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今天我就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按照舊的節日習俗,清明節要掃墓來表達對已故人的尊敬與懷念。掃墓俗稱上墳,是祭奠死者的一種活動。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除了掃墓,清明節還有許多豐富有趣的習俗。由於清明節正值初春。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好時節,大家經常踏青、遊玩。放風箏也是大家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裡也放。有的人把風箏放上天后,剪短牽繩,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去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正是播種的好時節,我國民間經常在這一天植樹。同時,清明節還有插柳的風俗。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是不是很有趣呀!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讓我們走進清明,共同體驗它豐富多彩的風俗吧!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二)

今天艷陽高照,氣溫回暖,我和孩子們一起騎車郊遊。行至二環路地段,但見路邊的垂柳樹下有三兩人在折柳條,有人竟然抱了一大捆。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還能理解,繼續往前走,看見折柳條的人越來越多,那隨風搖曳的柳條似乎也哭喪著臉,直喊著「疼、疼、疼」。

看到這種情景,孩子問我:「媽媽,清明節一定要折柳條、插柳條嗎?如果不這樣做有什麼後果?」()我感嘆道:「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農事祖師神農氏的,但現在很多人已經不知道為什麼要插柳,只是簡單的跟風,其實,移風易俗最好啊!」「那如果不在家門上插柳條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孩子的問題沒有得到完整的答案,繼續追問我。「也沒有什麼後果,老家的人有句話說『清明不插柳,死後變成大黃狗』,當然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了。」「原來是這樣啊?那咱們家移風易俗好不好?柳條可是報春的使者,我們不插柳,我們不破壞好不容易才剛剛長出來的柳條,讓新風尚從我們家開始!」孩子可是說得義正詞嚴,我也贊同的點了點頭。

一路上,我們開始探討起節日的習俗來,從春節說到重陽節,從三八節說到母親節父親節,大多數節日的習俗還是很好的,比如春節,貼春聯、走親訪友,多喜慶啊!可我們反對的是大量燃放鞭炮,一不小心還會傷到身體,節日裡,象徵性的放些鞭炮,然後讓悅耳的音樂聲代替噼啪的鞭炮聲豈不是更好?

從春節的思緒中走出來,我們又回到了眼前的清明節。「媽媽,前兩天你不是還回老家給姥爺上墳去了?」孩子問道。「是啊,這是寄託哀思的一種方式,清明節要為已故親人焚紙燒香,以希望親人在另一個世界生活的更好!」我老師似的向孩子講解。「我倒是覺得這樣的方式不太好,對親人,不要只在沒他之後才去思念他,在他活著的時候好好孝順就是做到了最好。等他死了以後,你再去哭泣、燒紙,有什麼意思?!還不如把哀思寄托在文字中留下來呢!」兒子的話著實讓我大吃一驚,這孩子的思想向來成熟,但沒想到對我們都習以為常的習俗卻會有如此深刻的見解。「是,雖然你年齡小,但媽媽覺得你說的對,我們是該及早行孝,把對親人的愛和思念體現在文字中,根植在心裡。」我的一席話讓孩子也樂滋滋的。

最後,我和孩子商議,對於母親節父親節這些節日,我們應該遵照習俗,感恩父母之愛;對於一些勞民傷財、破壞樹木的習俗,我們就要移風易俗,來個節日新風尚!這正是:勸君莫折鵝黃柳,門前別柳人變醜。清明幕賢做善事,文明過節更風流。添墳燒香焚紙錢,祭祀禮節活人見。生前孝敬一粒米,死後勝送金銀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