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白天的星星讀後感

白天的星星讀後感(一)

最近,我在讀《白天的星星》這本書,讀了幾個部分,但覺得《勇氣》這篇文章最讓我感動。

它講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盟軍由諾曼第登入時的事,一個美國傘兵落在了敵人的控制範圍內,不得已,他向當地的人們求助,一個大約三十歲的法國女人開了門,家中還有她的丈夫和三個幼小的孩子。

「我是一個美國兵。」傘兵說,「你們願意把我藏起來嗎?」

「喔,當然啦。」法國女人說著便把他帶進屋裡。

「趕快,你得趕快。」做丈夫的說,他迅速地把這個美國人推進壁爐旁邊的一個大碗櫥里,「砰」的一聲關上櫥門。

但不幸的是,幾分鐘後,德國兵就來了,他們毫不費力的搜出了傘兵,然後不由分說的把那位僅僅是由於藏起美國人而犯罪的農民當場槍斃了。他們帶走了傘兵,但等待處置時,美國傘兵憑藉自己的勇氣,拚命逃了出來。

這個美國兵又一次來到這戶農家,敲了敲房門。那位法國女人很快打開了門。她滿臉蒼白,淚眼模糊。他們面對面地,站了也許一秒來鍾。她沒有向她丈夫的屍體看上一眼,一直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筆直的注視著這個美國青年的眼睛,他剛才的到來使她變成了寡婦,孩子們變成了孤兒。

「你願意把我藏起來嗎?」他問。

「喔,當然啦。快!」

她毫不遲疑地把他送回壁爐邊的碗櫥里。他在碗櫥里躲了三天後,那兒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隊。

德國人再沒有來過這戶農家。他們想不到需要再來搜查這間房子,因為他們不理解他們所要對付的這種人民。也許,他們理解不了,人類的精神竟然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兩種勇氣打敗了他們——智勝他們的美國青年的勇氣,和那位法國女人的勇氣——她毫不猶豫地給了美國傘兵第二次機會。

我被深深的感動了,尤其是法國女人的勇氣,更是第二次時的勇氣!她在危難前表現出了超出常人的樸實、善良與堅毅。文章的結尾說「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麼。」我想,她信仰的是和平,為了所有人能過上和平的生活,她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保護為和平而戰的盟軍們,要保護這個傘兵。

這是多麼偉大的勇氣!這勇氣是多麼珍貴與難得啊!這勇氣是多麼讓我感動與敬佩啊!

白天的星星讀後感(二)

讀完馬金章先生的小小說集《白天的星星》中的所有作品,縈繞在腦海中的是「善良」二字。經常可以看到評論者對作家評論時冠上「文如其人」四個字,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作家作品的肯定,但另一方面,似乎又有悖於文學創作的常理,因為何休經常聽到前輩這樣的教誨:「為人要老實,為文就不能老實。」然而,讀完馬金章先生的《白天的星星》,卻感覺不到他為文「不老實」之處,換而言之,他的大部分作品並沒有刻意進行雕琢,而是憑著他的本真的善良去進行創作,使人從道義上得到感化。這使何休理解到了「文如其人」的第三層含義。

如果將馬先生的該作品集中收錄的作品簡單進行歸類,似可分為:職場、都市、翻古、農村與戰爭五類。

眾所周知,職場題材的作品,以辛辣的諷刺出現者居多,馬先生的職場小說,儘管也有諷刺,但都超出了諷刺之外,如《臼聲》,其歸宿點在於宏揚正氣。

都市題材的小說,目前的主流似乎定位在反映小市民生活的艱辛,或是一些光怪陸離的奇人奇事,而馬先生的都市題材小說,依舊以善良作基石。如《遭遇賓·拉登》,別致的標題似乎告訴人們這不過是一篇獵奇的小說,然後,讀完作品,不得不為小男孩的善良感化了心存歹念的婦女這一主旨叫好;再如《白天的星星》一文,在其樂融融的旅遊車裡邊,善良的人們用至純的愛解救出了即將被拐賣的婦女……

