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余秋雨散文的讀後感

余秋雨散文的讀後感(一)

品讀余秋雨的歷史散文,蔚然成了近年來中國小資的時髦風氣,並帶出了文壇一陣風潮。歷史利用文學獲得「美麗外觀」,而文學利用歷史獲得了「精神深度」。由此帶來的文化狂喜,可以從他散文集的發行量上得到證實。

在這個劇烈變化的時代,余秋雨做出的努力是令人讚賞的。在我的記憶里,余文首先在上海的《收穫》雜誌連載,而後被不斷地出版、轉載、報導,成為中國各大城市的重要暢銷圖書,甚至出現在幾乎所有的中文網站和雜誌上,與魯迅林語堂的作品一道成為現代散文的經典之作。一時間,大有不讀余文,羞談文學之風。果真是這樣嗎?讓我們以他的《文化苦旅》為例,看看歷史和文學在這裡是怎樣結構在一起的。

在《文化苦旅》中,我們可以透徹的看到作者採用的話語策略,那就是透著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的傳統「愛國主義」(也即「民族主義」,這正是該書發行時面臨的一種流行思潮),而後在這引導下進入深度操作的層面。

第一篇「道士塔」是一個奠定民族主義基調的重要篇章,它確立了整部書的話語(價值)姿態:王道士以他無知和貪婪出賣了中華文化的瑰寶「敦煌石窟藝術」珍品。這種道德化的母題和「故事」完全符合大眾的「民族主義」走向。不僅如此,作者還使用了一些煽情主義話語記號來強化這種戲劇性的效果,如「傷口」、「滴血」、「下跪」、「懇求」乃至「哭泣」,所有這些意象或獨白都展示了一種露骨的煽情技巧。儘管它從文學技巧上看相當笨拙,但在中國的讀者市場卻是雙重有效的,即點燃了讀者的歷史怒氣,又使之產生了對作品乃至作者的無限鍾愛,這樣的例子在余文中俯拾皆是。

余文成功的運用歷史隨筆與情感化的敘述方式,引發了大眾的閱讀迴響。儘管人們並未從這些歷史詮釋中獲得新的概念,但封存在歷史中的傳統價值和現代生活的斷裂,獲得了某種修復,舊式文人的理想、趣味和面容遭到了大眾之手的親切撫摸。那麼,在當時所謂「建構大中華文化圈」的大漢民族主義思潮中,余文受到大陸、台灣乃至世界各地華人知識分子讀者的回響和鼓掌,便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但是余文在市場化的包裝上存在著「媚俗」過火的問題。它太過矯情。再以「王道士」一文為例,由於愛「寶」心切,作者竟打算給道士「下跪」,而為了敦煌經卷的一次虧本的「出口貿易」,作者想為此「大哭一場」。這種行文上的肆意煽情,主要源於,他一方面沉浸在老式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之中,一方面則試圖向大眾或市場尋求最大限度的認可,這兩者最終發生了統一。沒有任何一種統一比這一種看起來更為古怪。

詩歌相比,中國散文在其歷史進程中始終扮演了一個可悲的角色,散文是詩歌與小說的話語殘渣,堆積在文學史的邊緣,成為每個時代主流話語的底襯。長期以來,以小日子、小情趣、小思想和小筆觸為基本特徵的「小散文」,儘管獲得了城市市民的熱烈掌聲,其局限卻是不言而喻的。對於一個充滿著闊大意象的中國文化而言,它只能是一種日用文化綴品。這就為所謂「大散文」誕生提供了一個有力的理由:散文需要長「大」,需要更為「大氣」的構架和運作。

在我看來,余進入歷史和政治話語領域是一個錯誤。他旅行於一個他完全不能駕馭的領域,並陷入了闊大的迷津,而更令人擔憂的是,余文依託的那些陳舊的話語體制,正在這個大變革的時代裡緩慢地崩潰。我們應該注意到,所有出現在這些懷舊書頁中的言說都是一種輓歌,哀悼著所有正在隨風而逝的政治、道德和文化傳統。余文並未讓歷史向我們開放並成為我們的,恰恰相反,它顯示了一個舊式文人的普通特徵:屈從於陳舊的歷史闡述和歷史語法,同時又沉醉在一些細小的話語改造之中,而這樣的文本無疑無法成為新散文的方向。

散文應當從這思想的迷津中徹底解放出來,散文應當終止這種緊張的文化漫行,返回到佇立、安坐或躺的舒適狀態。在一個高速運轉的超級資訊時代,散文完全沒有必要成為思想者的承重之本。「輕小」應當成為散文的常態,而「娓語」才是當代散文的主流。無關乎深沉和淺薄,要的只是真性情,流行散文的真正面貌就應如此。

余秋雨散文的讀後感(二)

「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是紐約人文學會共同主席——汪班對於余秋雨先生作品的極高評價,在我讀來,心中亦有這樣的感覺。

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我是第一次接觸,看到汪班先生對余秋雨先生的書有如此高的評價,我心中有一個疑問:真的又這麼好嗎?

