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的《資本論》的第一卷,又稱為政治經濟學批判,是作者1859年發表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續篇。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單個商品表現為這種堆積的最基本形式,因而作者的分析也就圍繞著「商品」----這最難理解的部分開始的。幾千年來,人類的智慧在這方面進行了艱苦的探討,但並沒有得到什麼結果,而對更有內容和更複雜的形式(經濟形式)卻至少已經接近於成功。因為已經發育的身體比身體的細胞容易研究,同樣的分析經濟形式必須用抽象的推動力來代替。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來說,勞動產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價值形式,就是經濟最細小的單位。
作者的研究對象是當時已經基本完成工業革命,初步建立的較完整的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英國,以英國為實例推演西歐諸國,一個國家應該而且可以向其他國家學習。作者在第一卷中用了很大的篇幅來敘述英國工廠法的歷史,內容和結果。一個社會即使探索到了本身運動的自然規律,他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發展規律。「但是它能縮短和減輕分娩的痛苦。」
價值理論是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形式的基礎,而商品和勞動價值理論是這一分析的基礎。馬克思的理論說明了商品的社會實體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人類的無差別勞動。從而為剖析資本主義資本的生產,產品的分配和社會結構奠定理論基礎。
馬克思在資本論的開卷第一篇充分闡述了勞動價值論:
1.商品的兩個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是使用價值的價值的統一體,價值是其社會屬性。物的有用性使物成為實用價值,他決定於商品體的屬性,離開了商品體就不存在。
2.體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二重性:作為相同的,無差別的,抽象的人類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而作為具體的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
3.價值形式或交換價值:從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發展到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再過渡到一般的價值形式,到最後最終出現貨幣形式的胚胎。
4.商品的拜物教性質及其秘密:其實質是「把生產者同總的勞動社會關係反應成存在於生產者之外的物與物之間的社會關係」。
5.決定商品使用價值的價值量決定於社會必要的勞動時間,或社會必要勞動量。
6.商品的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是商品的價格,價格是物化在商品內勞動的貨幣名稱。商品的價值量是一種必然,價格和價值量之間存在不一致的可能性。
同時馬克思還建立了貨幣理論,貨幣的本質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他是商品交換不斷發展,範圍逐漸擴大的產物。商品交換的前提條件是社會出現分工,不同的人生產不同的產品,當產品過剩而且已經不能滿足生產者的使用需要的時候(即過剩的產品對生產者沒有使用價值),才會出現因為不同的需求而交換,才產生了商品,交換的擴大又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分工。最初並不是為了交換而產生的社會分工,而是社會分工催生了交換,這一點是符合唯物史觀的。
貨幣的職能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其基本職能,也是最初的職能。隨著交換的進一步擴大,貨幣的其他三種職能逐漸衍生出來。
以這兩個理論為基礎馬克思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本質以及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的本質:剩餘價值理論
勞動力商品被資本家購買以後,就離開流通領域進入生產過程。資本主義生產是以雇用勞動力為基礎的商品生產,其生產過程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是生產實用價值的勞動過程,另一方面是生產剩餘價值的價值增值過程。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
在僱傭勞動中,被僱傭者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資本家支付勞動者的工資由勞動力的價值決定。勞動者的勞動時間,大於勞動力價值所包含的時間。這兩者的差值就產生了剩餘價值,這個剩餘價值被資本家所占有。
從第一卷的第二篇到第六篇,馬克思分析了貨幣轉換為資本,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與勞動者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
1.貨幣轉化為資本。貨幣本身不是資本,隨著商品交換的擴大,但交換髮展到一定程度時,貨幣可以在市場上買到勞動力商品,這時貨幣就轉化為了資本。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關鍵前提是勞動力轉化為商品。從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社會需要有一定的原始資本積累,早期的販賣黑奴和圈地運動產生了大量的勞動力商品為這種積累提供了條件。從近代中國來分析,鴉片戰爭敲開了中國國門,大量的國外商品湧入中國。外國先進的生產力,高效的機械大大降低了手工業生產同一件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中國傳統手工業生產的同樣商品比較,更加物美價廉,因而更有市場競爭力。許多傳統的手工業者因而破產不得已出售自己的勞動力,為資本主義的產生創造了條件(但中國最終沒有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這是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決定的)。
