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的小事讀後感(一)
讀了《天大的小事》,感觸很深。這本書從西方文明中的各個生活細節眯眼,把國外與國內在文化教育、治安環境、環保意識、醫療服務上的細微差別,用文字和攝影的形式把生活細節轉移成民族細節,看似有點「小題大做」,但意義深遠,發人深省。
具體到醫療衛生工作中,尤其在實施醫療過程中,往往一個細節不到位,就易引發一起醫療糾紛,甚至危及一個生命。誠然,在很多行業或工作中,都會存在犯錯,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但並非無可挽救,因此,便有所謂的「交學費」說法,但作為醫療行業,作為維護生命的保障,人命關天,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給患者造成不可逆轉的身體損害或精神創傷,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醫療安全,註定了它的不可輕視。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作為一名醫務人員,一定要有良好的醫療技術,要在醫療質量上下功夫,要提高自身素質。醫務人員更要有崇高的醫德仁心,把病人的生命當作自己的生命一樣認真對待。醫患雙方和諧了,社會就更加和諧。要廉潔行醫,要不斷研究學習專業理論與實踐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醫療技術,不斷研究業務技術,從而不斷提高醫療技能,把良好的醫療技術運用到我們工作實踐中去,保證我們的醫療質量,少出差錯,不出差錯,為創造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關注細節,要求全縣衛生系統必須在加強學習、提高能力上狠下功夫。今年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關鍵一年,任務繁多而繁重。衛生系統將把加強學習當作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鼓勵創建學習型科(處)室、學習型單位,進而在全縣形成學習型衛生系統。重點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全面貫徹落實上級和局黨委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自覺把衛生工作放到黨委、政府工作的全局高度來謀劃,堅持衛生工作方針,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衛生行業是知識和智力密集型的服務行業,不懂得衛生科學,難以做好衛生工作。近年來,醫學科技迅猛發展,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迫切需要更新知識,把握醫學發展規律。廣大衛生人員處在為民眾健康服務的第一線,更要緊跟醫學發展潮流,用適宜技術不斷增進人民民眾健康。
天大的小事讀後感(二)
城市是一個生活美好的地方,經濟文化集中,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設施齊全,很多人都嚮往著舒適的城市生活,然而在讀了《天大的小事》之後,才了解到城市中的許多小的細節,我們做得很不到位,看著一幅幅城事的圖諫,我們在沉思「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如何能夠融入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在此書中,我們借鑑西方城市的生活細節、服務細節、文明細節,與國內相應的領域進行對比,併科學地加以歸納總結,城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
書中印象比較深刻有一篇是講「窗簾文化」,講到了德國「剪掉一半」的窗簾,窗簾做得很短,只遮住了玻璃窗的一半,下面一半就這麼空著,所以看上去就好像把好端端的窗簾剪掉了一半。而德國人實際的用意是拉上窗簾後,室內室外的人都可以欣賞到窗台的花。花是給自己看的,也是給大家看的,窗台上的花美化了家庭,也美化了整個城市。此外,在西方,病人躺在醫院裡,不需要家人或護工的照顧,醫生護士都很愛崗敬業,對病人照顧的無微不至。在日本,即將過期的麵包,包裝稍有破損的點心、微微打蔫的蔬菜……這些味道和安全沒有問題卻不得不下架的食品,都會被集中在一起,送到需要它們的人手中,既幫助了挨餓的人,又減少了浪費。
像這樣小小的生活細節,正體現一個「宜居城市」令人舒適的地方,市民不會套用硬指標,他們只會感受身邊小事是否讓人舒服。舒服就「宜居」。上廁所是否方便?紅綠燈是否清晰?道路標識是否明白?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經這本書講述後,變成了關乎城市管理水平的「大問題」。
整本書妙語連珠,沒有空洞的理論、生硬的說教,只採用大量新聞報導和圖片,通過中外對比的方式,讓讀者清晰地看到了城市之間的「差距」。而作者正是想通過這種「差距」的尋找,讓一些城市管理的執政者們明白,打造「宜居城市」並不等於資金大量投入、高科技器材大量引用、有噱頭的新聞大量炮製……而是用心實現「人性化」,把納稅人的錢用到點子上。歸根結底,要讓市民在這個城市中生活得「舒服」。
在城市管理上,我們有時比國外城市資金投入更多、人力投入更大、用心還要良苦,但結果卻和市民要求有差距,城市管理要切實放在以人為本上,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工作在一個服務性的行業「中水」,科技節水用水是我們企業的服務宗旨,要保質保量地滿足中水用戶的用水需求,這需要公司的每項工作做好做細,健全完善公司的各項管理制度,從企業管理、水廠生產運行、中水的管網輸送、營業銷售及熱線服務等方面把工作落實好,作為中水公司的一名員工,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更要把工作做細,要把簡單的事情做得不簡單,才會把中水的小事做好,讓用戶感覺更舒適,讓我們城市的生活更美好。
天大的小事讀後感(三)
一拿到《天大的小事》這本書時,我的第一感覺是作者把這書名起得有點聳人聽聞了。講的既然是「小事」,定是一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普普通通的、司空見慣的現象罷了,夠得上說成是「天大」的嗎?於是,帶著這樣的疑問,翻開了這本《天大的小事》。
文中作者用簡練的語言,直觀的圖片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國外城市生活細節一一與國內的相比照,比如工地圍擋護欄的支腳、城市「牛皮癬」的管理、便民自動繳費機的設定、垃圾桶、溜狗、紅綠燈到廁所的位置、加油站、公共場所門拉手的設計等等,從「眯起眼睛看西方」到「閉上眼睛想自己」,把國外與國內在文化教育、治安環境、環保意識、醫療服務上的細節、小事上的細微差別,轉移成了「天大」的民族的細節。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集體乃至一個民族的形象塑造,更應注重的是一些人性化的設計和細節的管理,而對於我們每一個個體,則需要的是在瑣事上的道德和意識,讓被執行成為一種習慣,做好身邊的每一件細瑣小事。
在我們周圍,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做到位的人卻很少。()通過這本《天大的小事》,應該能讓我們更深切地明白老子曾說過的這句話: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我們的建設工作要體現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的理念,我們工作的好壞要體現在民眾的滿意程度上,而民眾往往是從一件件具體的、點點滴滴的事情中來觀察、認識我們的幹部,認識我們的隊伍。因此,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我們都不應該忽視自己,忽視我們所做的每一件小事,我們所做的小事用不著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但能從小事中折射出一支隊伍的整體形象。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我們身邊少不了各種各樣的建設,諸如道德建設、文化建設、作風建設、效能建設等等,也不缺少各種各類的規章和制度,目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不斷地去規範和約束每個人的言行、每個人的舉止,在正確的場合做好合理的小事,只有這樣,我們所倡導的文明、和諧、進步也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合上《天大的小事》,就從現在做起,堅持做好自己的每一件小事。因為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