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兩省,其餘散居在江西、廣東、安徽等省。浙江景寧縣是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畲族人口為709592人。畲族使用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畲族無論是在婚嫁喪娶方面還是農耕生活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風俗習慣。
福建是著名的畲鄉,畲族人口占全國畲族總人口的一半以上。舊時,畲族男女一般在十一二歲時就可論婚,由父母包辦婚姻。男家托媒往女家求親,要開生辰「八字」,經算命合婚後,認定上婚或中婚,才決定相親,定親,送吉日,迎娶。
媒人初到女家說親,女家有誠意才進行相親。「相親」,首先女方由姑母或姨母陪同前往男家看「人家」。男家備酒菜招待,雙方互相了解情況,如果男家備上點心、蛋,女方來人肯接受,即表示同意,可留在男家宿夜。第二天回去前,男家送「收手信」糍粑等。婦方回家後即由男方父母進行定親,講聘禮、定結婚迎親吉日。
畲族男女青年社交比較開放,雙方在勞動中、唱歌中找對象,自許終身。自由戀愛常以歌當話,經過對歌比「肚才」,求相悅、探情意、察忠貞、挑選意中人。當雙方認定是真正的情人,就暗訂終身。女方私贈男方銀質手鐲或戒指。男方遞送白色「兜肚」(畲族稱「肚稿袋」)或其他珍貴物品給女方。而男方就主動托媒向女方父母求親,取得同意後,備些糕餅、棗、線面、豬蹄和聘金若干呈送女家叫做「小定」。隨後男女雙方經常來往,男方可主動到未婚妻家助工、犁田、插秧、秋收等。
定婚畲語叫「得定」,即正式「定婚」。一般選擇農曆五月端午節或八月中秋節前後的吉日。男方備好禮物,一般有長壽麵二包、紅棗、禮餅5公斤、豬蹄一個6公斤、豬肉若干公斤、魚鯗一合、衣料一套、制「鳳凰冠」的「髻欄」一合、銀手鐲一副、銀戒指一隻(帶響鈴)、聘金(銀元)若干,托媒人送往女家。女方將禮物點收後,則商定婚嫁時間。這時女家用紅紙再次寫女兒的生辰交給媒人,帶回給男家,並給回盤豬肉二刀、黃金或糯米粽40至60粒。女家將定婚的豬肉分別送給六親。六親收到禮物後,便知某人的女兒已許配,並準備衣料禮物。
男方擇好吉日娶親通知女家叫「送日」。連同禮餅、豬肉、線面、冰糖、紅棗和「龍鳳禮貼」,由媒人和親家伯等人送往女家。婦方根據吉日單辦喜事,再將男方送的「送日」餅、豬肉由姑娘直接分送給舅母、姨母、姑母等家。母舅等親戚得知後便留她「作客」,即叫「作表姐」。「表姐」進村,男青年一定要與對歌,一般均唱「嫁女歌」來揶揄她。
依照男家吉日單,女家即請本民族裁縫師傅到家為姑娘「開剪」,要特製成套「踏轎衫」、「踏轎裙」、「月白腰帶」、「印花苧布蚊帳」「紅色苧布袋」和其他式樣新衣服,還分別鑄制銀質「鳳凰冠」和錫酒瓶、錫茶壺、錫罐等,並備箱、精槓和棕衣、鋤頭、斗笠作為陪嫁。富裕的家庭還有用耕牛陪嫁的。近年畲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陪嫁品檔次隨之提高,有高矮櫥、辦公桌、縫衣機、洗衣機、沙發、腳踏車、收錄機、電視機等。
