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最亮的一盞燈讀後感

最亮的一盞燈讀後感(一)

在每個人不斷前進的道路上,一直有盞明亮耀眼的燈指引你前進,它讓你越走越遠,越飛越高。那盞燈是什麼呢?那就是家。張潔阿姨說:「家,讓每個家庭成員無比放鬆的地方!飛得遠遠的,再遠,還是要回家!」

張潔阿姨《最亮的一盞燈》這本書由《飛翔》、《陽光》、《家園》三個不同的故事組成。我感悟最深的是《家園》,故事中的何小楠有個小小的家,卻充滿著愛,溫馨而愉快的氛圍充斥著這個小小的房屋。爸爸專屬的窗台,媽媽鍾愛的廚房,何小楠獨有的小屋,都表明了家裡每個人的角色各有不同,但缺一不可。爸爸一心作為小憩的窗台是個小小的天地,電視機向著視窗位置反覆的變化,細微動作突顯爸爸的愛;媽媽熱愛的廚房屬於女主人為家人努力的角落,廚房光線柔和,溫暖和令人舒服的感覺都是媽媽對家滿滿的愛;何小楠深愛著自己的小房間,用心裝飾著自己的空間,認真學習回報著父母的愛。

我也有一個幸福的家,有著愛我的爸爸和媽媽。爸爸是我學習上的好「老師」,十分關心我的學習。我是個「小粗心」,每次做完作業,爸爸都要一絲不苟地檢查,一點點小小的錯誤都逃不過他銳利的眼睛。每次他發現了錯誤,就耐心地幫助我分析做錯的原因,以免以後再錯。有一次,一道數學題目把我難住了,我冥思苦想都找不到頭緒,爸爸孜孜不倦地教我,舉例子幫助我理解。燈光下,我看見爸爸頭上又增添了幾許銀色的華發。

媽媽是我生活的「管理員」,對我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記得我第一次獨自睡覺的時候,心裡非常害怕,半夜裡老是使勁地蹬被子,幸虧媽媽三番五次地起來看我,一次又一次地給我蓋好被子,我才沒有感冒。早晨起來的時候,看見媽媽無精打采的模樣,我心裡很難過。這是媽媽默默無聞付出的愛,仿佛一瓶陳年的老酒,散發著濃濃的醇香。我深知,這點點滴滴都是家給予我的溫暖,都是爸爸媽媽給予我的愛。

無論家是寬敞的還是狹窄的,無論家是置身於城市中,還是在大山裡的……只要有親人的地方就有我們的家,永遠那麼的可愛,永遠那麼的溫暖。家,是每個人的心燈,一盞最亮的燈,為我們帶來堅定地信念和希望的曙光。家,是最溫暖的港灣!我愛我的親人,我更愛我的「家」。

最亮的一盞燈讀後感(二)

在這個歡慶又充滿五顏六色的假期里,書成為了我在閒暇時最好的夥伴。這幾天我讀了一本世界兒童文學寶庫中的經典之一《蘋果樹上的外婆》使我充滿無限的遐想。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奶奶和外婆。可安迪卻沒有,這件事讓安迪很傷心。

他幾乎每一秒,每一分都在想:我要是有一個外婆那該多好呀!誰也沒料到有一天,他的外婆從天而降,來到了安迪家的蘋果樹上。從此安迪不在寂寞了,外婆陪安迪一起遊樂場、去騎馬、去海上冒險……外婆是一位很酷的老太太,愛穿奇裝異服;還總有一些大膽新鮮的怪注意,就算遇到警察處罰也不在乎,總是嘿!!很「另類」。

