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談藝錄讀後感

談藝錄讀後感(一)

詩如酒,飯不變米形,酒則盡變;飯使人飽,酒令人醉。

作詩須以不類為類乃佳;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見變化不測。「珠圓花上露,玉碎草頭霜」,雖工不絕。這樣說來,必「西班牙」對「東坡肉」,「三星白蘭地」對「五月黃梅天」才妙。一笑。

韓愈同柳宗元的差別好像建房子,「子厚先量自家四至所到,不敢略侵別人田地。退之則惟意之所指,橫斜曲直,只要自家屋子飽滿,不問田地四至,或在我與別人」。蘇軾與黃庭堅的不同「猶丈夫女子之接客」,「丈夫見賓客,信步出將去;如女子,則非塗澤不可」。蘇東坡如名家女,大腳步便出;黃山谷縮頭拗頸,欲出不出,有許多作態。

李商隱《錦瑟》詩非「悼亡」之意,而是以古瑟自況。「詩冠全集,倘非偶然,則略比自序之開宗明義。」首「錦瑟」兩句,言景光雖逝,篇什猶留,畢世心力,平生歡戚,開卷歷歷,「藉此中傳」;次「莊生」兩句,言作詩之法,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擬象;中「滄海」兩句,言詩成之風格或境界;末「此情」兩句,乃與首二句呼應作結,黯然於好夢易醒,盛筵必散。

《談藝錄》一書,博大精深,根據讀者自身的學養差異,給予你不同的收益。功底深的,得到便多;像我輩淺薄者,只能學到一點簡單的知識,如韓非為什麼叫「韓非子」而不稱「韓子」之類,讀不讀意義不大,實在對不起錢先生的大著。

談藝錄讀後感(二)

《談藝錄》實際上是一部詩話,只是不涉及時人作品而已。不像《隨園詩話》有假書傳詩之嫌,亦有借人抬己之疑。錢先生對隨園頗有微詞,常有發難之語。如果單就趣味性而言,我以為《談藝錄》不及《隨園詩話》,不搞專門研究者不一定要看。()

《談藝錄》的特點是旁徵博引古今中外的相關資料,書(中華書局1996年版本)中補遺、補訂、補正篇幅超過原文,釋道儒墨陰陽家,英德法意希臘文,信手拈來,其才情博學記憶力,無不令人嘆為觀止。資料的豐富羅列,為後人作某項專題研究提供了可貴的索引;但為了說明一個問題,有時是用不著舉那麼多例子的。(他自己在《管錐編》裡說:賈誼《過秦論》「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併吞八荒」,四者一意,任舉其二,似已暢足;多舉猶「一個孤僧獨自行」「關門閉戶掩柴扉」一樣可笑了。

凡讀過《談藝錄》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不論名氣多大的詩人,他都能在其詩作里找出沿襲前人的句子。如大詩人陸游,簡直被他追得無地自容。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