「送酒米」是由男家出錢,女家代釀酒的習俗。男家要送給女家「籮二」酒米(即十二斗糯米),由未婚新郎和媒人作伴挑送女家。由女家代釀紅酒,作為宴請六親九眷、抬轎赤郎的「婚嫁酒」。
挑「祖宗擔」,娶親前一日,男家備好雞蛋十二粒、豆腐十二塊、豬肝十二兩,還有魚、肉、菜、果、酒等禮物,並用紅紙包好十二包小紅包:即捲風冠包、請祖包、梳頭包、捉青蛙包、封箱包、闌期包、伴娘包、上轎攤傘包、托媒人包、轎符包、回頭包、開轎門包等。這叫「源祖禮」,由媒人與「迎親伯」一同挑到女家。至大門時,女家放鞭炮迎接到大廳。大廳點燃紅燭和香線,由媒人先向天地作揖,再向廳堂作揖,然後就座喝茶。這時女家長輩前來與媒人相見。「迎親伯」上前交付禮物和小紅包。如果女家提出要補送豬肉幾斤或另加幾包小紅包時,則由「迎親伯」代補,以求隨喜順意。
迎娶新娘的花轎進女家門後,女家即請「赤郎」、「行郎」行廳就坐、喝茶、吃點心,畲語叫吃「脫草鞋酒」。接著還備辦午宴或晚宴,叫「嫁女酒」,以敬請送親友和抬轎的「赤郎」。席間要進行「猜菜餚、識別名與清龍潭、捉青蛙」的歌酒令。
畲族有「哭嫁」婚俗,新娘在出嫁前要「賴床」即「戀床」,以歌哭唱,傾訴婦女無地位和對包辦婚姻的怨恨心情,怨出嫁、恨媒人。同時也表露新娘對父母養育恩情的懷念,對兄弟、姐妹的留戀,哭得情深意切,使親人和客人感動,既為娘家討吉利,又促使親友掏「紅包」贈嫁。
畲族姑娘出嫁做「新婚衣」時,要梳扎「鳳凰頭」,以示青春年華的結束,所以姑娘出嫁梳妝時都要進行一場「反梳妝」的爭辯。爭辯最終由親戚舅母抱著梳妝,才準備上轎。「新婚女」臨出門時,要和胞兄弟行「分酸」禮,表示婚女仍願為自家兄弟分擔辛勞,並撒「五穀米」以祝願娘家吉祥如意。由「大姐」扶向廳堂向祖宗三跪拜後上轎。
新婚女上轎,由「大姐」取一茶盤,盤內放一個「安心鏡」、一把剪刀、一把尺、一盒熟雞蛋、十二粒桂圓,移放在新婚女坐位上,以示避邪護身。由舅母撐傘,待新婚女上轎後即封轎門(轎符)以抵諸邪。赤郎即將花轎抬出大門外,並鳴放鞭炮。此時女家即關大門,新娘在轎內停止哭泣,不再轉頭看娘家,以示不拽娘家「風水」。花轎抬至村外百米左右就得停下,讓「新婚女」從轎頂上遞出一紅包(即回頭包)交給胞弟,以示娘家財丁兩旺。如果同日有兩家姑娘出嫁,就得用「牛踏路」,不論婚嫁路程遠近,都要讓長輩姑娘先上轎。後走者又怕「福緣」被先走者帶盡,就在黃牛或水牛和牛角上掛紅布「踏路」領先,表示「金牛」開道。
男家娶親要向女家催送嫁妝,午餐後,迎親隊伍以鑼鼓、嗩吶催妝。這叫「催妝禮」,嫁妝物品送至男家後,須找一位父母健在、兒孫滿堂、有福的女俗稱「大姐」來「安床」。安床時,一邊鋪床,一邊喝唱吉祥好話。床上安放「斗燈火」,擺茶、酒敬請「床神婆」。
男家選取兩童男和兩童女,分別手提銅鑼二面,雙喜燈籠一合,選放雙響、連珠炮二人,持火把四人,到村外路口等候,用嗩吶開路,迎接新娘。男家還備好米篩、尺、剪刀、鏡、豬肉一條,懸掛中,以示避邪。用大紅紙書寫「鳳凰到此」貼在中堂。新婚女進入男家大門時,公婆等親屬必須躲避,否則俗認為「犯沖」,日後家庭不睦。
