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雲裳的讀後感(一)
《雲裳》主要講述了:優雅講究、明事主事的太婆婆,細婉柔情的婆婆,叔叔家淘氣霸氣又有男子氣的小弟周天驕,姑姑家要強好勝要求完美的表姐毛毛……這是都江堰的雲裳家裡的人。在太婆婆過九十五歲大壽的這天,周天驕打碎了太婆婆最喜歡的花盆,這事就讓人心裡不爽了,偏偏姑父遲遲不回,終於回來時卻忽然變成了小偷。
大家正努力平息這一切時,更大的自然災害卻突然發生了。
那時雲裳他們正在上謝老師的語文課,他們都喜歡謝老師。可在他的課上,忽然山搖地動了。謝老師想救護雲裳和心心,但當雲裳醒過來時,發現自己被壓在瓦礫中,謝老師被壓得平平的。
地震了!這個故事讓我們淚流滿面,當然因為悲哀,因為傷痛,但也感動於大災面前人性的光輝,不但大人們堅強應對,孩子們也表現得那樣勇敢無畏。
雲裳在自己被困的情況下,主動幫助和安慰心心;孫宇志在自己受傷的情況下,還能夠主動去救自己的夥伴;毛毛在局部痲醉的狀況下,左腿被截掉,手術過程中沒有掉一滴淚。
跟他們相比,我們應該深感愧疚。在玩的過程中,有人不小心摔傷了,當場就大聲哭喊;生活中遇到了一點兒困難,就去找人幫助……我們以後也要像他們一樣堅強、勇敢。
有關雲裳的讀後感(二)
朋友們,還記得那悲痛的日子嗎,我想,這是他們一輩子都抹不掉的傷痕,這天,就是5·12。一個黑色的日子,一個可怕的日子。有多少人失去了家、失去了親人,他們中,就有著這樣一個故事……
這本書名字叫《雲裳》,是一篇真人故事。講述了女孩雲裳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奪取了她家的幸福。
優雅講究、明事主事的太婆婆,細婉柔情的婆婆,叔叔家十分淘氣但卻有男子氣的弟弟周天驕,姑姑家那個要強好勝的姐姐毛毛,這是住在四川都江堰的雲裳一家。在太婆婆過九十五歲大壽的這天,周天驕打碎了太婆婆最心愛的花盆,讓太婆婆心中是十分不爽,偏偏姑父卻遲遲不回,終於回來時卻忽然變成了小偷。
正當一家人正努力要平息這件事之時,更可怕的降臨了——大地震來了。
一瞬間,地動山搖,正在學校上課的同學,也包括雲裳,都十分害怕,嚇得昏倒了。謝老師,當之不愧的人民教師,她為了保護未來得及逃出教室的雲裳和她的同學,用自己的身體為他們撐起了一座肢體的保護傘,撐著砸下來的東西。
當雲裳他們醒來時,他們發現,他們喜愛、尊重的謝老師,幫他們頂著石頭,被壓得平平的。看到這一幕,同學們都十分傷心,這時,一個小夥伴口渴,找雲裳要水喝,雲裳咬了咬牙把僅有的一點水送給了他。
我為她的精神而感動,謝老師,真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老師,在危急時刻,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更多同學的生命,這是值得所有人感動的,看到這,我情不自禁地感動地濕了眼眶,大災難來臨之時,他沉著鎮定,保護了同學。
有關雲裳的讀後感(三)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08年5月12號就是個苦寒的日子,而伴著苦寒而來的清香中的一絲稚嫩甜味便是孩子們的堅強信念。小說《雲裳》以一個孩子的親歷勾起了讀者對那陳年往事的回憶。
小說《雲裳》講述了一個叫雲裳的小姑娘的家庭在遭遇一系列挫折後又不幸遇上天災後重新振作的故事。看罷此書,我不禁被在重大災難面前孩子們的英勇表現所打動,書中的2個情節更是讓我記憶猶新。
其一是雲裳的姐姐毛毛在地震之後肢體被廢墟掩埋,無奈接受截肢手術的故事。眾所周知,截肢對一個正常人都是難以接受的,更何況毛毛是位很要強的女生。()在我看來,當毛毛毅然截然地選擇截肢的那一剎那便向自己無情地宣告了夢想的破碎,然而也就在那一剎那她用稚嫩的聲音倔強地向死神說了聲「不!」,她知道,她的生命不只屬於她自己還屬於所有關心她人,她在對自己生命負責之時,也為所有為她付出的人負責,儘管只是個孩子,但她也已知道責有攸歸。
其二是雲裳的經歷,雲裳在大地震後一段時間拒絕治療。這與成人世界對孩子們的看法不謀而合,但是大人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沒有認識到孩子們的堅強意志,孩子們就像彈簧,被壓抑的力量越大,奮起的能量也越足。雲裳最終的選擇不負眾望選擇,但也讓少數頑固的大人們大跌眼鏡,儘管傷痛還很強烈,但為了消滅傷痛和獲得新生,雲裳最終還是決定像鳳凰一樣浴火重生接受了治療。她的選擇給社會各界交上一份滿意答卷,也給頑固的大人們當頭一棒,讓大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孩子們的所作所為是對還是錯,而錯誤確實一個巨大旋渦,它毀了幾代人的青春。雲裳用她的故事向讀者詮釋了何為意志,何為孩子們的意志。
2個情節都讓我們看見了如鋼鐵般的孩子的信念,我們的青少年並非有些家長想像中的那麼脆弱那麼不堪一擊。信念是每個少年心中的那一團火焰,它可以驅除黑暗帶來光明,它可以驅除寒冷帶來溫暖,它可以驅除失落帶來希望。有些時候家長的溺愛反而會弄巧成拙讓孩子們失去了鍛鍊的機會,一次兩次不會怎樣,然而偏偏孩子與家長在一起的時光實在太多,成千上萬次的機會流失使這樣的孩子與有鍛鍊的孩子能力相差十萬八千里,而偏偏21世紀是中國社會一段最特殊的時間,我們青年要承當的是將一個發展中大國變成已開發國家的責任,事實證明我們的青年在責任面前當仁不讓,但是沒有實踐能力的孩子在重大建設任務前總是想做好但卻力不從心,只能無奈拖社會後腿,生活得不比有鍛鍊的孩子好。作為家長大都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而如何避免悲劇的發生哪?秦文君在《雲裳》中已經清楚地告訴了家長們答案,那就是中國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在困難面前橫眉冷對,頑強地戰勝挫折,家長能做的便是多給孩子提供鍛鍊機會,並在孩子最最需要自己的時候給孩子巧妙
提示,而又不使孩子產生依賴,便可確保孩子不因家長因素沒能成為21世紀這個激烈戰場上的常勝將軍。每個孩子都是可鑄的好鋼,能不能鑄成一把好劍,就看鑄劍師的了,而家長便是這個鑄劍師。
羅曼。羅蘭說過:「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而這堅強信念卻又是每人天生都有的,只不過在等待適當時機喚醒罷了,當信念被喚醒時,它將成為力量的無限源泉。孩子們在災難前的表現便是最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