神奇的是外婆從蘋果樹上消失的同時安迪家隔壁又搬來了一位新奶奶。而安迪在兩位老人的愛護中懂得了許多許多。最讓我感動的是安迪在外婆愛的陪伴下,在外婆愛的教導、薰陶下安迪從一個調皮的小孩變的有愛心,懂禮貌了許多。小安迪從鄰居新奶奶的到來中可以充分的體現。新奶奶家有許多家具,和生活用品。雖然新奶奶有一位搬運工叔叔,可安迪還是主動的幫新奶奶把家具挪到想要的位置。搬運工叔叔搬一件大的,安迪就搬一件小的,比如:一個桶,一個掃帚,一個花盆等等。安迪還幫新奶奶把炒鍋,煎鍋,和碗放進餐具櫃。「再見啦!」安迪站在門口說。「再見!非常感謝你的幫助。」老奶奶彎下腰想吧最下面的抽屜拉出來,但她沒拉出抽屜,呻吟著又直起身子。安迪從門口又跑回來蹲在抽屜櫃前幫奶奶把最下面抽屜里的物品一件一件整理好才開心地離開了奶奶家。

這本書是我懂得了助人為樂,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快樂了自己。我要向小安迪學習。

最亮的一盞燈讀後感(三)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盲人點燈的故事。

在漆黑的路上,一個盲人正打著燈籠前行。因為這盞燈光的照耀,夜行的人們看清了道路和方向。有人好奇地問,既然自己看不到一絲光亮,為什麼還要打著燈籠呢?這位盲人說道:我在黑夜裡行走,從來沒有被人碰到過。因為我的燈籠既為別人照了亮,也讓別人看到了我。盲人點亮的這盞燈,在照亮別人的同時,更照亮了自己。

吳非老師主編的《一盞一盞的燈》一書,收錄了十多個省市各學段教師的六十個故事,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線教師的思考與智慧。他們用自己的真情,講述了自己從教過程中印象深刻的一節課、一個案例、一段經歷。閱讀這些故事的過程,仿佛就看到一盞盞的燈在逐次點亮,溫暖著人們的心靈,讓人感受著教育工作的幸福。

一盞燈,溫暖人心

教師像什麼?有人說教師是園丁,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教師是春蠶、蠟燭,有人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在讚美老師的這眾多比喻之中,吳非老師認為「燈」這個比喻最為貼切。

當我們在黑夜裡前行,如果有一盞燈在前方隱約地點亮,我們就會看到希望;當我們在辛勤的勞作之後返回家中,看到視窗那柔和的燈光,立刻就會品味到幸福的滋味……而教師,就應該成為學生心中的那盞燈,讓學習的過程更加溫馨,給學生的心靈帶來溫暖。

不拖堂,應該成為教師的好習慣。但當一個孩子正在努力組織語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的時候,下課的鈴聲響了,教師該怎麼辦?是立刻打斷孩子的發言,結束這節課的內容,還是堅持讓孩子將要說的話說完?黃雅芸老師就遇到了這樣一個難題,而且還是在一次明確規定拖堂就扣分的大獎賽的課堂上。她堅定地選擇了後者,繼續給這個孩子一分鐘的時間,鼓勵他把話說完整。黃老師堅信,只有今天讓孩子慢慢地把話說完整,將來他的發言才會準確簡練、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獲獎相比,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信心更加重要。

國小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兒童節,班級里有一個合唱節目,班主任袁媛要求大家統一服裝,女孩子們都換上亮閃閃的七彩裙。一位女同學從來不穿裙子,其他女同學都已經換好了裝,她仍然穿著那條洗的發白的牛仔褲。耐心地說服,沒用;當著全班同學們發脾氣,沒用;將她拉到辦公室逼著換,孩子無奈換上了裙子。這時袁老師驚訝地發現,女孩子的腿上有一大塊黑色的胎記……合唱的時候,這個女孩是穿著牛仔褲上場的,雖然站在最後一排,但她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午休時間,一個電話讓周鍵老師睡意全無。「你是周老師嗎?你的學生王露在我們超市偷東西,被我們抓住了。」趕緊跑過去,看到王露站在保全辦公室的一角,面前放著一個叫不出名字的塑膠玩具。看著保全氣憤的樣子,周老師趕緊說:「這玩具多少錢,我來付吧。」兩人一前一後回到了學校,周老師滿肚子的怒氣也慢慢地消失了,該怎麼教育這個孩子呢?周老師一下子還沒有想好,只好盯著王露看。過了幾分鐘,王露憋不住了:「老師,我錯了,我不該偷超市裡的東西。」聽到孩子嘴裡說出「偷」字,周老師心裡一震:「你……你怎麼這麼不小心,把東西帶出超市的時候竟沒有付錢。」王露低著的頭一下子抬了起來,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後在這些地方一定要小心謹慎,快上課了,你去吧。」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周老師再也沒有提起過。直到畢業典禮之後,王露過來,將一支鋼筆鄭重地送到周老師的辦公室,說了一聲:「老師,謝謝您!」

