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天地玄黃觀後感

天地玄黃觀後感(一)

這是我看過的最奇怪,也是最經典的紀錄片,整個影片過程中沒有一句對白,只有螢幕下方寥寥幾個字對場景拍攝地點的說明,可是卻是那麼震撼人心,當你在回味南美印第安風情的時候,畫面卻把你帶進了日本京都的浴室,印第安居民身上的圖騰花紋瞬間化為相撲選手背後的刺青,雖然跳躍卻發人深省,堪稱紀錄片之影片通過記錄我們身處的地球上的各種場景,把我的思緒帶進那悠悠長空,《天地玄黃》紀錄片觀後感。開場用大場景,全景方式呈現了全球各地最為壯麗的大自然的奇蹟,從世界屋脊融化的雪水流到德克薩斯的拱石國家公園,從熱帶雨林隨著季風飄向埃及法老的金字塔,用了30分鐘左右的篇幅讓我經歷了阿根廷的瀑布之水沖洗,阿富汗風沙的吹凌,夏威夷火山的炙烤和澳大利亞埃爾斯岩烈日的威靈。內容涵蓋了7大洲40多個地區的70多個奇觀,可以說如果做為世界旅遊參考的話,沒有比這部影片記錄更全的了。

之後鏡頭逐步轉向人類社會,用熱帶雨林的茂密對比香港九龍的鋼筋水泥森林,用成群結對遷徙的昆蟲大軍對比日本涉谷站路口的人群,用全自動養雞場中在流水線上蠢蠢而動的鵝黃色的小雞對比美國紐約派克大街上車流,一切看起來是那麼的突兀有不失緊密聯繫,讓人深思,當鏡頭再一次轉移,我看到了衣索比亞的彈藥庫,科威特號稱死亡公路的81號公路和熊熊燃燒的油田大火,波蘭的集中營和印尼的政治犯牢獄,最後在滿牆猶太人的死亡照片和成堆的人類顱骨中結束了這段令人觸目驚心的歷程。

影片在結尾的部分用了20分鐘左右的時間記錄了人類在文明發展過程中創造的偉大奇蹟,有以色列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哭牆,有沙特王國聖地麥加的克爾白神殿,有伊朗的波斯波利斯(古波斯帝國都城遺址),有日本京都的龍安寺,最後回到大自然巍峨雄壯的山景。

看完影片,我靜靜的躺在床上回想那一幕幕動人心魄的場景,影片導演用世界各地畫面給我們傳遞了怎樣的信息?那壯麗雄偉的自然景觀、人類社會的萌動、戰爭中無辜死亡的平民,狂熱的宗教儀式等等……猛然間我醒悟了。

大自然用它博大的胸懷孕育了人類這個無所不能的生物,賦予我們靈性,賦予我們資源,賦予我們生存的空間,我們的一切都來源於它。可是人類用最惡劣的方式回報自然,砍伐樹木,盲目發展工業,用鋼筋水泥代替了充滿綠色生機的森林,用戰爭中巨大的彈坑給大地添上累累傷痕,為了一己之私點燃油田,那燃燒的是自然母親的血液啊。終於有些人悔悟了,發現自己失去了生存的目的,盲目中宗教給了他們信仰,可是他崇拜的卻是幻無邊際的對象,雖然在精神上找到寄託,但卻無法彌補已經造成的過失,狂熱的後果是給地球增加了更重的負擔。當我們放眼未來,大地將還是如此恢弘,受到懲罰的最終還是人類自己。

天地玄黃觀後感(二)

第一次看這個紀錄片是在導演基礎課上老師放的,當時沒怎麼認真聽講,只是偶爾抬頭瞄兩眼螢幕,雖然只是粗略的看了個大致,卻足夠讓我震撼和驚艷,回去之後又下載下來,反覆看了幾遍,細細體味每一個鏡頭畫面,每一段配音節奏,感受片子裡透出的人文關懷。

這的確是一部很奇特的紀錄片,全片沒有一句旁白、對白,甚至字幕說明也沒有,唯有影像和音樂,但這已足夠使人啞口無言,大概就像影片的沉默,雖無表述,內心卻是萬丈波瀾。還要再提一下的還是它的畫面,可以說即使隨意截取影片任意一幀,都會是構圖完整、色彩飽滿、富有視覺衝擊力的獨立攝影作品。當然,也有人覺得,這部紀錄片無非是各種自然景觀、人文聖地的集錦幻燈片,美則美矣,很難稱得上佳作。是那種不需要導演編劇,只需要一個靠譜點的攝影師和足夠的資金支持就能拍出來的片子。但我不這樣認為,一部好的紀錄片,尤其是文藝紀錄片,畫面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就抹殺了導演的功底和境界,我們從片子裡所感受到的情感、所引發的的思考和喟嘆,也是導演通過精心編排所傳遞的,他讓鏡頭不斷來回穿梭在人煙罕至的大自然以及熙來攘往的大都會,以此來挑戰我們所認知的世界,說到底,最令人佩服的是導演的眼界和胸懷,他的視覺想像、對自然的敬畏還有人文關懷。所以,我個人對好的紀錄片的衡量是,至少每個看完的人,都會有所感觸、有所反思,這就是影片的價值,儘管每個人的觀感差別可以很大。

