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背影讀後感

背影讀後感(一)

初次讀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在國中的課本中,那時老師說這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我當然也深信不疑,不過並未有老師說的父子情深到海枯石爛的感覺,記得當時還曾懷疑過自己是否是「冷血動物」。

再次讀到《背影》是在六年後的今天,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一個書的節日,一個讀書人的節日。

大概真的是離家在外求學的緣故,此次拜讀不在是「冷血動物」而是「淚花閃閃」了。也許那時小小的我並不能體會20歲離家和父母分別的心情吧!朱先生在車站同父親分別的那一幕我也已經不是第一次經歷了。於是我不由的產生一絲遺憾,為什麼,這樣的絕唱不是出自我的靈感。

綜觀全文,文章寫得非常樸實,但字裡行間里流露出一種動人的情感。人都說,千古情最深是母愛。我還要說父愛更深沉。本文以情動人,浮子深厚感情洋溢於紙上,然而像「關心」「愛護」「感激」這一類抽象現成的字眼,文章中卻一個也沒有用,更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文章只是用不加粉飾裝點的平常話語,用平樸直率來打動讀者。

文章多用白描的手法。如中間寫父親的背影時: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作者寫父親為我買橘子是的情景,寫了父親怎樣走出去,怎樣探下身去,怎樣爬上月台,攀上爬下,這些都是真實的描寫,不帶任何修飾不加任何雕琢,至真至朴,將人,將事,原生態地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個我們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白描的手法,達到了再現實景的藝術效果,同時使讀者感情上達到共鳴。

文章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文白夾雜,就朱自清本人來講有很深的文學功底,就他所處的時代來講,當時問題也大多文白夾雜,再者,就時代賦予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以一種特殊的自尊,例如,不說失業或丟了差使,而說賦閒在家,從感情層面來講似乎是不那麼另人難堪和有失體面,保住了知識分子的面子。而最後套用父親的書信全是文言文,除了真實之外,更能表達家庭的困境和蒼涼之感。

用樸實的語言去描寫,純樸之中見真情,這正是《背影》的餓成功之處。因此好文章並不一定需要華麗的辭藻,要善於觀察,善於體會,用真心寫真情。就一定回寫出好文章來。現在的我正處於另人羨慕的燦爛年華,於是,更不敢懈怠,要用我至真至純的心來留心生活,觀察生活。用我至誠至朴的情感寫生活。

背影讀後感(二)

讀完《背影》有種很強烈的心靈撞擊,雖然這是個被寫爛的話題。

朱自清說,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父親的背影誰又能忘得了,不管我們遇到什麼挫折,總有父親的肩膀做避風港,當風雨歇後,父親便張開雙手任我們飛翔,默默的轉身,留給我們一個背影做前行的力量。

父親辛勞攀過石欄為兒子買朱紅的橘子,離開時的一步三回頭,雖然作者已經20歲了,但父親還是放心不下,畢竟再大在父親的心裡也還是個孩子。「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的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的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作者對父親買橘子時背影的描寫平平淡淡,樸實無華,但卻是最真實的聲音,看了讓人心酸,我們會不自覺的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父親。

我們小的時候坐在父親是肩上,父親抓著我們的小手,幸福的帶著我們到處轉,仿佛我們的一切父親的肩膀都可以扛得動,當我們慢慢長大,慢慢從不諳世故變得懂事,然後在這個青春的大好年紀開始叛逆,渴望獨立,開始忘記小時候看見父親離開的背影就開始無助的哭泣,仿佛整個世界的離去都不敵父親轉身一瞬的淒涼。

從小就知道父愛如山的道理,卻很少真正體會其中的道理,就像沒經歷過風雨又怎能感受到太陽的熱量。只有當我們彷徨、不知所措的時候才想起,曾經父親的身影在我們的心中是多麼的高大,家裡的什麼東西壞了、自己遇到什麼困難了,都會自豪的說,沒關係,我爸爸會修,我爸爸會做,我爸爸什麼都會。

當我們以後長大的時候還會不會這樣說?

當父親老去的時候,會自言自語的說,不老不行了啊,孩子都這麼大了。當我們有一天真的發現父親真的老了,心裡該會有多麼悲傷

背影讀後感(三)

昨日,上初二的兒子高舉著班主任的尚方寶劍,讓寫一篇朱自清散文《背影》的讀後感。初聽時頗有些不願,又禁不住兒子的催促,無奈之下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在網上下了篇原文,讀著,讀著,不知何故,心中一顫,仿似又回到了學生時代。《背影》上學時也曾讀過,依稀記得當年也曾洋洋灑灑寫過一篇讀後感,不過現在看來,當時不過做了位看客罷了,不甚了了矣。()寫讀後感,當年是學生與學習任務的關係,如今是家長與課外任務的關係,雖時過境遷,卻讓人有種歲月輪迴的感覺。寫讀後感,當年寫得洋洋灑灑,如今卻有些提筆成空,仿到是應了辛棄疾那闕《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一件父親送子遠行的日常瑣事,朱自清先生信手拈來,廖廖幾筆就讓讀者觸摸到隱藏在文字下的情感,可謂是於細微處見真情。《背影》一文,在文章的構思上是有其深意的。可以描寫父愛的事很多,為什麼朱自清先生選擇用父親送子遠行的場景來表達?《論語》有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是中國先秦儒家關於「孝」字道德的具體內容之一,孝悌之道是中國文化的精神,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推崇的就是「父慈子孝」。按古人說法「父母在,不遠遊」,朱自清先生卻選擇用父親送子遠行的場景作為文章的主體,讓整篇文章始終洋溢著濃郁灰色基調,更讓人能體會到作者隱藏在字粒行間的那股兒子對父親的愧疚與懷念之情。文章的情感鋪墊也可謂是循序漸近,以家道中落事件為首,以父親送子遠行事件為中,以老父類似絕筆的信件為尾,讓人不禁噓唏不已。

讀著,讀著,在作者的淚光中,那個「青布棉袍,黑布馬卦」的背影,不知何時,也早已換成了自已父親的背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