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中旬,金磚國家第六次峰會在巴西福塔萊薩舉行。王伊立,里約州立大學四年級的一位中國女孩,被邀請擔任大會同聲傳譯員。作為大會最年輕同聲傳譯員,她與搭檔分工協作,默契配合,表現出色,贏得大會主辦方高度讚揚。
眾所周知,在翻譯行業里,同聲傳譯員是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一天薪水相當於一個白領一月的收入。同聲傳譯人才屬於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難培養的人才之一。有資料顯示,全球專業的同聲傳譯人員僅有2000多人,我國大約30人左右,至於國際上流行的在經貿、科技、政法等各個領域學有所長的專業型同聲傳譯人才,則是一片空白。同聲傳譯之所以人才少,是因為門檻太高。以我國同聲傳譯員入職為例,有資格加入「同傳」學習的首要條件,是通過高級翻譯資格考試,然後加試「同傳」,通過後才算入門。實際上,能通過初級翻譯資格考試,就相當於專業八級,通過率一般不超過10%,能通過高級翻譯資格則更是鳳毛麟角。在此基礎上,再選拔同聲傳譯員,其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即便如此之難,年僅24歲的王伊立卻能將同聲傳譯工作幹得十分出色,的確令人嘆服。其實,如果把時光倒回去8年,那時的王伊立還只是一個對葡萄牙語一竅不通的中國小女孩,可以說,她是從一部葡語詞典上起跳後,經過多年磨鍊,才取得如今成就的。
16歲那年,王伊立離開爸爸,離開石家莊,背著行囊,獨自搭乘飛機,投奔遠在巴西里約的媽媽,進入當地一所天主教學校就讀高中。從那時起,在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裡,她開始經營著自己的人生。學習葡萄牙語是她必須面臨的最大難關,儘管在國內她英語很棒,但是,葡語中幾十種動詞變位、陰陽性、句型等要比英語難得多。初來乍到,作為學校里唯一的中國人,她根本無法與別人交流,簡直就是個「小啞巴」。
對此,王伊立有過委屈,也有過自卑,曾一度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哪兒都不去。媽媽是企業老總,也是個女強人。見女兒情緒低落,她便以一種不容質疑的語氣對女兒說:「你在學校的一言一行不僅僅代表你自己,還代表中國!」這句話讓王伊立感受到了一種責任。她重新振作起來,「絕不做孬種」的想法成為一種精神支撐。
為了攻克語言關,王伊立把全部業餘時間都花在一部葡語詞典上,每天堅持「狂啃」詞典5個小時以上。那是一種絕對枯燥的生活,但是,她沒有絲毫懈怠。所幸語言學習的某些規律是相通的,由於英語底子紮實,對學習葡語起到了極大的輔助作用。在「啃」詞典的同時,王伊立借鑑英語學習的一些小竅門,觸類旁通,很快,葡語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儘管當時她還不能流利地去說,但是已經可以比較順暢地去寫了,在入學不久的考試中,她甚至還拿到了一個高分。這給了她巨大信心,葡語學習也漸入佳境,三年高中讀完,她的葡語表達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
王伊立真正走上葡語翻譯之路,則是在大學期間。大三時,有箇中國體育代表團出訪里約,東道主舉行友誼比賽,需要一個既懂中文,又懂葡語的人提供翻譯服務。那時,王伊立已經是里約州立大學的學霸級人物,頗有名氣,所以賽事主辦方很快就聯繫到她,聘她擔任翻譯。那一次,王伊立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再加上她出眾的容貌和落落大方的氣質,給賽事主辦方留下了極深印象。
這次成功「首秀」為王伊立打開了進入翻譯殿堂的大門,此後一個又一個翻譯邀請接踵而至,她的名氣越來越大,巴西教育部、農業部、稅務局,里約州政府、市政府,以及與中國有戰略合作關係的巴西企業、高校都聘請她做過翻譯。在巴西翻譯界,王伊立已然是冉冉升起的一顆耀眼明星。()而這一切,都為她最終走上金磚國家第六次峰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一部葡語詞典上起跳,王伊立完成了從葡語「小啞巴」到頂級國際會議同聲傳譯員的巨大飛躍。為什麼會如此呢?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王伊立是這麼回答的,她說:「我經常拿王蒙的一句詩來鼓勵自己:在生活中我快樂地向前,多沉重的擔子我不會發軟,多嚴峻的戰鬥我不會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