「翻古」之詞為何休所造,因為在馬先生的作品集裡,有為數不多的根據典籍翻新出來的作品,但他的這種翻新,與時下流行的「故事新編」又絕然不同,時下的「故事新編」,借古諷今之作居多,但馬先生的「翻古」之作,卻賦予了新的意義。如形式上直取古人的《史實與傳說》,借子貢的「貧窮是病」來告誡讀者:心欲是病;又如以古人為引,今人某某是古代某某的多少多少代傳人,以此承古風的《貢玉軒》、《特殊印章》,旨意不但不諷今,且教人如何繼承優良傳統。《特殊印章》尤值一提,將「紙上談兵」賦予了民族氣節感,同時肯定了信息戰爭時代「紙上談兵」的意義。

何休認為,馬先生的農村題材小說,有一種超越,做到了融陋俗與純樸為一體。鄉土小說,向來有兩種寫法:一是狠揭小農意識的陋;二是只寫鄉村的純。狠揭小農意識的陋的作品,在目前流行的「村官」小小說中比比皆是,何休覺得這類小說多少有些作者泄私憤的嫌疑;只寫鄉村的純的作品,依承了沈從文的衣缽,這種做法顯然脫離了生活實際,與時代節拍合不上,與一個作家套用的關注社會關注民生這一大任相離較遠,似乎不值得過分推崇。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既不迴避小農意識,也體現農村的純的一方面,二者碰撞之後的火花,是善良。這就是馬先生的農村小說模式。如《刁民女女》、《鬼打牆》、《鱉爺》等篇什,無不是將固有的陋俗與本色的淳厚有機地結合起來,讀來既有親切感,更能讓讀者得到審美的愉悅。

馬先生的戰爭題材的小說,拋卻的炮火與血腥(寫抗戰題材的除外),注入更多的是人民對子弟兵的關懷與理解,將作品升華至人性與道義層面。

一個作家,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灌注善良,使讀者從中讀到真善美,這在小小說作家中似乎並不多見,何休折服。

白天的星星讀後感(三)

我知道白天的星星是在少女時代,現在已記不清這是在雜誌上看到的,還是一天晚上在村圖書室管理員那兒聽彼得·彼得羅維奇老師說的……對了,大概還是聽鄉村老師說的。這是一位老人,長著深陷的小眼睛,胸前飄著幾根稀疏的銀白長鬚。他熟悉天文地理和人情世故,肚裡裝著許多有趣甚至秘密的知識。

七月的黃昏,天空越來越藍,暮色越來越濃,村圖書室木屋的寬大窗戶里亮起了第一批星星,於是彼得·彼得羅維奇說,星星是永遠不會從天上消失的:除了夜晚的星星,黃昏的星星,還有白天的星星。白天的星星甚至比夜晚的星星更亮更美,不過永遠看不見,它們被陽光遮掩了。白天的星星只有在很深很平靜的井裡才能看見:這些高高掛在我們頭上,我們永遠看不見的星星,在大地深處幽暗的井水裡輝映閃爍,向周圍射出尖細的寒光……確實,老師沒有提到星光的模樣,但我立刻想見了,因為星光一定是這樣的。

從那天晚上起,我便有了一個壓倒一切的瘋狂的願望──看見白天的星星!