拜堂,首先要用茶、酒、五果擺香案,廳堂上高燃龍鳳喜燭,「大姐」站在大廳上等候,當花轎進入男家大廳即放禮炮迎接。「大姐」與赤郎一一鞠躬,給赤郎雙手拜上開轎門「紅包」後,才進前開轎門。「大姐」伏身轎內,先取出桂圓放在轎前地上用腳踏碎,以破沖喜。而後再拿出「五穀種子」、「定身鏡」,手袖紅蛋安放茶盤內,牽引新娘下轎與新郎跪拜天地、祖宗、拜畢。新娘方入洞房。
婚日傍晚設宴敬請舅父、姑父、姨丈、媒人等六親九眷。酒過「三巡」,菜過「二大」,新娘即出房敬茶。戚友要送給「茶儀」,作為新娘「見面禮」。親屬待酒宴散席,接著舉行「佳期酒」,而後送新郎進洞房。
通常由未婚的男青年八人組成「子弟班」,畲稱「佳期班」,由「佳期頭」兩手提「某府」雙喜燈籠,領隊從門外走進新郎家,邊走邊唱:「閭山竹,必仙栽,鬧房子弟進門來。廳堂喜燭光耀迷,今旦日子吉良時。文武客官齊請坐,新郎新婦茶捧來。」
此時,「新郎官」身穿長衫禮服,頭戴紅頂高帽,插金花,胸掛紅綢布,在廳前恭候,先行「迎客禮」,向子弟拱手鞠躬迎接招坐,新郎遞香菸,新娘捧茶。茶煙用後,即由「佳期頭」先為「新郎官」請位,再為其他子弟逐個請位。後按席位次序排成佇列,環繞酒桌,唱就位歌,隨即開宴。席間有行酒令或猜拳追勝喝酒,盡情盡興,最後才由「佳期頭」宣布「送落房」。
「送落房」即鬧洞房。「佳期頭」手捧喜酒一碗,與新郎攜手唱「送落房」歌(十噴床)。唱畢,新郎與新娘吃「合酒」,連喝三杯,桌上備有熟雞蛋(去殼)一盒、雞腿一盒、酒杯一盒。「佳期頭」斟滿紅酒,唱祝歌,新郎新娘再喝姻緣美酒滿白頭偕老酒。又唱尊老愛幼歌,喝尊敬公婆酒,再唱和睦鄰里歌,新郎新娘再喝和睦鄰里酒。喝完「合酒」,「佳期頭」即夾起雞腿塞進新娘嘴,讓其吃雞腿,意表新娘今後會持家。最後「佳期頭」唱:「鳳凰蛋,車一車,年頭吃喜酒,年尾就做爹。」
一般新娘婚後三天就要邀新郎一同回娘家做「頭轉客」,選一酒量較好的挑「女婿擔」,兩人步行到岳父家。一路鳴炮,村中人聞訊多來夾道歡迎。女婿見了上輩老人,便拱手鞠躬行禮。進入岳父家後,要住宿一二日,輪流到親房內叔翁家計親,最後一晚由岳父設請「女婿酒」。宴席間「提壺」者常要請女婿唱令歌、行酒令。三輪酒後,常由挑擔的「姻家伯」代唱令歌二首,代女婿講感謝話,祝吉利話。酒後,請女婿吃晚飯,此時岳母捧出滿碗飯,給女婿吃,這叫「飯心飯」。按婚俗碗內放著一包「飯心包」,意含岳母愛女婿,暗裡贈「私家」。這時桌旁契母們(內兄嫂)即歡唱「飯心歌」,使女婿懂得丈母娘養女之恩、嫁女愛婿之意。女婿得到「飯心包」,吃完飯後,得掏回敬的「紅包錢」,安放碗裡,以示酬謝岳父母的恩惠。散席後,女婿進行送「分花包」,給一門親屬、男女小孩,以表首次「見面禮」。第二天夫妻返家。當晚即在男家舉行「回門會」,設宴請房下叔父上輩人,祝新婚圓滿。
「三月三」是中華民族傳統的「踏青節」,亦是畲族的傳統節日。原與清明的祭祖、掃墓相連。後經演變,各地內容不一。福建「三月三」民俗節,又稱「烏飯節」和「對歌節」。
