錢,但一樣需要你對我的呵護和寵愛,需要你不斷給我花錢、買禮物示愛;我有私心,我做不到像愛自己父母一樣愛你的父母,但我會因為你而給你足夠的面子對他們禮貌,善待;我不是被歌功頌德的「好媳婦」,我可以儘量支持你的事業,但你不可以以事業為名而拋棄家庭;即使是老夫老妻,我也是有需求的,包括經濟、情感和性三方面的需求;我沒有那麼多無私奉獻的愛,在照顧家庭和孩子的同時,我也需要不斷給自己放假,需要有自己的朋友、時間和空間,需要保持自己的愛好和樂趣;我有好多小毛病和不完美,時時刻刻需要你來「兜著」我、「解救」我!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壓軸的,也要關起門聊的話題。因為那些「我是為了你好」、「家就不是講道理的地方」、「父母的事就是你的事」、「你的事父母怎麼能不管」、「沒有你我活著有什麼意思」、「你聽話我才開心」、「你考上好學校我才榮耀」、「我一無所求,只要你好」等等等等如「聖母頌」、「道德經」一樣根深蒂固的倫理觀念讓大家一面深受其害,另一面又隨時拎起來當成武器去攻擊和脅迫親人。

如果你仔細看那些婚姻、家庭、育兒里的矛盾,不難發現這三個永遠的主旋律:

a、兒女婚戀受到父母干涉苦不堪言;
b、父母給兒女買車買房、看孩子壓力山大;
c、老人教育第三代的方式作為孩子父母無法接受,引發家庭矛盾;

其實這三個問題所反射的,正是中國家庭沒有界限概念的一筆糊塗帳。

婚戀是成年子女個人的事,父母要干涉;結婚之後,買房和帶孩子本是這對年輕夫婦自己的事,卻被他們天然認為就是父母必須盡到的義務;在第三代問題上,老人只是看望和疼愛的角色,但一方面,一些老人強行掠奪作為孩子的父母的養育權利,另一方面一些老人又無奈地被強加了照顧、看管、教育甚至物質上的養育的義務。在這一片混亂中,當第三代教育出現問題,年輕夫婦要扞衛自己的權利時,卻通常忽略了自己壓根沒有承擔自己該承擔的獨立育兒的義務。說到這兒,我想起我在網上關注的幾個兒童教育專家,包括陳禾老師和王人平老師,他們每天從早到晚面臨最多的一類問題就是「老人如何如何嬌慣孩子沒有規矩不講原則,自己和老人沒法溝通,家庭氣氛一塌糊塗」,談到這個問題,他們的態度空前一致、擲地有聲、非常解恨——父母是教育的第一責任人,你既然把孩子仍給了老人,就沒有資格去指責老人的不是。

在我們的家庭中,永遠不分彼此,沒有「你的事」和「我的事」的概念,沒有「父母家庭」和「自己家庭」的概念,甚至在父母子女關係、夫妻關係中,也沒有「獨立人」的概念。角色不清,沒有界限就產生了很多亘久的矛盾——缺乏彼此的尊重、不知道如何拒絕、彼此責任義務糾纏不清,一方面都渴望自由和獨立,另一方面又無限地把控制和依賴強加給別人。

所以,想有個獨立和諧的家庭關係,先要主動憑智慧和勇氣去繞開生活中的「雷區」,而不是去挑戰它。

首先,在心裡去好好區分一下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別人的事。關鍵字如下:自己家庭、父母家庭、自己的錢、父母的錢、丈夫是不是獨立的人、自己是不是獨立的人,孩子是不是獨立的人(未成年孩子有沒有獨立人格)、夫妻共同的義務和權力是什麼、經濟的獨立和共擔是如何……

說到這裡,一群閨蜜們馬上做一個排列的遊戲——丈夫、孩子、自己、父母,怎麼排列?那天得到的一致答案是:

a、作為女人,先把自己理順,發展好。
b、丈夫不應該參加排序,他是獨立的個體,也是「戰略合作夥伴」,負責一起把家庭和孩子安排好。
c、父母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尊重他們的選擇和獨立性,也要避免他們對自己家庭的過多參與和干涉。
d、夫妻一起把彼此的父母照顧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