那天晚上,在我回家的路上,牛群剛走過不久,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甜絲絲的新鮮牛奶和漸漸冷卻的塵土的氣味。鬆軟的塵土像一股細小的噴泉,從赤腳的趾縫裡涼快地噴湧出來,螢火蟲在路邊水溝里悠閒地閃爍,忽明忽暗。窪地的薄霧中看不見的馬群的木鈴和鐵鈴叮噹作響。偶爾還傳來某種異常溫柔而又哀傷的鈴鐺聲,泥路在起伏的丘陵間蜿蜒。暮色蒼茫,星星已經倒映在伏爾加河源頭的泉水、溪水和河水中了……而白天的……白天的星星我明天一定能看到!經過菜園朝屋裡走去時,我不由收住腳步,欣喜而又驚恐地朝我家那口長滿灰暗的地衣和青苔的老井瞟了一眼。老井跟通常一樣:井台上細長的吊桿高高翹起,抵著夜空中一顆普通的星星。夜晚藍瑩瑩的牛蒡葉子在井台周圍搖曳,發出吧嗒吧嗒的響聲。一切都和昨天一樣,又和昨天不一樣!原來這口早已熟悉的老井裝滿了亮晶晶的白天的星星,而我們這些傻瓜居然一無所知,還故意把水桶在裝滿星星的幽暗井水裡摔得桌球直響。

「我明天就能看到白天的星星,」我重又想到,不由高興得一陣戰慄。但不知為什麼接連幾天我都不敢去看我家那口老井,「不,今天不行……明天吧……反正後天一定去看……」我下意識地拖延著看見白天的星星這一幸福,卻又不知怎的使我害怕這時刻。說怪也怪,這種拖延反而使我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享受。

……那時,正值豆蔻年華的我,還不知道期待幸福遠比幸福本身激動人心。

中了毒氣的安圖安·蒂波在那慢性死亡的日子裡,深知自己已經不久人世,他回首自己的青春歲月,感嘆萬千地在日記里寫道:「我一直讚美未來,對生活充滿積極的信賴。」

讚美未來,也就是生活在未來中,生活在可能來到的美好日子裡,把未來當作活生生的現實──這是生活多麼慷慨而又殘酷的饋贈啊!我是久久地,大概是過久地讚美了未來的歡樂,似乎未來只有歡樂,也許還對歡樂充滿了過分積極的信賴。我簡直是在那裡品味未來的歡樂,讚美我和白天的星星的會晤。

於是,過了兩天或者三天,在一個炎熱無雲的晌午,認定菜園裡一個人也沒有以後,我飛快地走到古老的井口,眯起眼睛,像打開書本那樣猛地打開長滿苔蘚的井蓋,隨即一眨不眨地朝黑洞洞的井底深處望去。

井裡什麼星星都沒有。

我不相信。

我久久地凝視著井底,久久地呼吸著從那裡升起的寒氣和木頭漚脹的氣味,但井裡沒有出現星星,只是不知為什麼那方烏黑的井水不時開始顫動,從中央朝四周井壁擴散出一圈圈幾乎難以察覺的漣漪。

「大概,這是第一次,所以看不見白天的星星。」我琢磨著,於是過了一兩個小時,熱得渾身乏力的我,已經不是飛快地,而是躡手躡腳地走到井台跟前,小心翼翼,悄無聲息地打開井蓋……我又什麼也沒看見!這樣我一次次地朝井裡張望,直到傍晚空中亮起第一批人人都能看見的星星為止。

第二天下起了綿綿細雨,接著一連幾天晴朗的天空中突然布滿仿佛暴風雨後那種閃閃發光的白雲,後來我又一次次地在不同時間,用不同方式窺視過井水,但終究沒有看見一顆哪怕轉瞬即逝的白天的星星……

我對誰都守口如瓶,我很滿意,因為我沒有過早地吹噓白天的星星。()

說怪也怪!我仍然堅信世上確有白天的星星,確有能夠映照和珍藏白天的星星的水井。無非我家那口老井還不夠深,不夠暗。或者那是因為從井底噴出的細細的泉水,泛著漣漪,使井水失去了平靜,難以映照那些誰也看不見的星星。承認錯誤是很難的。

我想在自己心中永遠珍藏這些白天的星星,就像珍藏自己的光輝。我深知,沒有它們,沒有這些白天的星星,就沒有我的這篇小文章……反過來說,沒有我,沒有我的生活和我對生活的描述,白天的星星就不可能被人看見,也就是說不可能存在,這一點我們也都知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