每年的「三月三」,畲村的畲民就會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以他們獨特的形式慶祝自己的節日。烏飯節上,畲族男女踏青歸來都要採回一種叫做「粘米烏」(烏捻)的植物,搗爛之後熬成湯汁,用它浸泡糯米,蒸成「烏飯」食用。
畲族關於「三月三」的來歷有多種的傳說:
其一、「三月三」為米谷生日,畲民要給米谷穿上衣服,故塗上一層顏色,祈祝豐年。
其二、三月三蟲蟻大作,畲民吃了烏飯,上山下地不怕蟲蟻。
其三、古時畲民與敵兵交戰時,敵人常來搶米飯,畲民故意將米飯染黑,敵人怕中毒,不敢問津,畲民便安穩吃飯,有了氣力,打敗敵兵。其四,唐代畲族英雄雷萬興被關在牢房,他一頓能吃一斗米,母親送來的飯卻都被獄卒搶去,雷萬興想法讓母親將米飯染黑,從此,獄卒再也不動烏飯。以後,雷萬興越獄,於農曆三月初三戰死沙場,族人每年以烏飯悼念他。其五,畲族英雄雷萬興率領畲軍抗擊官兵,他們被圍困在大山里,糧食斷絕,以烏稔果充飢,為畲軍度過春荒,並取得反圍剿的勝利。雷萬興回軍營吃盡魚肉酒菜都感乏味,時值三月初三,他想吃烏稔果,就吩咐兵卒出營採擷。可是,這時烏稔尚未開花,那些兵卒只好采些烏稔葉子回來,有人出個主意,將烏稔葉和糯米一起炊煮,結果糯米飯呈現烏黑色,而且味道特佳,雷萬興吃了食慾大振,於是下令大量製作烏飯,以紀念抗敵勝利。從而衍成風俗,世代相襲。
烏米飯是畲民從山地里采來野生烏稔樹的嫩葉,置於石臼中搗爛後用布包好放入鍋中浸熬,然後撈出布包將白花花的糯米倒入烏黑的湯汁里燒煮成了飯。烏米飯烏得名副其實,吃起來就連碗筷也被染粘成烏黑色。不過它的味道相當不錯,吃一口清香糯柔,細膩愜意,別有情趣。倘若將烏飯貯藏在陰涼通風處,則數日不餿。食用時,以豬油熱炒,更是香軟可口,堪稱畲家上等美食。如果加上山間野味、香菇、木耳等炒一炒,那味道就更美妙了。
順昌是福建省畲族人口分布的較多的地方,很多山里人平時忙於勞作,四季沒有閒時,唯「三月三」是他們交友,購物,情人相見的日子。
「三月三」最令來客興奮的,還是人群中豐富多彩的服飾。這一天,山里人都穿上畲民族最漂亮的服裝,在外人面前亮相。最引人注目的是畲家姑娘們的裝扮,平時壓在箱底的銀項圈,銀手鐲、銀耳環、銀頭簪、銀梳子今天都穿戴出來,這些銀飾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衣服也是繡有各式各樣圖案的精工繡品,有的特意穿上了她們的嫁衣。「三月三」儼然成為她們比銀飾,比繡工的隆重節日。
畲族姑娘小伙要表演古樸歡快的舞蹈。對歌時男女分別三五成群結隊,雙方選定後即開始對歌,歌詞多為情歌,但由淺入深,所涉極其廣泛,在「談情說愛」的一問一答中歌唱現實生活、歷史傳說等等。其歌詞舊時多為即興編唱的,如今也有利用傳承歌詞的。曲調單一重複,卻能婉轉悠揚。這種對歌,傳統上往往從傍晚開始,直到天亮,也有晝夜連續歌唱的。規模壯觀,以人如海、歌如潮形容,真是一點不假。
畲族村寨多以血緣相近的同姓聚族同居。部分由不同姓氏的地緣組織為基礎的異姓聚居。畲村有祠堂和房的組織。祠堂即宗祠,房即宗祠內子孫派系分支。
