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讀後感(一)
中國和美國,地廣人稠。一個歷史悠久,文化龐雜;一個發展迅猛,領先世界。中美兩國遙遠的地區性差異加上截然不同的意識形態,註定難以相互包容。因此,如何成功地發展兩國的外交關係對所有領導人來說都是一大難題。
就我個人來說,我是始終將利益與意識形態明確區分的。作為一個黨員,我堅決維護社會主義制度;但是作為一個21世紀的青年,我也喜歡美國的電影,喜歡超級英雄,甚至還翻譯過美劇和動畫。我認為,排除政治因素,這些都是全世界的財富。在政策方面,中國領導人主張獨立自主,不干涉他國內政,不向國外傳播意識形態。作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堅決擁護者,基辛格聲稱:「美國堅持通過施壓和激勵來實現價值觀的普適性,也就是干涉別國的內政。」在外交上,中國含蓄而深刻,毛主席一句乍看之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話語往往包涵數層含義,往往令喜歡直來直去的美國人頭痛不已。他們經常煞費苦心,熱烈討論,方能解出此中曲直。
美利堅與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如何從長期敵對轉變為盟友的?答案是出於地緣政治考慮,共同反對蘇修的霸權主義。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中美關係開始恢復,這是冷戰時期改變世界格局的大膽舉動,而在這之前,時為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秘密訪問北京,為尼克森訪華之行打前站。因此,基辛格身為親歷者,他的描述無疑具有準確性,他所披露的細節也是其它歷史書上絕對看不到的。
基辛格是著名的外交家,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他多次訪華,有幸與中國的三代領導人交流切磋,對他們的理解是不同尋常的:他稱毛澤東為「哲學王」,周恩來儒雅、隨和,他還特別欣賞鄧小平的實用、江澤民的靈活,認為這兩人都在審時度勢,為把中國帶出備受孤立的國際環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歐巴馬2008年競選團隊亞裔事務顧問薛海培認為:「美國進入全民思考中國帶來衝擊的時刻。想跟中國幹仗的人並不多,更多的是對中國崛起的焦慮,這對美國民眾影響很大。」世世代代生活在優越感之中的美國人第一次感到了威脅。
然而中國的崛起是必然的,美國無法忽視這個大國的存在。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一個和平崛起的中國必然會對世界未來的格局和走向產生較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正面的、積極的,在總體上是有利於國際社會和人類發展的。美國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國來共同維持世界的和平。
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中,中國的崛起成為歐巴馬和羅姆尼的獨立辯題。相比之下,歐巴馬對華態度比較溫和,而羅姆尼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十分激進。事實上,美國大選的候選人為了拉選票,通常會在競選中對中國強硬,但是上任之後馬上變臉,開始緩和對華關係。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92年美國選舉時,柯林頓激烈譴責老布希的對華政策,他攻擊老布希「縱容」中國,揚言要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與中國人權掛鈎。可後來,柯林頓對華的親切有目共睹。只有過來人才懂得,與中國搞好外交關係才是硬道理,縱使美國總統為了國內的呼聲而採取一些不利於中國的政策,也不會在深層次上影響中美的正常關係。
