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一)
漢朝沒落時到處一片混亂。開始是黃巾造反,這時劉、關、張三人結拜為兄弟。其實三國中劉備、孫權、曹操三人中,我想應該算劉備運氣最好,剛要出來為國家作貢獻就碰到關、張二人,這兩人在三國中應該都是無人能敵。後來又請出了諸葛亮這個智多星,又得到了具有萬夫不擋之勇的五虎將軍。雖然劉備後來和孫權、曹操三分天下,而我本人卻認為劉備並不是個英雄。我們知道三英戰呂布,講劉、關、張和呂布廝殺。開始是翼德喝住呂布與其廝殺,後來雲長也來幫忙,再後來劉備也來「助戰」。《三國演義》裡寫劉備上場時是用「助戰」。我想劉備頂多只能分散呂布的注意力,上去也沒什麼關鍵性的作用。大家都知道雲長的勇猛,殺顏良,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都成為廣為流傳的千古佳話。而張翼德當初在呂布夜襲徐州時,翼德已「酒猶未醒,不能力戰」,然而呂布「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亦可見張飛之勇猛。後來張翼德大鬧長坂橋更加突現張飛的勇猛。劉備呢,整個《三國演義》中就是三英戰呂布時看到他「有勇」,其後就只有「今久不騎,髀里肉生」。在智謀上面,劉備也沒有過人的謀略,高超的戰略,劉備能打勝戰全都依仗諸葛亮。諸葛亮出山前,劉備能打幾次勝戰?剿滅黃巾時有功,是仰仗著關、張的勇猛;成功突破曹操的圍剿,倚賴的是徐庶的智謀;奠定蜀國基業,依靠的是諸葛亮的奇才。劉備能做的就是對諸葛亮的言聽計從。然而後來他孤注一擲,為報關、張之仇,不顧孔明的反對,堅持攻打東吳,最終大敗而歸。正如杜甫所言「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由此可見劉備無勇無謀,確實稱不上英雄。那為什麼當時世人都稱劉備是梟雄呢?我想可能是因為劉備胸懷大志,有一些心機,又有關、張輔佐吧!為什麼說劉備有心機呢?大家知道曹操煮酒論英雄時講「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當時劉備大驚,手中的筷子都掉在地上了,碰巧這時電閃雷鳴,他就說是被雷聲嚇住了。那為什麼那麼多人為他賣命呢?劉備有大漢皇叔之名,而曹操是漢賊,孫權也只是一方霸主,所以一些忠義之士選擇了劉備。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著重描寫的人物,他的神機妙算真可謂有如天助,令人欽佩讚嘆,也是後代很多懷才不遇的文人的偶像。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這點可能與歷史事實不符,但這正映射出了後代文人的夢想,他們都期盼著與明主相遇、相知,然後大展宏圖、盡職盡忠,以報明主的知遇之恩。然而哪來那麼多好事,他們始終難以逃脫懷才不遇、大業不成的命運。當今社會亦是如此:以前的大學生是天之驕子,上大學就有了鐵飯碗;而現在,畢業生必須自己找工作,甚至有些大學生仗著自己有大學文憑,在招聘會上亂投簡歷,然後總希望有公司主動來和他聯繫。卻不知當今社會人才濟濟,機會要靠自己去爭取,不能等著公司來「三顧茅廬」。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中曾談到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其中原因眾多,我們只談一點:諸葛亮選擇投靠誰,就像現在的畢業生選擇公司一樣。諸葛亮為什麼不選擇曹操,是因為曹操太強了,手下已有眾多的謀士,發展空間不大,而他的理想是與管仲、樂毅一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成為名相。不選擇孫權是因為孫權空間太小,而且周瑜,張昭跟孫權的關係非比尋常,去了也不會被重用。而當時劉備雖然弱小,正缺謀士,得如此大才,必當重用,而且劉備是大漢皇叔,在當時代表的是正義,並且他很早就預料到將來會三分天下,劉備會雄踞一方。而現在大學生選擇公司也跟這個情況一樣,大部分畢業生選擇大公司,好像三國中的曹操,勢力雄厚。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大公司的門檻一向都很高,就算進了,也不一定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而有些畢業生並不了解市場行情,選擇像三國中的孫權那樣中小企業,也沒有大的發展前途。很少有人能像諸葛亮那樣能夠慧眼識珠,選擇有發展前途的小企業,在這些小企業中他們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諸葛亮能夠正確地選擇明主,是因為他有自己的理想,而且對當時的社會現況有很深刻的了解。當代大學生也要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且要培養洞察力,正確的了解市場行情。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立了頭等大功。他到東吳舌戰群儒,激孫權與劉備聯盟,這都表現了他傑出的外交才能。那時周瑜一心想除掉諸葛亮,可諸葛亮不想因私事而影響大局,於是處處忍讓。周瑜讓他三日內造出十萬隻箭來,他雖明知道是周公瑾想藉此殺他,還是立下軍令狀答應了。而周公瑾實在器量太小,容不得孔明智謀在他之上,在雙方聯盟的情況下還多次想置孔明於死地,最後被氣死。死前還嘆道「既生瑜何生亮」!當代大學生要汲取教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不能嫉賢妒能。別人好的地方我們要虛心學習,切不可像周公瑾那樣以自我為中心,遇到比自己有才能的就容不下,最後反是自食惡果。諸葛亮一直對劉備忠心耿耿,後來劉備白帝託孤,諸葛亮對後主也忠心不二。他對劉備的忠誠,值得我們欽佩。然而我認為,輔佐劉禪並不是明智之舉,劉禪並不是明君,諸葛亮只是出於對劉備的忠誠才繼續輔佐劉禪,在當時可能是理所當然。扶不起的阿斗到底有沒有輔佐的意義?我認為孔明輔佐他並沒有什麼意義,三國時戰火連天,最終必定要統一,像劉禪這樣的君主能統一天下嗎?孔明這樣的忠義只是種封建思想,並不可取。當然,這是我們後人的看法。在當時社會的人來看,孔明的做法就是正確的了。孔明素知魏延有反骨,卻留在身邊,並不殺害。後來五虎將軍只剩下趙子龍了,蜀國急需將才。孔明能充分的利用魏延的價值。孔明死後魏延造反,孔明在臨死前遺計於楊儀、馬岱,之後用此計斬了魏延。孔明能用魏延,也能控制魏延,使他不能造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也不能由於一些人有缺點而不能用其才,要揚長避短,充分利用他們的才能,對於他們的缺點,我們也要儘量幫他們改正。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二)
懷著好奇的心情,我翻開了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我仿佛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槍」的。像漢室劉禪,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拚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說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
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里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臥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嘆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占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布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正中年時。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著成功。
做為學生我們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學好文化課,將來才能做一名對社會有益的人,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走向成功!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三)
近日,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歷史性的長篇小說。()作者是羅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所寫的《三國演義》是我國的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時期吳、蜀、魏三國之間的鬥爭和興亡的一系列故事。這些故事十分精彩,其中有我最喜歡的幾個故事: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華容道、三顧茅廬、桃園結義……
《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周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書中還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乾,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讀完《三國演義》我覺得諸葛亮非常聰明,趙子龍很勇敢,一個智,一個勇,這是奇才呀!我們要儘量去學他們,雖然我們比不上他們,但是要努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