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讀後感(一)
起初對《秦腔》感興趣,一則仰慕賈平凹的盛名,二則由於茅盾文學獎的效應。小說的主人公"我",是眾人眼裡的另類。《秦腔》中"我"是個"瘋子",他不同於常人,卻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秦腔》以"我"(即"瘋子"引生)的視角描繪了清風街的"全景圖",有風俗民情、有世事滄桑、更有人生命運之起伏。書中塑造的男女老少各色小人物,無不性格鮮明,幾乎每一個都可以在社會裡找到原型。小人物的悲歡、他們的生活片段都顯得那麼真實。清風街的風雲變遷,難道不是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
讀罷《秦腔》,一聲嘆息。小說的結局是很悲哀的,清風街的"賢人"夏天智在滿懷憂患中去世了,跟他一樣扞衛者鄉村傳統文化的夏天義也遭遇天災,這些德高望重的前輩的離去,帶走了鄉村的某種珍貴的信仰。我的嘆息不僅為清風街,也為我的家鄉。小時候在農村,很喜歡那些節日:元宵啊、除夕啊、冬至啊、端午啊,還有那一年一度的社戲。每逢節日,都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鄉村的節日氣氛,熱鬧隆重而又莊嚴神秘,遠非城市可比。而固守著這種文化的,正是那些虔誠的老人們。
可是歲月不饒人,當年的小孩已經成人,時過境遷,節日氣氛漸漸平淡,唯有家人相聚的親情依舊溫馨如昔。坦白的說,《秦腔》不是我喜歡的小說類型。它的語言風格,感覺過於"粗俗",說它粗話連篇並不為過。而且他看到的一些人一些事確也齷齪,粗俗的描述反而更貼近事實,這樣的語言風格才吻合主人公的性格。除了語言風格過於粗俗,故事情節的鋪排也有點紊亂,不夠引人入勝。我想這也是跟第一人稱的寫法有關吧,因為引生是個瘋子,他發瘋時思維就不太清楚,他的講述顯得"紊亂"也就不足為怪了。
掩書而思,《秦腔》中鄉幹部強行收繳農業稅費而引發的民眾衝擊政府事件,讓我熱血沸騰、義憤填膺,恨不能跳進書中,沖在人群最前面,砸了那些暴吏的腿腳。看來我是有嚴重的暴力傾向的,這種暴力傾向源自對公平正義的維護。農民自古以來是中國社會中最吃苦耐勞忍氣吞聲的階層,逆來順受,默默煎熬,只有在被逼無奈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一改柔弱性格奮起反抗。而「我」於白雪情真意切始終如一的單戀。為之感懷,源自對真摯情感的同情和祝福。愛情是人類最美的情感之一。小說末尾,白雪一改以往閃躲的表情,「微笑著看著『我』」,多少留下了些許默默溫情。
小說以《秦腔》為名,將秦腔貫穿始終,在我看來是與小說的主旨緊密關聯的。秦腔,即農村,即土地。秦腔越來越沒人聽,劇團倒閉,本雄糾糾氣昂昂的秦腔演員擺起了小攤,甚至走街串巷乾起了吹鼓手,在喪禮上表現得比孝子賢孫還要賣力。農村越來越沒人願意待,土地越來越沒人願意種,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農田大面積荒蕪。秦腔的式微與農村的困境,都因時代的發展、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而起。淳樸變得油滑,踏實變得浮躁。太過於沉重了,說點其他的吧。賈平凹在小說敘述中用了很多怪誕手法,比如「我」能看見每個人頭頂的火焰,「我」能與「我」面對面地站在一起,「我」讓老鼠去白雪家它便去了,等等。比較符合「我」瘋子的精神狀態,也貼合了農村人崇神信鬼的心理習慣,頗有些傳奇色彩。
秦腔的讀後感(二)
