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讀後感200字(一)
最初的接觸《靜靜的頓河》是在高中時候,那時我們學校辦了自己的期刊《青蘋果》,我們大家都十分踴躍的投稿。但是畢竟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很快,就沒有多少人去頭稿了。但是怎麼辦呢?難道說讓辛辛苦苦才好不容易辦起來的一期刊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流產嗎?最後就想到了一個辦法:用大量的餓版面來連載肖霍洛夫的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沒想到的是,著小說一上期刊,就立刻為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人氣。我們大家都開始看起我們學校自己辦的期刊來。
但畢竟時間有限,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不可能將那麼大的一本書全部都載到期刊上。我們也就只看了那麼一小小的部分。現在上了大學了,時間也多了起來,偶爾一次去圖書館借書的時候,發現了四本《靜靜的頓河》:是一整套素。我高興的差一點就跳了起來。不見多時,現在終於有和它見面了,我心理別提有多高高興了!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學校一次只能借一本小說,我這個心裡的鬱悶啊!
於是我憑著以前有過看它的經歷,便借了第四本,也就是大結局的那一本。我整天愛不釋手的那著我心愛的書。就這樣終於有了感覺。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俄過人葛利高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先後加入哥薩克和布爾什維克的故事以及在其中發生的餓一件又一件令他傷心的事,先是自己哥哥的戰死,然後自己的結髮妻子因為不願意給他生孩子而自己墮胎是失血過多而死。自己也因為沒有文化而被別人瞧不起,最後不得不有師長降為了一個小小的連長。因不滿哥薩克們的戰爭無目的,後來他有投身紅軍。將自己對那些高高在上的沒有實際作戰的能力的將軍的餓怨恨全都發洩到了戰場上。
作者通過對他們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細緻描寫,真實的餓反映了生活在戰爭年代的人們對自己命運的無能為力和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的災難。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200字(二)
《靜靜的頓河》是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全書共四部,長達一百五十萬字。比《戰爭與和平》還要長。我個人覺得是最長的一部名著了。而且這部小說以記敘為主,沒有多少議論。這一點很像中國的古典小說。情節緊湊,人物眾多。這樣複雜的小說,是特別難寫的。既耗費人的精力,又很難構思。可以說,這部小說是以作者的生命來寫的。所以我特別喜歡這步小說,讀得特別仔細。小說的情節給我很深的印象與震撼。
小說描寫的是哥薩克人在戰爭中的表現。開始寫頓河兩岸的哥薩克的生活。接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哥薩克在保衛祖國的戰爭中表現非常突出。不久,蘇聯國內戰爭爆發。紅軍與白軍的戰爭中,哥薩克由於受舊勢力的欺騙,而加入了白軍。哥薩克曾三、四次暴動,小說很好的描寫了蘇聯國內戰爭的情景。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200字(三)
頓河在靜靜地流淌,村子裡升起了白色的炊煙,間或可以看到哥薩克的駿馬,在村道上賓士而過。
愛情是其中一條線,作品所描繪的是一幅廣闊的畫卷:戰爭、殺戮,紅軍、白軍,是非、善惡,離合、悲歡,逃亡、追尋等等。在紛亂的社會表象下面,作者探尋的是人類的生存精神,其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蘊,現在讀來更加清晰。人類生存的偉力,在歷史發展的血與火中鑄就,百折不撓,生生不息。書中展現的哥薩克的野性與堅韌,那種不屈不撓的倔強,()在我看來,正是人類生存精神的生動體現。
看看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婭吧,這一對被村里人叫做野小子和母狗的傢伙,他們置各自的婚姻而不顧,私奔到外村去生活。當葛利高里從戰場上回來時,發現阿克西尼婭跟東家的兒子有染,葛利高里就用馬鞭子分別把他們狠狠地抽打一頓。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婭分分合合,始終難以割捨。最後,戰火紛飛中葛利高里出逃,他拋棄一切,就帶著阿克西尼婭。不幸的是,阿克西尼婭中彈倒下。葛利高里扔掉槍枝回到自己的村莊,在門口抱起了年幼的兒子。四卷小說就在這裡悵然而止。
作者肖霍洛夫196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大前年也就是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肖霍洛夫年」。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200字(四)
《靜靜的頓河》作者肖洛霍夫說過這樣一句話「我願我的作品有助於每個人變得美好,心靈變得更純潔,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喚起每個人對同伴的愛心」。肖洛霍夫的作品粗獷豪放,同時又細膩流暢,充滿柔情。讀《靜靜的頓河》仿佛能使你變身書中的一個人物,你也許叫布察金,也許叫肖霍夫。你跟隨著故事的主人公葛利高里乘著月色,騎著用布包裹在馬蹄上的快馬去偷襲敵營,你也許是一個叫不上名字的農夫,正懶洋洋地躺在剛剛收割完麥田的草垛上,和恰娃調情……
至今為止沒有哪一部作品能讓我如此感動,惟有《靜靜的頓河》。肖洛霍夫用一種超現實的寫實手法為我們展開了一幅戰亂中的世外桃源,他筆下的頓河兩岸並沒有因為戰爭而失去顏色,那片廣袤博大的土地,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靜靜流淌的頓河,那煙霧朦朧的村莊,那潑辣風騷的村婦,還有春天裡那野花淡淡的香氣,都那麼清晰自然真實地呈現在你的眼前。雖然是一部描寫戰爭的史詩巨著,肖洛霍夫把更多的篇幅和文字放在了描寫自然景色,風土人情,和愛情人性上,力求表現和平,安寧和大自然的壯美。使人讀後欲罷不能,深深地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