2.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與價值增值過程的統一。價值增值是生產的目的,勞動過程是價值增殖的手段。資本主義的勞動過程的一切因素都屬於資本家,勞動過程是他消費其所購買的勞動力的過程,因而工人的勞動屬於資本家,工人在資本家的監督下勞動,勞動產品全部歸於資本家。資本家的目的是獲取剩餘價值,資本能帶來剩餘價值。不變資本是以生產資料的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料成為資本,不是由他們的自然屬性決定的,也不是他們能用於生產一定的使用價值,而是由於他們是生產剩餘價值的手段。可變資本是用來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資本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剩餘價值不是由全部資本產生的,也不是由不變資本產生的,而是由可變資本產生的,即僱傭工人的剩餘勞動是剩餘價值產生的唯一源泉。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為確定資本家對僱傭工人的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依據。
3.剩餘價值率正確反映剝削程度。由剩餘價值率的公式可以看出,資本家若想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一般可以通過兩條途徑:提高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和增加可變資本總量。
4.生產剩餘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絕對剩餘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延長工作日的長度而產生的剩餘價值。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資本家通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而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的剩餘價值生產方法。兩種提高剝削程度的方法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上起著不同的作用。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初期,由於生產工具沒有重大的變化,生產力的發展比較緩慢,絕對剩餘價值生產是資本主義加重剝削的主要方法。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科學技術在生產中廣泛套用,生產力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就日益突出了。資本家總是想方設法地從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規律就是剩餘價值規律,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和動機是追求儘可能多的剩餘價值。剩餘價值規律決定著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過程。
在書的第七章,作者用資本積累理論闡釋了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發展的基本趨勢。
資本家與封建地主,奴隸主不同,他不是把剩餘價值主要用作個人消費,而是要將剩餘價值的大部分轉化為資本,這種剩餘價值的資本化,就是資本積累。資本積累的規模越大,資本家可以獲得的剩餘價值就越多。隨著資本的不斷積累,導致嚴重的社會經濟後果
1.相對人口過剩。相對人口過剩是資本積累的必然產物,同時反過來又成為資本積累的槓桿,甚至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的一個條件。勞動力商品是資本主義經濟存在的前提,因而會受到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調節。相對人口過剩意味著在資本主義社會,失業問題是制度性的,是不能依靠自身的調節而更正的頑症。
2.平均利潤率下降趨勢。資本家把剩餘價值轉化為了資本,必然導致勞動生產率和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其他的因素不變時,表現為利潤率的下降。利潤率的下降表現為剩餘價值的生產和剩餘價值的現實之間的矛盾;生產的擴大和價值增值之間矛盾;資本過剩。()人口過剩,商品過剩和資本過剩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產物和表現形式,他們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生產的不斷擴大和使用價值的大量增加,需要社會購買力的相應增加作為保證,沒有社會需要的相應增加,社會再生產過程就會中斷。因而不斷地出現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作為矛盾的對立面相互轉化著,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推動著事物的發展,推動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但由於矛盾雙方的起因是由資本主義本身決定的,是不能靠自身解決的。這種矛盾的發展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必然為更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的新的生產方式所代替。一定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與唯物史觀是相一致的。
馬克思之後,資本主義社會又進行了長期的發展,相繼出現了帝國主義,壟斷,生產社會化,經濟全球化和現代資本主義。資本主義以新的形勢適應不斷發展的生產力,但仍然不能掩蓋更不能解決其自身的矛盾。
馬克思的資本論科學的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存在的矛盾,為無產階級的鬥爭指出了正確的方向。同時在論述的過程中滲透著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的思想,是一部光輝的著作。
同時讀過這本書以後,有這樣一點想法。資本主義社會是有矛盾的,以往的社會制度比如封建社會,奴隸社會都是會有的,那麼是不是所有的社會都有自身的矛盾的,那麼人類最高的社會形式-----共產主義社會有沒有社會矛盾呢?
既然社會生產力決定社會生產關係,而生產力是不斷發展的(事物都是不斷運動發展的),那麼會不會出現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不適應共產主義生產力的情形呢?會不會有比共產主義社會更高級的社會形式呢?這都是我們要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