鑑往知來,本書的最終落腳點,仍是為今天的中美關係諫言獻策。當前,中美兩國以超乎尋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經濟大國,在基辛格看來,這樣的態勢也給雙方出了個難題,因為兩國都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當下各自所承擔的角色,一時還找不到一個能夠統領一切的戰略夥伴關係框架。他在《論中國》的結尾部分提出了一個新詞——「太平洋共同體」。在他眼中,中美關係的恰當標籤應是「共同進化」,而不是「夥伴關係」。這意味著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贊同對方的目標,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雙方都努力尋找和發展相互補充的利益。
中美應當齊心協力建設世界,這是基辛格的願景。作為普通老百姓,和諧發展的中美關係是兩國人民都希望看到的。《論中國》這本書對中美關係提出了許多富有建設性的觀點,美國人應該多讀,因為它能消除人們對中國崛起的恐懼。中國人更應該多讀,因為基辛格對中國的發展和中國領導人的決策不吝大加讚揚,這是一個外國政治家對中國的客觀評價。中國人讀此書,既能了解歷史,又能看清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對思想素養和政治覺悟的提高大有裨益。
最後,僅以此文獻給即將召開的十八大。
論中國讀後感(二)
有一些書,你一旦拿起來,就不願意放下,有些書,則需要收斂精神,屏氣凝神地制定閱讀計畫,督促自己讀下去。這本書無疑是前者。
用其他人的眼光來看周邊熟悉的事物,是一種特別的體驗。《論中國》作者基辛格全程參與了70年代兩國關係改變以來幾乎所有的重要歷程,所以他對中國的認識,更是獨到。
就其觀點而言,中國的印象是:老大帝國,文化自尊,意識形態的狂熱,戰略的宏大與戰術的靈活,對中國歷任領導人的高度評價,對未來的期許,這些都不是新鮮事物,有兩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
一、中國在與俄羅斯比較中,是較為好鬥的一個,如韓戰、越南戰爭、與印度的紛爭、與俄羅斯在東北和西北的對抗,與南越在海上的戰爭、對越南的懲戒,與台灣的炮戰,……在其他人的眼中,中國是比較好鬥的,其中包括與最為強大的兩個國家:蘇聯和美國。而基辛格提出了一種解釋:中國因為自身的經濟原因,本質上並不求戰爭,但是戰爭隱患存在的時候,他並不畏懼戰爭,甚至通過精心設計地戰術,事先挑起戰爭,然後主動熄火,最後實質性的目的,還是避免全面戰爭的發生。「中國比較好鬥」與「中國好鬥的原因分析」是我以前從來未曾接觸和從未思考的東西,「好鬥」是事實,原因分析更是道出了精髓(打得一拳開,贏得百拳來),這是基辛格厲害的地方。
二、美國的立場。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美國是我們頭上的陰影,是巨無霸,是所有負面因素的集大成者。但是美國是嗎?首先他沒有這麼大的能量能夠籠罩天空,他有強的地方,實際上也有虛弱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美國對中國沒有惡意」是基辛格一再強調的東西,韓戰是被迫還擊,就如同在歐洲的希臘一樣,不能允許共產主義在亞洲的蔓延;越南戰爭同樣如此,美國的目的是穩定戰線。而中國認為美國在孤立之外,()又展開了包圍圈。基辛格意圖是說明美中兩次戰爭(如果越南也稱為一次直接的對抗的話),在美國認為本質上是意識形態,而中國則誤解為了有地緣政治的一面,導致中國做了錯誤的決定(讓北越統一了南越,親手打造了自己的競爭對手,給自己十多年後造成了很大的痲煩)。基辛格一再強調,美國沒有這麽多的惡意,世界的未來,取決於美國和中國兩個國家怎麼認識自己,認識對方,找到雙方的「同」,寬容對方的「異」。