元旦前夕,一個畢業幾年的學生到學校里來看望袁佳老師,讓袁老師很感意外。這是一個自己中途接班的高三年級的學生,自己給他們上課的時間不長,對這個同學也沒有很深刻的印象,他為什麼會想到來看我?這位同學說,不如意的時候,會想起您的笑容,那是一種溫暖的動力。「我的笑容竟有這等魔力?」那年您不是動了一次手術嗎?但你只休息了兩天就來給我們上課了,更奇怪的是,你始終微笑著,臉上絲毫看不出半點病容,全班同學都很佩服您!袁老師聽了非常的感慨,一個小小的微笑竟有如此的魅力,並在若干年之後積澱成了一股催人勇往直前的力量。

教師,應該成為溫暖學生心靈的一盞燈。讓在成長旅途中跋涉的心靈有一個慰藉,讓學生感到疲憊的時候有一個溫暖的依靠。

一盞燈,指引道路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人為了使他人幸福而奉獻出自己的精神力量,並由此享受到高尚的、無私的歡樂——這種榜樣是照耀青年一代生活道路的強大的光源。讓學生在剛剛開始認識生活的時候,就能遇到一位可敬愛的老師,這種學校才會具有強大的教育力量。」

每個教師,都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燈。你亮一點,孩子就能走的遠一點;如果你過於暗淡,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徘徊。作為教師,應該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強大光源,堅持正確的教育觀,恪守教育常識,具有人道精神,培育學生的創造性人格。教師要有文化判斷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定立場,在多元化的價值追求方面明辨是非,用自己挺直的腰桿和教育的光輝,照耀孩子人生的道路。

魏潔老師接手這個國小畢業班的之後,發現班級里有一個留過三級的15歲的孩子,數學成績極差,套用題不會分析數量關係。魏老師找他聊天,他的一句話讓老師格外酸楚:「老師,我笨,我學不會套用題。」魏老師去家訪,才知道該同學的父母在菜場的旁邊開了一個小麵店,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孩子正幫著父母算帳收錢。顧客報出所消費的類型,他很快就通過心算報出錢數,而且正確無誤。能連續做出如此複雜的運算,為什麼不會算套用題?魏老師有了辦法,從孩子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給他編製作業,讓他嘗試著做。孩子逐漸有了興趣,後來遇到難題的時候自己還知道先轉換成「賣麵條」的情境,在給出答案……終於有一天,孩子說出這樣的話:「老師,原來套用題並不難啊。」

我想起了自己上國小的時候,因為知道跟著媽媽去買菜有好吃的,所以總是逃學。但在觀察媽媽買菜的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計算菜價的方法。回到學校老師編一些題目考我,我都能夠對答如流,老師也就不管我了,讓我在國小低年級的時候多吃了不少燒餅和丸子湯。對一個知識的理解,就是學習者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作出解釋的過程,這其中的經驗學習者自己的經驗,而不是教師的經驗。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激發學生已有的經驗儲備,將所學的知識內容與學生各自的生活經驗建立起實質性的聯繫,從而獲得對知識確定性的意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這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盞、繼而也是主要的一盞指路燈;是他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教會他們尊重科學、文化和教育。」

