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讀後感(一)
天地之間,有了生命,才會芳香四溢;人生之中,有了價值,生命之光才會燃燒不斷。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這樣評價過人的一生:「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應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是啊,將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獻給人類解放事業的人事無私的,是偉大的,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因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幾十年的奔波,幾十年的孤寂,歷經磨難,歷經滄桑,與馬常相伴,在偏僻的大山中,與歌聲打交道,他就是鄉村郵遞員:王順友。
為了人民,他步行所走的路程足以重走21次長征,為了人民,不停的奔波,服務人民,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失常人難以做到的。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世上最親的郵遞員」,因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讀後感(二)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這段文字可以說是這篇文章比較精華的一個部分。但是學生無法理解三年以來指的是什麼?三十年來指的是什麼?「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這個又是什麼?指的是什麼?當然,我們老師可以一一解釋。但是解釋完之後,學生們只是知道一些字面意思,無法體會這些文字背後人民英雄們為實現國家獨立所付出的鮮血。
其次,對十幅浮雕也基本不了解。當我問起是否有同學對「金田村起義」有所了解時,他們甚至會反問我那是什麼東西。
因此,其實在學《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篇文章的時候,學生們更多的是知道說明文,此篇的說明對象以及說明文的一些知識。但是,對這篇文章的所蘊含的那種感情,基本是無法感受的。如若要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感受,那麼適當的背景介紹就非常的困難。可究竟要做多少的介紹,因為上課的時間也十分的有限,同時,這畢竟是一堂語文課,而非是一堂歷史課。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讀後感(三)
剛剛讀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篇說明文,其中令我深有感觸的不是這篇文章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而是這紀念碑中那英雄的靈魂和那碑身四面的十塊大浮雕上的內容。
在我的印象中,啊!許多英雄的靈魂就在這裡,他們不再離開。因為這裡就是他們的家,他們在這裡休養生息,恢復當年的神勇,等待那靈魂的新生,到那時他們還要來保衛祖國、建設祖國。那些模糊的身影在我的腦海中若隱若現,他們像約好了一樣,手指一同指向前方。某種突來的力量,促使著我朝那個方向走去……
之後回想那十塊浮雕使我若有所思,浮雕上的內容大多與戰爭有關,()是什麼導致 了中國的內亂和與外界的衝突?我認為這中國的內亂主要是因為中國人民的不團結和自私的心理。與外界的衝突時由於當時統治者的無能,所以被外國人瞧不起。不管怎樣,俗話說,以和為貴。戰爭一發民不聊生。沒有了經濟發展,導致中國的落後,別的國家就會乘虛而入,從而導致戰爭的發生,惡性循環。如果中國團結起來,不起二心,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樣一來,國家機會越來越強,別的國家就不敢瞧不起中國,那種生活是多麼美好啊!
那浮雕上的青年們,舉著旗幟,共同吶喊,趕走侵略者。人山人海,氣勢恢宏。青年們的壯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為了國家,犧牲小我又有什麼呢?留下的是人們對你的讚美。
雖然說這篇課文已經讀了很多遍,但依然令我回味無窮。回想著那一幕幕的壯景,宏偉、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