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讀後感唐僧(一)
《西遊記》中的唐僧,是被人議論最多的。因為他一再被妖怪捉去又痴心不改一再救人,被大家笑為迂腐軟弱可欺;因為他幾次三番趕走捨身救他於危難中的「猴子」,被嫉惡如仇的人痛罵為昏庸無情無義;還因為他在「孫悟空」與「豬八戒」的爭執中,常常偏向「老豬」,而被人戲稱「要學會討好領導」……那麼,我是怎麼看唐僧的呢?
我認為唐僧身上有一種百折不撓、排除萬難、萬死不辭的「救人」精神,我稱之為「唐僧精神」。
經歷過被騙,再遇到深陷苦難的需要救助的人,依然毫不猶豫,出手相助。「悟空,快想想辦法。」是他見到落難者常說的話。他肉眼凡胎,分辨不出是真落難還是妖怪假扮。是再被騙還是漏救好人?這個問題對他根本不是問題,他總是不假思索:救人救人救人!
大凡我們俗人,都有一顆願救人想施愛的善心,但是當我們一次次被騙,一次次被傷害之後還會永保初衷嗎?不,我們不會!當我們剛放下的腳踏車一轉身被盜,我們或許會尋找下一個倒霉蛋來挽回損失;當我們救人被訛詐遍體鱗傷時,我們下次再遇到真正需要救助者定會選擇遠離;當我們遭受到別人有意或無意的傷害時,我們會在下次他遇難時落井下石、變本加厲。於是,在這種人性惡的循環中人心難測、世風日下。唐僧是和我們不一樣的人,他是高僧,是聖人,普救眾生,捨我其誰?唐僧從自己做起,把愛心一圈圈傳遞下去,換來的是善的循環,是整個社會的道德回歸。
「救贖生命」應該是一個人良心的最底限吧?想起一個姑事,柏林圍牆被推倒前,有一個青年想越牆逃往西德,被守牆的衛士當場開槍打死。兩年之後,柏林圍牆被推倒,衛士被法庭起訴。他為自己辯護:「我只是在執行命令。」法官判決:「法規命令讓你不得不開槍,但人的良心讓你有把槍抬高一厘米的權力。」是啊,把槍抬高一厘米,一條生命被救下,又不會違背法律法規。「一厘米」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良心。
蔣介石反革命圍剿時曾下令:「寧可錯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是對生命的何等蔑視,而唐僧「寧可被抓千萬次,也決不漏救一人。」是對生命何等的敬畏!
「唐僧精神」讓我肅然起敬。
西遊記讀後感唐僧(二)
讀《西遊記》才悟出來一點門道:西天取經缺不得唐僧。
近幾天,我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西遊記》,發現吳翁寫的這部作品果然不簡單,那猴子、唐僧、沙僧、悟能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中,還有很深很深的內涵。這主要在於對唐僧的看法。重新看唐僧就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缺不得唐僧(當然,這個隊伍中缺誰都不行)。這一切的一切都開始於唐僧,是在他的幫助下,孫悟空獲得了自由,沒有唐僧的幫助,孫悟空還在五指山下壓著呢。而豬悟能身上也有許多毛病,沒了唐僧也得不到改正的機會。還有,悟能與悟空都是不堅定的,要不是唐僧的堅定信仰和堅強的意志,光靠悟空的能戰善打,這個隊伍早就散夥了。無論怎麼說,這個隊伍是以唐僧為核心的,沒了唐僧是不可想像的。儘管如此,唐僧的身上還是有著一些不該有的東西。他的慈悲有時用的不是地方,這一點,在三打白骨精中特別明顯,明明是悟空為西天取經掃除了這些妖怪,保護了唐僧的性命,可是唐僧還是錯怪他。並且,孫悟空打死白骨精後,骨頭上寫有「白骨夫人」四個字,唐僧偏信悟能的讒言,竟說是悟空的法術變的,和之前保護白骨精的大發慈悲相反,給了悟空一頓批評。和《變色龍》裡一樣,那麼虛假。這樣的變相慈悲我們應該取嗎?如果說《西遊記》是一朵不凋謝的花,那麼,唐僧就是這朵花的花蕊。花蕊的味道是香的,我們當然趨之若鶩;如果是難聞的味道,我們當然拂袖而去!文章診斷:這篇讀後感所涉及的主題很複雜,非三言兩語能盡。依我看,文章中缺少「門外」,只是在說《西遊記》,沒能聯繫現實的生活實際。不知我的說法對否?
西遊記讀後感唐僧(三)
今天,我讀了吳承恩爺爺寫的《西遊記》,裡面主要寫了唐僧收徒,並於徒弟三人到西天取經的故事,在看的過程中,我非常關注唐僧,唐僧俗家姓陳,又名江流兒、玄奘,是如來佛二弟-子金蟬子轉世,在取經坎坷路上,飢餐渴飲,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唐僧十分善良,一心想佛,見廟都拜,但又過分膽小,我最佩服他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取到真經的信心。
在師四人經過徒獅駝嶺時,唐僧被三妖怪捉去,要蒸吃能讓妖怪長身不老的唐僧肉,悟空和妖怪打鬥數次,最後被如來所救;在假小雷音寺,唐僧被妖怪捉去,也要吃他的肉,最後被彌勒佛所救,真是歷盡了磨難;在女兒國奇遇中,女兒國國王美貌如仙,要和唐僧結婚,讓唐僧當國王,可是唐僧卻不為美色、金錢所動,非要去取經,但是,唐僧心善,有時會妖怪和人不分,誤解孫悟空,念緊箍咒,痛的悟空滿地打滾,這一點不太好。
經過八十一難,走了十萬八千里,十四個春秋,唐僧在徒弟的幫助下,終於到達雷音寺,取得了真經,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在我的學習中,我也要為自己找一個目標,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也要有信心,去克服它,不能半途而廢,這樣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