畲族的宗族結構是「總祠(公祠)--同姓宗祠(支祠)--房--家庭」。畲族民眾認為「藍、雷、鍾」三姓本為一家人,因而視為同宗。福安畲村藏的清代「藍、雷、鍾」三姓宗譜中,都有「盤、藍、雷、鍾」4姓血脈相承的圖表,畲家認為畲族本為同宗。福安市范坑鄉洋坑《汝南藍氏宗譜》載「顧我盤、藍、雷、鍾四姓大宗祠肇基於廣東鳳凰山與南京一脈相連,建祠之地即吾祖舊址也」。祠內四姓始祖「並列封牌位」。同姓畲族關係更為密切,在宗譜內對同姓著名人物有詳盡的記載,同姓畲族不管血緣親疏都以叔伯相稱。畲諺云:「山哈,山哈,不是同宗就是叔伯。」至於「祠--房--家庭」的結構方式和當地漢族宗族結構基本相同。即「私祠」是以地域開基祖為首的血緣相近的同姓子孫組成的宗族組織。「房」以開基祖的各兒孫組成的宗族支派。「家庭」是組成宗祠的基本單位。隨著時間推進了子孫的繁衍,人口增多後,一些村落中原有家庭演進成「房」,「房」升級為「支祠」,「支祠」演進為「祠」的宗族網路。而祠(支祠)往往以建有供人活動的公共建築祠堂作業標誌。宗族領袖由年齡輩份大、年事高、威望重的人擔任。
1949年後,族長隨封建宗法制消滅而刻廢除。畲鄉民政、民事皆由村幹部負責管理。畲村祠堂建築格局與漢族相同,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修於光緒八年(1882年)的福安坂中大林村鍾氏祠堂,大廳中間設有祖龕,內陳放祖牌200多塊,祖牌鑲金箔,造工細膩,雕刻精緻。1991年7月15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將鍾氏祠堂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畲家重修譜,有「五世不修譜,乃祖宗之罪人」的提法。宗譜一般20年修一次,鍾大昆編纂的《穎川鍾氏支譜》現藏省圖書館,為全省鍾氏連環譜。畲族宗譜由名錄、圖紀、補遺、源流序列、行第排列、公產記載以及官府文告等內容組成。畲族人丁入譜有特殊記載、譜名記載方式,即按行第排列,主要用「念、大、小、百、千、萬」等字,作周而復始的循環使用,其中藍姓用6個字,雷、鍾兩姓只有5個字。
畲家祭祖在宗祠或祖厝、公廳內進行,屆時將祖宗牌位、祖圖、祖杖等並列,供奉香燭牲醴,由族長或房長讀祭文,族內人丁逐一拜祭。
閩東畲族社會的基本單位是以父母為核心,由父母與子女組成家庭,家庭人口以3--5口人居多。
父親為一家之長,在家庭中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對內管理家庭的經濟收支,調節生活需要,安排農業生產等,對外代表家庭處理各種社會事務。家庭成員均要聽其約束、管教,經費支出也要經過他的同意。母親為「內當家」,負責處理家庭內以及親戚來往事宜,負責料理家務、飼養禽畜等。在農忙時節,還要下田參加生產勞動。