周五放學的路上,李剛老師看到一個學生站在路邊在翻自己的口袋,還原地打轉,好像在找什麼。李老師過去詢問才知道,這位同學掉了一元錢,無法乘車回家。李老師給了他一元錢,讓他早點回家,他非常感激地說,老師,我會還你的。一個多星期之後,李老師在校園裡再次看到了這個學生,但他絲毫也沒有還錢的意思。找到一個沒有他人的地方,李老師問他是否忘記了什麼事情,提問了幾次,他才說忘了還老師的一元錢了。李老師對他說,老師知道你不在意這一元錢,老師也不在乎,但自己既然承諾要還,就一定要說話算數……

讀李老師講述的這個故事,我心裡很有感觸。一個老師追著學生去討一元錢,是否顯得太小家子氣?恰恰相反,這正是對孩子愛的表現,是在給孩子指引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我們都在痛斥今天的社會缺乏誠信、很多商家違背諾言等等,為什麼不在孩子成長的階段就讓他們保有誠信的品格,讓他們能莊重地履行自己的諾言呢。當我們將一盞盞燈點亮,講誠信、守德的光輝播撒在每個孩子的心田的時候,我們還會為未來的社會擔心嗎?

一盞燈,照亮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這行職業和勞動工藝的精神基礎和哲學基礎就是這樣:為了在學生眼前點燃一個知識的火花,教師本身就要吸取一個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脫離那永遠發光的知識和人類智慧的太陽。」吳非先生也說:教師比學生善於學習,他才有資格「教」,因而才可能是「師」;也只有比學生更清楚學習的作用,他的「教」才可能是有價值的。

隨著孩子們離開學校,和任課教師漸行漸遠,那些所教過的課程會逐漸被學生所淡忘,但老師們的職業精神,對學科的熱愛和好奇心,在教育領域的進取心和學習態度,不斷反思的專業習慣等等,都會放射著永恆的光芒,照耀著學子們前行的道路。這是因為,每一盞燈,照亮的首先是自己。教師自身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

因為車禍,王平在六歲的時候就剩下了一條腿。在艱難的求學過程中,她有一個夢想揮之不去,那就是做一名教師。她刻苦學習,並積極爭取,終於在老校長那裡找到了一份代課教師的活兒。課上的很好,學生也愛聽,可是右手拄著拐杖,左手往黑板上寫字實在是彆扭,於是就自己嘗試用殘下肢壓住拐杖,用右胳膊夾住拐杖移動,在身子移動的同時,右手迅速落筆,寫出連貫的粉筆字。()先是教英語,後來又教語文、政治,這對一個肢體殘疾,又是代課教師的她來說是多大的壓力。她經歷過在樓梯上摔倒滾下的苦楚,經歷過在沼澤地里找尋學生的焦慮,感受著相鄰鄉親以及孩子和家長情真意切的問候,品味著一屆屆學生成長的快樂和幸福。她永遠直立的姿態,她不屈不撓的精神意志和品格,讓孩子們明白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曾做過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陳日亮老師,在學校里一做就是52年的時光。他以一直不停地學習的姿態和習慣,告訴學生好教師應該是怎樣的。他一直堅持讀書,不僅每天要擠出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讀,周末還是自己雷打不動的讀書日。他還養成了動筆寫作的好習慣,通常會在口袋裡裝著一個本子,隨時摘記點什麼;外出排隊的時候,就拿出來翻看一番;發現了什麼新鮮的詞語,立刻記錄下來。還隨時記錄讀書的心得體會,捕捉住稍縱即逝的靈感。他還注重說話的鍛鍊,讓自己的課堂教學和建言獻策更加準確簡練、從容得體。

一個好教師就是這樣的人,他精通自己所教的科目據以建立的那門科學,熱愛那門科學,並了解它的發展情況——最新的發現、正在進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他永遠不會說:我的知識已經積累夠用一輩子了。他一生都在為上好一節課而準備著;他如饑似渴地讀書,把讀書作為精神的第一需要;他對學生懷著真摯誠懇的感情,把自己的心奉獻給他們。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