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暢的等級公路徹底改變了20年前的時空概念,在知青年代曾視為畏途的北大荒,一下子變得如此近便。交通的改善縮短了地理與心理距離,一路青山綠水,車過佳木斯江松花江橋不久,新華農場地界翠玉般潤澤的萬頃水田撲入眼帘;簌忽間車已過鶴崗市,正是麥熟時節,路邊一色碧綠豐茂的大豆地,偶爾才能見到小塊的金色麥田,那樣柔美的鵝黃色,不是小麥而是用以生產啤酒的大麥。
曾經如此熟悉的黑土地夏季變得陌生了。是作物的改換,重繪了黑土地的色彩。無垠的綠地用顏色給予我第一印象: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為黑土地置辦了盛夏的新裝。
這次重返黑土地,得到了農墾總局的支持。在與韓乃寅副局長商議日程時,我曾想去建三江看濕地保護,但想來想去,最後說我是從寶泉嶺出來的,還是先回寶泉嶺吧。
寶泉嶺所在地的那座小城,是從公路兩邊毗連線踵的廣告牌盡頭閃現出來的。規模浩大的廣告陣營使我誤以為駛入了一座現代化的城市。然後是錚亮的巨大油罐、寬闊氣派的街道。偶有幾排低矮的紅磚房,依稀喚起70年代作為知青報導員多次來寶局開會的記憶,眼前的面貌卻已煥然一新了。
第二天的參觀,更令人驚嘆不已:電視台500個嘉賓席位的電視台演播廳;.各項教育設施完備、教學質量上乘的寶泉嶺中學;依山而建風景秀麗的老年公寓;擁有300多個床位、醫療設備完善的二級甲等寶泉嶺中心醫院......整潔溫馨的老年公寓屋頂,還建有一個精心設計,封閉透光的空中花園,專為那些開拓北大荒流血流汗一輩子的退休職工們,在漫長的冬季享受陽光。在樓下的一個房間我見到一位安詳愜意的老人,興奮地伸出手指訥訥地告訴我他已經104歲了。學校標準化的廣場與操場上,我聽見了農墾的孩子們奔向未來的腳步聲;在可供1200人聽課的階梯教室和嶄新的學生公寓裡,我看見知識與文化之光在閃爍。剛落成不久的寶泉嶺中心醫院門前,噴泉如雪涼氣襲人,橋下的河面上片片綠荷隨風蕩漾。一個七八歲的女孩濕漉漉地從河邊走上來,手裡小心地捧著一枝盛開的粉荷一一那一刻我的眼前灼灼一亮:真的是荷花麼?那滿池迎風頷首的蓮荷,本是我故鄉江南才有的水生植物啊,如今競遷徙北國安身立命,莫非是代替我們這些離去的知青,呈一份心裡依戀不捨的鄉情麼?那女孩扯下一片段預告瓣送給了我,欣喜中覺得這是北大荒給我的最好禮物......
尚志公園更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好去處。1962年植下的滿山樟子松如今已高聳入雲,蒼翠濃密的樹林中只見一條條狹窄的藍天。山頂的花壇中央,全墾區造林100萬畝的紀念碑巍然而立。細細瞻仰過趙尚志烈士紀念館,沿著陡峭的台階拾級而下,公園的正門前竟是一片可容納萬人的宏闊廣場,身後青恰是廣場大舞台的天然背景,華燈彩柱好一派氣象。每天清晨與傍晚,寶泉嶺的職工們雲集廣場,或練劍揮拳或翩翩起舞,把一天的精氣神都攢足了。據說建這個廣場之初,曾有過不同意見的爭論,而如今,尚志公園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已成為寶泉嶺人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應該說,正由於寶泉嶺人有著如此健康向上、積極自信的精神風貌,全局才能獲得年社會總產值38個億、產糧140萬噸、人均年收入4510元、戶均存款2萬元的可喜成績。各農場才能順利建立起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職工變成了投入的主體、風險的主體和利益的主體,並在全局範圍內實現了人壽、生育、醫療、財產和養老的"五保合一"。如今寶局的綠色食品與無公害食物的種植達到100萬畝,向日本出口大豆完全免檢,綠地的覆蓋面積與排污能力在全墾區都名列前幾位,因而在今年3月份,寶泉嶺已被正式命名為國家生態農業示範區。
寶泉嶺3日中,曾有機會與現任分局黨委書記鄒積慧同志長談。這位畢業於齊師院中文系和省委黨校研究生班、先後在基層工作多年、擔任過綏稜農場黨委書記和場長、綏化分局黨委宣傳部部長、1997年榮獲全省第八屆勞動模範稱號,年富力強、沉穩博學的領導幹部,生動地向我講述了農墾20年改革開放所走過的坎坷道路。在我記錄下來的十幾頁筆記中,鄒書記的許多精言妙語讓我大得裨益:
用經驗指導工作,是加法;而用理論指導工作,是乘法。
國有民營的"國有"二字,主要體現在政府的控制力。在今天的歷史條件下,非國有的因素越多,則說明農墾的發展越健康。
黨員必須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能帶領人們致富幫窮,無能的人對民眾沒有吸引力。加入WT0之後,從近期看,是挑戰大於機遇;而從長遠看,是機遇大於挑戰。機遇歷來都只賜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我們不能被狼吃掉,就看我們有沒有本事與狼共舞......
鏗鏘之聲,在清澈的黑龍江上翻滾,一浪激起一浪,如波遠去。
再次徜徉寶泉嶺的街市,每一個角落都不斷刷新著我的印象;走出"大荒情"展館,墾區50年的奮鬥史與充滿希望的未來,掀起我重重思緒。在寶泉嶺農場的一隊與二十五隊,豐收的麥田和老職工們樸實的話語令我感慨萬千。這熟悉而又陌生的寶泉嶺啊,儘管北大荒人勤懇樸實的傳統依舊,但歷經20年的"二次創業",農墾已徹底改變了"國家拿錢,職工種田"的平均主義分配方式,走上了國有農業產業化格局的發展之路。
後來的日子,在普陽和新華農場,這一場深刻的變化,以更生動形象的事例湧入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