看著這部紀錄片很自然的會想到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一些思想,可能是片子中要傳達的思想太多,或者是我境界還沒達到,所以也有很多鏡頭看不懂,解讀不了,所以只能根據它帶給我的最直接地感受來這樣說。看到片中雪山蒼穹之下的蒼鷹,日本溫湯里的獼猴,澳洲巨石的光彩,瀑布奔騰而下帶來的彩虹,再看到紐約街頭奔忙的計程車,印度工廠不斷重複同一個動作的女工,忽然想起一句話「人若螻蟻奔忙世間」,人類確實很偉大,創造了自己的文明,給地球留下自己的痕跡,只是,看到大都市那周而復始的車流,人流,不由得生出一絲厭倦,對自己的生命的意義有一絲彷徨。

這部紀錄片裡確實包涵了太多太多,神、天地、星空、萬物、建築、信仰、流水線、異化、生命、流動、永恆、工業、多元、時間、儀式……

也許這個片子根本就不應該說任何東西,自己看就是了,任何人都能看到不同的內涵。

天地玄黃觀後感(三)

看了這部紀錄片,我真的不覺得我能寫出什麼東西可以真實地表達出我的感受,我覺得我的思想達不到這部紀錄片的深度。我也看不出這是一部反映你從哪兒來,往哪兒去的高深哲學的紀錄片,我看見的是這個所呈現的信仰。

信仰,這個看著就讓人蕩滌心靈的詞,我覺得最能反映的就是一個人的眼睛,這部紀錄片也似乎特別注意人眼睛的神態。

雖然看不出拉薩卓康寺的僧人的眼神,但是他專注的點蠟燭的動作就能看出他的心裡住著一個偉大的神,一個可以守護整個西藏、喜馬拉雅山的山神。

日本僧人雖然只是靜坐在門口,但絲毫沒有波動,好像整個世界都與他無關,眼神中便可以看出智慧的光芒。儘管日本在現代是一個人潮湧動的地方,人們的腳步越來越匆忙,等待捷運的女學生的眼神呆滯甚至是有一些的挑釁的意味,但戴著斗笠搖一次鈴鐺走一步走的僧人卻依然遺世獨立,他仔細地走著腳下的每一步,像是要踏實的走完自己的一生。

耶路撒冷的哭牆,白色的一片,沉寂,肅殺,看著的時候沒有一絲想要哭的氣氛,但是當音樂想起的時候,悲傷的情緒開始在每個人的心中遊走,悼念每個逝去的靈魂。他們的虔誠似乎可以和那些逝去的英魂交流,只有真正信仰的人才可以吧。

原始的卡雅布族和瑪塞族都跳著他們自己的舞蹈,眼神里沒有一絲絲的感情,動作僵硬,雖然都覺得很原始,也會不停地想如果他們走出那些原始部落遇見現代文明,那會是怎樣的情況?我想更大的一種情況是 難以融入這樣的社會,他們所認為的文明還遠遠沒有達到我們現在所呈現的。我也不知道他們部落的發展是不是會像所有的原始文明一樣發生同樣的歷史進程,一年一年的歷史重複,戰爭,貧窮,反抗,鬥爭?這是尊重歷史的車輪還是固步自封?像是《瘋狂原始人》當中的情節,因為死亡所以讓人不敢前進,不敢走出那個窟。為了可以吃到東西,要花費很大的力氣甚至是生命。但如果可以走出來,嘗試不同的方法,有一點點的反叛精神,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

我最感慨的就是歐洲在教皇時代幾乎花費大量的資本在教堂上,幾乎走進每一個教堂都能感受到當年的繁華,這個裡面所展現的聖彼得大教堂可見一斑,難以言表。文藝復興,讓很多人解放了思想,不再受教皇的控制,但是當時代發展了,人又回到了信教的時代,因為那是人心裡根本的東西,所謂的一些主和神是不存在的,但這卻是只要你相信就會存在你的心裡,別人的言語無法傷害到你,更沒有辦法拔出在你思想里根深蒂固的東西,至少在一切都很困難的時候,它還在拉著你向前,給你看見曙光的可能。

沙特麥加的克爾白神殿裡,眾多的信徒穿著他們最神聖的衣服,叩首,拜見著他們心目中的神。這樣的場面在中國是罕見的,尤其是在現代,去佛寺似乎都成了一件旅遊的事,人們只是抱著一顆去遊玩的心態,哪裡還有虔誠,哪裡還有對於神的敬畏?

當 日食恢復時,一個輪迴似乎結束了,()一切重新開始,那些美景還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該去哪?是繼續這樣丟失自我的活著,還是該找尋自我,找回自己丟失的信仰?

看了很多期的《開講啦》,裡面的最多一個話題就是理想與信念,理想總是美好的。但在這個丟失理想和信仰的年代裡,大談理想與沒有理想都成為了這個社會最無力的辯白。那些在路上尋找理想蹤跡的人聲嘶力竭,但他們卻總是形單影隻,那種空洞與無力感難以支撐,但他們任然抱著那個大愛的心在散播,希望可以點燃我們油盡燈枯的理想與信念。我們會死灰復燃嗎?

流沙河曾經在《理想》中吶喊要將失去的理想找回來,千萬要當心,不能再丟失。我們離這樣的時代還有多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