畲族子女婚後便分居獨立生活,一般「娶一門媳婦,分一個家」,父母都與幼子同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畲族家庭發生根本變化,家長權威削弱,民主協商、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的新型家庭關係逐漸形成,舊道德禮儀規範成為社會主義新道德、新風尚所取代。
畲族以農為本,在祭祀日和時令節日裡都舉行祈求神靈庇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儀式。其中農曆正月的清醮道場是隆重的祈求豐收的祭祀的祭祀儀式。畲族與生產有關的時令節日有牛歇節、圓冬節等。平時結合農事活動的祈福更是經常舉行。農曆正月初一至初四「開正福」,初五有「下神福」,二月初一「春福」,初二有「土地福」,立夏日「夏福」,端午節後「保苗福」,白露日「白露福」,立冬日「冬福」,除夕「完滿福」答謝神明保佑一年的農事活動。
農忙時節,畲家有「門有落鎖」習慣,即全家出工,僅用一根小竹條或小木棍拴在門扣上,以示屋內無人。冬季收成後,田野作徹底清理,聚族擺宴,男女勞力一起飲酒慶豐收,俗稱「理園埕」。
狩獵是畲家男子的副業。狩獵時既有個人單獨進行,也有集體行動。狩獵需要協同行動,即3--5人一幫、7--8人一組,事前做好分工。到達狩獵地點,有的隨帶獵犬搜山,有的守候在野獸必經之路,伺機身擊。其行獵方式有土銃射殺、弩殺猛獸、竹槍殺獸、竹吊拴獸、木籠框獸、陷阱困獸、累刀刮獸等。
畲民出門行獵時,要拜「獵神」為「田公元帥」或為畲族始祖。
獲得獵物時,擊中野獸第一銃者,可分得獸頭、獸皮和部分獸肉。要就第一銃擊中,野獸仍在奔逃,由另一個人補銃後,野獸才死的,獸頭獸皮歸第一銃者,部分獸肉則與補銃者均分。其餘獸肉按出獵者(含旁觀者)人頭平均分配。要就獵到中等野獸(如野兔、雉雞等),就推舉出一人把獵物煮好,各戶拿出一些酒來聚食。
畲族一戶建房,全村幫工,幫工者只用酒飯,不拿工錢。建房前要擇吉日奠基、架木馬,而後劈扇料,製作木構件。上樑之日,要備熟豬頭、雞、魚、酒、菜,以及草鞋、木屐、雨傘、筆墨硯、鏡子、胭脂、頭梳、花線、紅帶子等物祭魯班仙,請紫微鑾駕。上樑時辰一到,鞭炮齊鳴,木匠師傅將纏懸紅布的正梁架好後,用親朋送來的稻米與紅布壓梁,備饅頭分饋眾人,以示彩頭好,並在當晚宴請工匠和親戚朋友。
房屋落成後,擇日砌灶,然後擇吉日入宅(遷入新房居住)。入宅時全家人手拿工具、火把或燈籠,象徵生活紅火,戶主肩挑祖公香爐、斗燈和火缽,路上不斷地往火里撒鹽,發出爆聲,象徵發丁發財,同時放炮竹,按輩份大小魚貫進入新房,爾後把祖公香爐。斗燈移到廳堂桌上,點香秉燭拜祭。當晚擺入厝宴請親戚朋友。
畲民命名取正名外,還有奶名和譜名。奶名即乳名或小名。常因保護神的不同甘共苦而分別冠以「石」(石將軍)「奶」(奶娘陳靖姑)、「佛」(神佛)等字。修宗譜進取的名字中譜名,見於靈堂神主牌、墓碑。譜名的命名對象按世系、排行而定,由諱名(世名)、字、行第三者組成。一般每一世(代)同輩用同一個字頭。行每同一輩按出生年月時辰先後依次排列以「念、大、小、百、千、萬」字,周而復始循環使用,叫「暗行」。其排行用字則為:「雷姓」缺念。鍾無「千」,男人無「一」,女無「二」,藍姓五六兩樣生。按族內規定雷姓排行僅用「大、小、百、千、萬」五字;鍾姓用「念、大、小、百、萬」五字;男丁排行序數從二開始,如「藍念二郎」、「藍念三郎」等;女丁排行從一開始,要缺二,如「藍念一娘」、「藍念三娘」,要把「一郎」和「二娘」讓給未滿16歲就夭折的男女。
