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的孩子讀後感(一)
用西方人特有的觀察角度,描幕了一個中國近代傷痛歲月里的人性輝煌,用一個深邃的觀察高度,為我們體現了一段塵封已久的往事……何克,那個熱血青年式的 外國人,從第一步踏上中國這被燒焦的土地開始,就註定無法回頭。這裡的人們是多麼的瘋狂,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瘋狂——他們是近乎神經的瘋狂,每雙腿仿佛是物質覺得奔跑者,不受任何理性的控制,只因本性追逐著血腥和殘殺。舉起已被鮮血浸染的看不出本來面目的雙手,瘋狂又無目的掃射者。只有那槍彈穿透肉體的悲鳴聲,才能使他們恢復知覺。呵,多麼驚喜啊!而他們卻是近乎絕望的瘋狂,他們也是仿佛無知覺的奔跑著,只因雙腳無法忍受這焦黑大地上的所流淌的血液的滾燙而不斷躍起,四處躲避著,只為不讓自己成為日本人愉快的槍把,呵,多麼可悲啊!看到這荒謬的場景,何克的神經遊走在大腦邊緣,荒謬,不是嗎?這種只可能發生在沒有文明的獸類的身上的瘋狂追逐戲碼居然被人們演繹了!他震撼了、他憤怒了,他要向世界揭示中國內部的真相,但當他的相機和打字機被奪去並親眼目睹了同伴的死亡後,他終於明白了,他所有的學識和生活經驗都在這裡頂不上用了,因為這裡的人都只靠本性活著,這一刻活著罷了。
他一度的絕望、無助過,當他下定決心要上到最前線時,卻陰差陽錯的被安排在了這所孤兒院,他見到了這群頑劣卻都有悲慘身世的孩子們,他深深的感悟到:戰爭傷害最深的就是老弱婦孺,直接毀了人的一生,一直與何克作對的石凱就是典型,這些孩子內心是枯萎蕪蕪的,沒有人用愛滋潤他們,他們自然不會去愛別人,他們向蕭瑟秋風中搖搖欲墜的樹葉緊扒著樹幹一樣,守著這座破建築。沒人告訴他們明天該怎樣活下去,何克努力的利用自己耶穌一樣的博愛去普照他們、滲透他們希望無孔不入。何克曾經從刀下撿回了一條命,他懂得生命即將逝去的絕望。所以,當戰爭還不放過孩子們時,他便義無反顧的和孩子們踏上了絲綢之路,這條命運之路。也許孩子們太小,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翻山越嶺,只是單純的跟隨前方那個他們所信賴的背影。他們跋涉在這條大路上-----跋涉著向著一個目標、沒有停駐、沒有回頭、只有眼前漫漫的白雪和耳邊獵獵的西風,堅定的信念時的千里之途止於足下。沒有一聲啼苦、沒有一聲抱怨,每個人都追隨心中的信仰,直到抵達山丹。在這裡沒有戰爭、沒有流血、沒有犧牲,只有愛和平靜,在這裡大樹將重新紮根生長,更為高大、更為粗獷,每片新葉都茁壯成長。因為他的使命完成了,他救贖了他的孩子,然後他死了。救命的血清沒有趕上他病逝的生命。他該回他的伊甸園去了。那片在空中的白色風箏,是在為他上升的靈魂護航嗎?那白色正象徵著他光輝偉大的靈魂,他的靈魂是無法用那一根細線系住的。他會去擁抱白雲,他會與太陽同在。神的孩子回家了,他的墓碑留在了這方淨土上,他這悲劇卻輝煌的一生,正如他的碑文所述:彩色絢麗的生命啊,光輝而又溫暖。
為了它,人們一直奮發向前。他已逝世了,從此不再奮戰,在戰鬥中。逝者的生命,卻更輝煌燦爛!