第一篇講的是「中華文脈為何長壽?」看到這個題目,我不禁想「文脈」是什麼,「長壽」又是怎麼回事?一開始他冒著生命危險走訪各地的文化,心中一直與中國文化對比著,後來,他成了中華文化的闡釋者、批評者,我想這是對一種文化怎樣的高深理解,才可以理智的對文化進行正確的批判。中華文化帶著一種跨越了幾千年的韌勁,經歷了多少次「死亡」、「瀕死」依然重生!僅僅是這個事實,就讓這個民族的很多失意者、自卑者、憂鬱者重新燃起心中的火苗,更是一種對生命的自我確認。

秋雨先生將中華文脈長壽的原因歸於八因:體量自覺、自守自安、力求統一、慣於有序、簡易思維、以德為幟、中庸為軸、特殊門徑。可能這些原因以我現在的理解水平來說,很多都無法讀懂,但卻讓我明白了一種文化的傳承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經歷於千載歲月滌盪,才獲得了今天不計其數的文化瑰寶。

《佐臨遺言》中的一些人物也讓我心生敬佩之情。七月七日,日本正式發動侵華戰爭,蕭伯納先生本以為黃佐臨先生會讓自己介紹一個能在英國長期居住的工作,可黃佐臨先生卻提出要回國,蕭伯納先生吃驚的說:「哪兒已經是戰場,仗會越打越大,你不是將軍,也不是士兵,回去幹什麼?」但他只是說:「我們中國人遇到這樣的事情,多數會回去,我不是將軍,但也算是士兵。」多麼簡單的幾個字,卻表達了黃佐臨深厚的愛國情懷,也贏得了蕭伯納最好的讚揚:「起來,中國!東方世界的未來是你們的。」

在《抱愧山西》中,我了解到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最富有的地方是山西,就像《龔自珍全集》中說:山西號稱海內最富,土著者不願徒,毋庸議。這對於我一個山西人來說是無比的自豪,在那個時期太谷、平遙、祁縣一帶可稱為「中國的華爾街」,票號、鏢局比比皆是,看來,山西之富在我們上上一輩人心中一定是人盡皆知,我們這輩人對山西的誤解完全是出於對歷史的無知,而有這種誤解的遠不止一人。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由盛而衰的過程,沒有哪個朝代,哪個地方是永盛不衰的,就像唐朝,他輝煌過,可是輝煌過後同樣逃脫不掉蕭條的命運,我們能夠記住他的繁榮,同樣也能記住他的衰敗,對於山西,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呢?總之餘秋雨散文作品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與其他一些所謂文化散文家相比,余秋雨的作品更透著幾絲靈性與活潑,儘管表達的內容是濃重的,但余秋雨老師利用他淵博的歷史知識,豐厚的文化功底,將歷史與文化契合,將歷史寫活、展現,引起我們反思、追問。作為一名國中生,對余秋雨老師的作品還停止於淺薄的理解,還不能真正滲透作品的文人憂患意識和那種雅致高貴的憂傷,神馳古今的浪漫,充滿終極關懷的文化品位。這些品質不僅對我們學生寫作有很強的借鑑性,也必將成為自己寫作風格最有價值的參考。

余秋雨散文的讀後感(三)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藝術理論家,中國文化史學者,散文作家。

全書分為「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千年一嘆」、「霜冷長河」、「行者無疆」這五個部分。

余秋雨老先生好些年以前寫過一些史論專著,文筆很有特色,輕新脫俗,灑脫、放達而又瀟灑,讓人讀上去自然而又舒服,不誇張,不悲傷,沒有什麼好詞好句,沒什麼特別的手法,不像有些文章用比喻,用擬人,用誇張等等,不局限於這些章法,而是用自己獨特的風格寫出讓每個人都嘆為觀止的文章。就像老舍寫的《草原》。自然而又優雅,不做作,簡簡單單幾行字,就完美地描繪出了所要說的那一幅畫面,真實而又美好。

就如「青山綠水,長路一條,走不了多遠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條砌成,石匠們手藝高超,雕鑿得十分細潔。頂上有浮飾圖紋,不施彩粉,通體乾淨。鳥是不在那裡築窩的,飛累了,在那裡停一停,看看遠處的茂樹,就飛走了。」這一段,這是一開始的一段,只是簡單的敘述而已,卻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想像著遠處的山,清澈見底的水,綿延十幾里的路,路邊是一座又一座牌坊,它們很高,很大,還有好看的圖紋。牌坊上時而會看見幾隻飛累了的小鳥,在那兒歇息,倒也並不安居,過一會就又飛走了。這一幅簡單的圖畫,在作者筆下用簡單的詞句描繪出來,卻別有一番風味。

這樣的文章並不多。()

我本身就十分喜歡散文,詩歌之類的文章,因為它們不僅表達字面意思,更是能從字裡行間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還可以學學名家文筆,多多感受,在自己的文章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讀上去一定與眾不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