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雙城記讀後感1000字

雙城記讀後感1000字(一)

《雙城記》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早在創作《雙城記》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對法國大革命極為關注,反覆研讀英國歷史學家卡萊爾的《法國革命史》和其他學者的有關著作。他對法國大革命的濃厚興趣發端於對當時英國潛伏著的嚴重的社會危機的擔憂。1854年底,他說:「我相信,不滿情緒像這樣冒煙比火燒起來還要壞得多,這特別像法國在第一次革命爆發前的公眾心理,這就有危險,由於千百種原因--如收成不好、貴族階級的專橫與無能把已經緊張的局面最後一次加緊、海外戰爭的失利、國內偶發事件等等--變成那次從未見過的一場可怕的大火。」可見,《雙城記》這部歷史小說的創作動機在於借古諷今,以法國大革命的歷史經驗為借鑑,給英國統治階級敲響警鐘;同時,通過對革命恐怖的極端描寫,也對心懷憤懣、希圖以暴力對抗暴政的人民民眾提出警告,幻想為社會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國現狀尋找一條出路。

從這個目的出發,小說深刻地揭露了法國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會矛盾,強烈地抨擊貴族階級的荒淫殘暴,並深切地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作品尖銳地指出,人民民眾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貴族階級的殘暴統治下,人民民眾迫於生計,必然奮起反抗。這種反抗是正義的。小說還描繪了起義人民攻擊巴士底獄等壯觀場景,表現了人民民眾的偉大力量。然而,作者站在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立場上,即反對殘酷壓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對革命人民反抗暴政的暴力。在狄更斯筆下,整個革命被描寫成一場毀滅一切的巨大災難,它無情地懲罰罪惡的貴族階級,也盲目地殺害無辜的人們。

這部小說塑造了三類人物。一類是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為代表的封建貴族,他們「唯一不可動搖的哲學就是壓迫人」,是作者痛加鞭撻的對象。另一類是得伐石夫婦等革命民眾。必須指出的是,他們的形象是被扭曲的。例如得伐石的妻子黛安娜,她出生於被侮辱、被迫害的農家,對封建貴族懷著深仇大恨,作者深切地同情她的悲慘遭遇,革命爆發前後很讚賞她堅強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組織領導能力;但當革命進一步深入時,就筆鋒一轉,把她貶斥為一個冷酷、兇狠、狹隘的復仇者。尤其是當她到醫生住所搜捕路茜和小路茜時,更被表現為嗜血成性的狂人。最後,作者讓她死在自己的槍口之下,明確地表示了否定的態度。第三類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義解決社會矛盾、以博愛戰勝仇恨的榜樣,包括梅尼特父女、代爾納、勞雷和卡爾登等。梅尼特醫生被侯爵兄弟害得家破人亡,對侯爵兄弟懷有深仇大恨,但是為了女兒的愛,可以摒棄宿仇舊恨;代爾納是侯爵兄弟的子侄,他大徹大悟,譴責自己家族的罪惡,拋棄爵位和財產,決心以自己的行動來「贖罪」。這對互相輝映的人物,一個是貴族暴政的受害者,寬容為懷;一個是貴族侯爵的繼承人,主張仁愛。他們中間,更有作為女兒和妻子的路茜。在愛的紐帶的維繫下,他們組成一個互相諒解、感情融洽的幸福家庭。這顯然是作者構想的一條與暴力革命截然相反的解決社會矛盾的出路,是不切實際的。

《雙城記》有其不同於一般歷史小說的地方,它的人物和主要情節都是虛構的。在法國大革命廣闊的真實背景下,作者以虛構人物梅尼特醫生的經歷為主線索,把冤獄、愛情與復仇三個互相獨立而又互相關聯的故事交織在一起,情節錯綜,頭緒紛繁。作者採取倒敘、插敘、伏筆、鋪墊等手法,使小說結構完整嚴密,情節曲折緊張而富有戲劇性,表現了卓越的藝術技巧。《雙城記》風格肅穆、沉鬱,充滿憂憤,但缺少早期作品的幽默。

雙城記讀後感1000字(二)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題記

眾所周知,法國大革命是人類史上的一個血的印記。而《雙城記》真實地描繪了統治階級的兇殘和腐朽。通過閱讀《雙城記》,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法國大革命時期法國統治階級與廣大人民之間的尖銳矛盾,體會到了作者狄更斯的思想「鮮血無法洗去仇恨,更不能代替愛」。

《雙城記》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描繪了十八世紀的一位醫生梅尼特從監獄中重獲自由,和女兒一起到倫敦生活,五年後,他們在法庭上為名叫代爾納的法國青年作證,露西和代爾納因相愛而結婚。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代爾納因身為貴族後裔而遭逮捕並判死刑。在千鈞一髮時刻,一直愛戀露西的英國青年卡爾登代替代爾納上了斷頭台。