畲族譜名帶有神秘性,晚輩對自身諱字行第不得面知,僅在祭祖或重修宗譜時開啟才能閱看。因此,某人逝世時,親屬要向族長索取譜名;對於外嫁女人,生前做「壽材」(棺木)需要「名行」與「暗行」時,她的史弟向族長索要,族長將其行第寫明用紅紙封好。待舉行灑宴時,外甥再將紅紙包安置在「棺木」內,俗稱「討位」。紅紙包要待棺木主人逝世時才能啟封。女性生前工是未做棺木,死後,外甥要脆在母舅面前為母親「討位」。
畲族人以享年50歲以上死者為壽終正寢。整個喪葬之禮與婚禮場面同樣熱鬧,俗稱「老喜喪」,先為死者梳洗更衣,孝男孝女執陶罐到溪河邊,點燃三支香,燒化紙錢唱《買水歌》。唱完。向河裡舀水,俗稱「買水」。舀水時,死者是男,要舀順流水,以示男在天;是女,要舀逆流水,以示女居地。清水舀回後,要放在火爐上暖幾分種,用白布在水中浸濕,在死者胸前揩三下,背後揩四下。死者不論貧富,衣著要新,舊衣和有口袋的衣服以及錢、米和有文字之物不能裝殮。死者著黑色衣服,衣服有單、夾與棉的不同,穿衣以重數計算,一般上身9重,下身3重。女性則戴上結婚時竹製的三角形頭冠。衣畢,為其理髮(一般人病時就已理好頭髮)或梳頭。這個過程均伴哭歌。死者梳穿戴完畢,從臥房移到後廳。用兩條板凳、四塊木板、一張草蓆為死者支起一張「靈慶」。而後,用爐灰裹成10個小粽子,縛在一枝桃枝上,放到遺體的旁邊,人殮時扔到河裡。有「祖圖」的畲族村,遇上50歲以上的亡者,在其廳堂懸掛「祖圖」3天。弔唁死者,打破哀傷寂寞的局面,增加「紅也喜事,白也喜事」的氣氛。死者裝殮時間要擇海水漲潮時分,忌諱「重喪日」和「三喪日」。裝殮時,喪女哭唱《落棺歌》。畲家報喪時,報喪者反穿衣服,引人注目,奔喪者哭唱《思親歌》。
古時,畲族每個人都有一個諱名行位。男人死後,孝男要向族長討行位。女人死後,孝男要向母舅討行位。討位時,孝男手端托盤,內點蠟燭一合,放米酒兩杯和纏有紅紙的雞腿1對走向母舅桌前,雙膝跪地,高舉托盤唱《討位歌》。做陰功德是畲族超度靈儀式。做陰功德時,在喪家廳堂布置起「師爺間」,儀式由畲族巫師執行。
畲家下葬過程均以歌代哭,親眷戚友唱《起棺歌》、《路祭歌》、《勸酒歌》、《跪祭歌》、《進葬歌》、《回壟歌》等。
畲族老人病逝,經過洗浴、更衣,停屍於後廳、舉行告別儀式時,逝者右手要執一茶枝(有的地方用桃枝),以供他歸陰府時開路用。據說茶枝一拂,就能使黑暗變成光明、使逝者很快地通過陰府歸途,從而達到早日轉生的目的。生人為逝者做墳墓破土奠基時,還要用茶葉與銅錢、大米、小麥、稻桿、燈芯等「七寶」埋到墓基底下,以示地能生財。這些古俗雖帶有迷信的色彩,但說明茶的功用已深入到畲民生活的各個方面。