上述是思想上的收穫,其次是我個人通過這本書,以及傅高義所著的《鄧小平》,學到了一種重要的思想,就是文字也好,語言也好,如果組織得當,一定能夠將複雜的事務描述清晰。想一想,作為美國人,描述中國,描述鄧小平先生,情感上一定是複雜的(幾十萬條生命的戰爭,加上意識形態幾十年的對抗,幾十年地緣政治的對抗與合作,可謂既有血海深仇,又有戰友情誼,既有觀念分歧,又有共同利益),但是兩本書都闡述得非常客觀,甚至可以說得體(客觀闡述了差異,又說明了共同處),這是駕馭文字的能力,深層次是思想的能力。通過最近讀的這兩本書,讓我體會到,無論自己有什麼樣的情感,都需要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和思考問題,最後自己能夠找出最為客觀冷靜的立場來處理事情(如像兩位作者一樣進行客觀的描述和闡述),這是我讀這兩本書最大的收穫。本質上是讀書得知識,卻更深入地體會到了一種方法論的威力,哈哈,果然是開卷有益啊。
論中國讀後感(三)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中國聞名遐邇的亨利。基辛格寫了一本書《論中國》,這本書有這樣的觀點,就是說中國的歷史其實只是重複封建王朝的輪迴,沒有實質性的進步,並由此徹底否定中國的傳統文化。要我說這麼說太片面了,中國古代在基辛格的書裡被稱為「中華帝國」,以下都以中華帝國代稱中國。
中華帝國的歷史在《論中國》的書中是從黃帝時期算起,那個傳說的時代開始,中華帝國開始了盛衰有常的變化,在這一種獨特的變化中,伴隨著民族的融合、疆界的拓展、文化的繁榮,其中有的規律就好像人的一生一樣,各種變化都有,最後一個時期的文化徹底死亡。但是它的精華會隨著文明的流傳在另一個部落中再次壯大。優秀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消散,它會改變自己的狀態以適應環境的改變。
在中華帝國向今天演進的過程中,人們進行了許多的探索,並在發現和運用規律解決生存中的問題時,留下了許多的文化典籍,有的已經失傳了,有的在今天仍然煥發著生命力。這些流傳下來的文化典籍里包含了古代的思想,這些古代的思想是在當時看來最實用的,在今天可以有用,也可以沒有。
有用和沒用是誰說了算呢?當然是統治者了。人類社會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現代社會。今天就是現代社會,古代的奴隸社會時期,底層的奴隸的主要任務是充當勞動力,世代為奴的人幾乎沒有機會和時間來掌握知識和文化,是比封建社會的平民還愚昧。至於伊尹、姜尚什麼的是因為人家祖上曾是貴族,即奴隸主階層,家裡面有書,有學習的傳統和習慣,屬於自學成才。
奴隸保持愚昧,奴隸主掌握文化知識,當然好管理和統治了,你想啊,好比你啥也不會,只能聽人家明白人白話,人家說啥是啥,你只能說,是啊,是啊。根本沒有知識儲備來支撐你去反思和總結。所以奴隸社會時期,能上位成功的主要是憑藉君權神授、跳大神忽悠人這種方法樹立統治根基的。
你聽我說跳大神你肯定說這是封建迷信,我可告訴你,封建社會了跳大神的和今天不一樣,人家是有文化的人,這些人俗稱先知、大祭司、國師等等。擅長領域比較多,比如部落里有人生病了整點草藥給人治病,有矛盾了斷案,選擇部落的聚居地,總之,是生養死葬一條龍服務。和今天的那些騙子簡直是雲泥之別。那為啥就先知會,別人不會呢。還是從根上說,平均起來文化素質幾乎都沒有,沒法教育和推廣,人家不講道理,就信跳大神的。這和今天某些偏遠落後的農村的迷信活動猖獗的道理是一樣的,人民愚昧,就只能信這個了。
後來周王朝建立,由敬祀鬼神(即跳大神文化)改為崇文重禮,團結宗親。所以中國人從那時起開始有了家譜。那麼周超樹立統治根基的理論是,說這個鬼神啊,在實踐的時候是時靈時不靈,那是因為鬼神是有天上的大神管理,這個大神叫聖人。說這個周文王姬昌就是聖人下凡,替大神教化你們這些人類的。
那些鬼神什麼的,你給它供上它就保佑你,稍有怠慢就降下災禍與你,不是好鬼,就是黑社會嘛。所以大神決定打黑了,改由聖人降世。為啥聖人就好呢,因為聖人研究出了規律,可以用規律知道人們的生活,以後不用給這些收保護費的黑社會面子,不用買它的帳了,要遠離它們。
周朝時的政治理論課就是以周易為基礎的思想的周易文化,所以那時想考國家公務員,必須學習周易。人們的思想意識由鬼神萬能變到了人可以總結規律解決問題,就是以前有啥問題不會就得殺生祭祀,現在改為算一卦就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