《秦腔》,顯示出賈平凹對他所熟悉的鄉村題材的高超駕馭能力。鄉村生活在他的筆下風生水起,神采飛揚。他生動地寫出了這個時代的鄉村政治與倫理一精一神,也寫出了對處於式微瓦解狀態的鄉村文明與傳統文化的憑弔和惋惜。
相比於《廢都》中對城市生活夾生化的把握和獵奇一性一*的表達,《秦腔》顯示了作者對農村世情的通透理解和深情關懷。賈平凹借這部小說頗為理直氣壯 地表達了對農民價值觀的認同,在對農民趣味的描寫中,甚至表現出某種欣賞和自得。如果說《廢都》中對城市的感情多少帶有某種欣賞與批判的矛盾色*彩的話,那 麼《秦腔》中對農村的描寫則帶有更單純的讚美與留戀之情。作者似乎有意拋開了以往知識分子寫農村題材時不可避免的一精一英立場,而附身於一個似瘋半傻的農村混 混「我」,加入到鄉間人情政治中來演繹一場農民話語的狂歡。到處都是生動地道的民間地方口語,洋溢著農民的風趣、幽默和智慧,恣肆而歡樂。《秦腔》將賈平 凹在《白夜》、《高老莊》中的那套筆墨用到了極至——一精一細而忠實的寫實滲透於全篇的各個角落,簡直就是一個當代農村的工筆長卷。小說中的生活帶著地道的農 村氣息,農民的心理刻畫入微,農村社會的情狀清晰可信。這種對土地的親和之感,在許多鄉土作家筆下已經喪失多時。從這個意義上說,賈平凹這部長篇力作令人欣喜。
小說幾乎通篇由對話組織,人物之間的交鋒皆通過話語的機鋒呈現。這些對話里蘊涵了極豐富的戲劇感,每一段對白都是一場好戲,人物的一性一*格、心態 躍然紙上。小說還不時穿插著戲文、秦腔曲譜、民謠,顯示出某種「互文」的復調效果,對於懂秦腔的讀者來說,當獲得更會心的閱讀享受。但小說所採取的藝術形 式也真是一把「雙刃劍」,大量冗長的對話也擠一壓掉了小說舒展的空間,內容便顯得過於緊促,密不透風。由於缺少敘述和描寫的穿插鋪墊,事件之間沒有必要的過 渡,也使小說的節奏顯得緩慢單一。與其說《秦腔》是部長篇小說,不如說更像一個充滿了台詞的長篇劇本,這種風格的變化體現了作者不斷挑戰寫作難度的追求, 也確需要讀者耐心地與閱讀疲勞抗爭,才能領教它的好處。
秦腔的讀後感(三)
《秦腔》到底是怎麼樣一本書呢?為何獲得茅盾文學獎?我是帶著這兩個疑問購買和閱讀它的。當然,閱讀完後,依然無法給出自己的答案和詮釋。我可以說我完全是將《秦腔》當作一本小說在看,我沒有深思作者寫此本書的用意,此本書到底是反映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剛開始讀它的時候,覺得它裡面出現的人物就像《紅樓夢》裡的人物一樣多和複雜,可慢慢讀它,你就會發現,其實它一點也沒有像《紅樓夢》那樣詳細的去描述人物的個性特徵,也沒有《紅樓夢》裡那樣難以理清人物關係和背景,那樣糾結。
可是我為它感動了,我完完全全融入到它裡面的情節里,我能真實的體會和理解,而且相信《秦腔》裡所講述的每件事,所形容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人的語言、動作及對待事情的態度,因為那都是真實的寫照。賈平凹寫《秦腔》,從書名看難免讓讀者想像到戲劇,可它完全是講述了陝西秦南棣花鎮的真實寫照。其實《秦腔》裡的內容又何嘗不是整個農村的寫照呢?怎能單單指棣花鎮呢?賈平凹說他寫《秦腔》真的完全是想記住農村,記住記憶里的故鄉,害怕忘卻,()我相信。因為就算中國現時還是有那麼多的農村仍然存在,依然發生著相同的農村故事。我讀它,也勾起了我農村生活的回憶。
讀《秦腔》讓我想起,曾看過的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印象很深刻,也有類似的感受,可不同的是《秦腔》裡頭真的有很多粗俗的字眼,相對來說《平凡的世界》就要純淨很多,《秦腔》的結局讓我有點出乎意料,卻又意料之中,以悲劇收場。
下一部我想看看《白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