卡爾登是書中最富魅力,也是最為複雜的一位人物,他頹廢消極,渾渾噩噩地生活著。求學時,他只替同學寫作業,工作後,即使擁有一身才華,他仍然選擇默默無聞的打工。但是,在他冷漠的外表下,沒有看到他有一份深沉的感情。他溫柔的,執著的愛著露西,甚至最終為了露西願意奉獻出自己的生命。他讓我們看到了他對露西那深沉的愛:用自己的性命換回自己心愛的女人的家庭幸福與她的笑顏。無論在哪個時代,卡爾登對露西的愛都顯得那麼珍惜和高貴。

相較於卡爾登所代表的溫柔與愛,得伐石太太則是殺戮和血腥的象徵。因為親人慘死在代爾納叔叔與父親的魔掌下,所以她一生只為仇恨而活。得伐石太太的嗜血固然使人不寒而慄,也叫人不禁感嘆仇恨的力量。18世紀末的法國,就被這種執拗復仇的火焰燃燒成了修羅地獄。

小說同樣也讚美了其他角色:梅尼特醫生正直高尚,且善良寬容,是仁愛的理想化身;露西則是愛和溫情的化身;代爾納是給統治階級指明出路的人。這些人物表現出來的種種美德,都是作為人道主義者的狄更斯所熱情讚頌的。

作者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他以妙趣橫生的幽默、細緻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現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氣氛的有機結合著稱。他所著的《雙城記》以法國貴族的荒淫殘暴、人民民眾的重重苦難和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來影射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預示著這嘲恐怖的大火「也將在法國上演。

我完全贊同卡爾登在臨死前說的:」復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這就是狄更斯為」最壞的時代「開出的良藥,然而這畢竟是一種理想。有人說,《雙城記》作為一部不朽的著作,如果沒有卡爾登的存在和所作所為,這部小說就失去了它的價值和光輝。

卡爾登的死,就像是羽毛輕柔地飄落水面,沒有水花,卻漣漪陣陣。它提醒了我們:真正的自由與平等是無法用斷頭台建立。

我們不能因為歲月而忘記《雙城記》給我們帶來的教訓,我們要從中獲得,學到點什麼,希望兩百年後的我們能創造出真正平等、自由、博愛的新世紀,希望卡爾登臨死前看到的世界,將會是我們未來的世界!

雙城記讀後感1000字(三)

這是一個以兩百多年前的兩個偉大的城市為背景的故事。濃霧瀰漫,車燈搖曳不定的倫敦,絕望、頹廢的巴黎的最底層。

對於當時那場發生在巴黎的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太多人花了太多的筆墨去描述它。這對法國來說是一場具有重大意義的轉變,甚至對於歐洲,對於整個世界來說也是如此。作者狄更斯,是英國最傑出的現實主義批判作家之一。雖然他沒有親眼目睹,卻依靠自己豐富的想像力看到的當時的景象。

《雙城記》被譽為描寫法國大革命的最傑出的代表作,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它的與眾不同。和其他的作品,比如卡萊爾的《法國大革命》不同,狄更斯更注重的是底層人民的喜怒哀樂。儘管在那個時代,這些小人物本身並不能引起世界的關注。但是作者敏銳的捕捉到這些小人物和大革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可以說法國大革命本身就是有小人物們的力量所引發的。

在這部作品裡,我看到了很多很多不同的人。正直善良卻慘遭迫害的馬奈特醫生,美麗溫柔的露西,優雅高尚的查爾斯,()忠厚老實的洛瑞,外表冷漠、內心熱情,放蕩不羈而又無私崇高的西德尼,扭曲了人性的德發奇太太,豪爽忠誠的普洛士小姐,殘忍陰險的埃佛瑞蒙兄弟……複雜的仇恨糾纏不清,殘忍的復仇製造了更多仇恨,愛在地獄的邊緣再生,卻是以生命為代價。這錯綜複雜的一幕幕,活生生的展現在面前,仿佛重現了那個失去理智的時代。

作為一個優秀的作家,在狄更斯的作品裡,語言的精彩是必不可少的。各種修辭手法,比喻、誇張、對比、幽默、嘲諷,被運用自如,而作品的藝術性也被送上巔峰。」……於是,克倫徹先生只得再聽檢察長先生怎樣把史蒂夫先生套在陪審團先生們身上的緊身衣又一件件脫下來,翻個底朝天;……最後法官大人站了起來,把那件緊身衣里里外外搗騰了一遍,看得出來,他想為犯人裁剪壽衣。……「諸如此類精彩的段落,作品裡比比皆是。於是,作者想要表達的每一個中心,都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了。我相信這對我們平時的學習,必定是大有幫助的。

有人說,《雙城記》是描寫了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故事,我卻覺得,這樣說的人必定沒有了解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意圖。如果只是表達了這個,任何一部作品都可以達到露西和查爾斯的水準,那麼《雙城記》的優勢怎麼體現出來呢?在我看來,德發奇一家和法國貴族的仇恨也好,露西、查爾斯和西德尼的感情問題也好,都是為了體現一個共同的主題而設的。這個主題就是剖析這場大革命與民眾之間的關係,看到底是什麼引發了這場革命,到底這場血雨腥風給人們帶來了什麼。我想這才是作者想要表達的重心所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