畲族歷來重視生兒育女。懷孕婦女雖然照常參加生主勞動,但受到村人愛護和照顧,不讓其乾重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畲族婦女分娩都在婆家。臨產時都要坐在矮板凳上,待嬰兒出生後,婆婆或接生婆才近前幫忙。她們認為「分娩不潔」,以免污天穢地,衝撞「神明」。因此,在孕婦分娩時,要點燃一束乾茅草或破紙傘,驅除房間穢氣。而後,拿一產婦的舊褲子和用紅紙剪成褲樣貼在門楣上,以示「避邪」,使嬰兒順生。嬰兒產後,胎盤未出,要將嬰兒的臍帶縛在木上,待它自然脫落後,是男嬰,就把毛筒劈成竹片斷臍;是女嬰,即用吹火管劈成竹睡斷臍。隨後,用痲絲將臍帶縛好。嬰兒和產婦都有杉樹葉和香鏡(天南星科,石菖)湯洗浴。嬰兒斷臍沐浴後,男嬰用生父舊衣包裹,女嬰以生母舊衣包裹,產婦和嬰兒在一個月內洗臉、洗澡、洗足都要用香鏡湯。由於衛生條件差,產婦因難產得不到及時搶救和嬰兒因斷臍不潔,感染破傷風死亡現象時有發生。
農曆正月初四日是古田富達村畲族藍姓村民祭祖日。傳說藍應潮之父藍文卿曾為唐朝節度使,晚年隱居侯官東流境雪峰山下,舍家業為雪峰寺後,近居古田縣富達村。藍應潮成為該村藍姓始祖。村內在每年初四日抬迎藍應潮塑像供祭,並上演神戲,直到正月十五日將塑像抬回「藍公殿」祖祠內活動始結束。
農曆正月初六日是寧德雷東、丹斗畲族鍾姓祭祀其先祖友文之日。該村畲民在廳堂上擺供品香案祭拜祖先。
又稱請祖節,是寧德畲族祭祖節日,每年在農曆正月十四日舉行。迎祖時,抬迎著裝有香案的香亭,全副執事儀仗,場面極其隆重。
農曆正月十四日,傳說為陳靖姑(即奶娘)生日,供奉奶娘神像的畲村村民通常在這一天致祭。並每隔一二年到古田縣臨水宮請奶娘,迎神場面亦很隆重。
農曆正月十五日為福鼎樟嶺一帶畲族村民的節日,每三年舉行一次。是日,按戶募捐錢、米,由各戶派代表到值祭者家中供祭聚餐。相傳鳳凰是神鳥,能載風神雨神征服四方旱魔,使畲村風調雨順,豐衣足食。
農曆正月二十日為福安社口鎮潘洋一帶畲民節日。這一天,畲民不下田,要做糯米糍「補天」。用春菊草和糯米一起蒸製的糍粑粘而不膩,吃用糍粑能起消積化食祛病作用。相傳為紀念女媧娘補天之功,在正月二十日女媧生日這天做糍粑幫助她「補天」。又說:古時每年正月陰雨連綿,影響春耕,是皇天漏雨的緣故。因此,這一天畲民都要做糍,供祭天皇,取意「補天穿」(破漏處)。
二月初二日是福安坂中畲族鄉後門坪一帶村民的會親節日。這天凡是後門坪「雷氏祠」的支派,以及與該村有親戚關係的,都不遠百里趕到該村會親。「二月二」又是當境土主魏公生日。是日,該村畲民集中到「魏公侯廟」舉行公祭。每年「二月二」,從霞浦等鄰縣回祖居地會親者往往要超過後門坪付人數的數倍。「二月二」,民間傳說是土地公神誕,亦為「土聖真君」、「巡海將軍」神誕;又為「百花生日」、「種竹日」,畲村多舉行祭土地和種竹活動。尤以霞浦東安島瓮里村的「二月二」神節最為隆重,節前家家戶戶釀酒、蒸糕、做糍並辦飯菜,租渡船迎接客人,舉行隆重遊神活動,當晚舉行歌會。50年代後,迎神活動多被盤歌會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