黃石的孩子讀後感(二)
曾經在電視劇里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我活著都不怕,難道還怕死嗎!」從話里不難聽出,對於說這話的人來說,死比活著更容易。死是一種解脫,脫離苦海,而活著卻是苦海無邊。《黃石的孩子》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發生在極其惡劣的情境下的故事。
在抗戰時期,我國慘遭日本法西斯的蹂躪,橫屍遍野,戰火瀰漫。一個叫喬治·何克的英國記者,帶著六十多個性格迥異,飽受戰爭之苦的孩子,沿著古絲綢之路歷盡千辛跋涉,逃避戰火……,最終他保護著這些孩子們,來到了一個叫山丹的地方,並在這個世外桃源安定了下來。而他自己也把生命永遠留在了這片土地。影片是根據喬治·何克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的。
在歷史上,喬治·何克雖然沒有白求恩和約翰·拉貝在中國那麼人人皆知,但在甘肅山丹至今還矗立著一塊英國人的石碑,以紀念他在上世紀30年代抗日戰爭期間千里救孤的偉績。
喬治·何克出生在英國一個優越的家庭,父母是一生都將精力放在了致力於和平事業的反戰人士。在二戰初期,作為一名戰地記者,為了告訴世界,殘酷戰爭的真相,何克去過許多國家,即目睹過對戰爭漠不關心的美國人,也看到了被戰爭狂熱所蒙蔽的日本人。最後他來到了遭到大屠殺浩劫的南京,親眼目睹了慘遭塗炭的中國人民。這也激發了他千里救孤的決心。
用好萊塢的手法拍攝一部發生在中國的故事,肯定有些擰巴,最明顯的就是喬治·何克的那一腔熱血和他熱愛和平的理想應是本片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卻沒有賺到多少眼淚, 而片子中的許多時間都用來描寫他和那些孩子怎樣相處,怎麼打動孩子,反而倒讓我覺得何克和那些孩子始終都有種生疏感,最終也沒有哪個打動人的細節把這種距離抹平。
如果片子早早就進入他保護著這些孩子,怎樣克服重重困難,歷盡生死,通過絲綢之路來到山丹,把這段經歷放大講的話,可能會更好看,節奏也不至於這麼拖沓,故事會更加感人。而那些他和孩子的矛盾衝突也可以在這裡多加一些。
喬治·何克、周潤發所飾演的陳漢生和女醫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也都有著各自奢侈的理想,片中的幾個道具也把他們在那個殘酷的歲月下,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做了詮釋,比如女醫生隨身攜帶的留聲機;何克為女醫生準備的咖啡和插在花瓶里的野花,都為影片增加了浪漫的色彩。
我最喜歡片子的結尾,那些被何克冒死救下來,勇敢地活到今天,見證和經歷了幸福生活的人們,用採訪的方式,讓他們再次回憶起那段經歷時,所有的感受是那麼的真實:在那個戰爭年代,有一扇門時隨時打開的,有的是支撐不下去,走了進去,比如小青,有的是被無情的戰火吞噬的,而何克卻打開了另一扇門,一扇通往和平和自由之門。攝影機帶領我們穿越時空,認識更多的像白求恩、約翰·拉貝和何克這樣的英雄們。
黃石的孩子讀後感(三)
這是一個平凡的故事,()甚至有些拖沓、冗長的故事。喬治·霍格,一個為了了解真-相的英國記者,深入戰場進行報導。不幸被日軍俘虜,差點丟了腦袋,後被新四軍傑克·陳解救,在逃離治病之時,偶遇日寇屠殺過後倖存下來的60多名性格各異孤兒,語言不通的喬治承擔起關懷照顧這些孩子的責任,當戰爭的陰雲臨近之時,他又引領著他的「孩子」們踏上了西去甘肅山丹的行程,沿著中國的古絲綢之路跋涉千餘公里,歷盡艱險,越過雪山來到沙漠的邊緣逃避戰火,卻又不得不面臨新的人生故事……
確實,除卻開頭處南京大屠殺的慘景再現,以及孩子們頭上偶爾飛過的侵略者飛機,山水如畫的影片畫面中,絕少涉及血腥、殘酷的戰爭,更沒有王侯將相的縱橫捭闔,甚至連好萊塢大-片慣常的煽情橋段都絕少出現,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只有一個大人,幾十個孩子掙扎求生的細節,堪稱瑣碎的生活片段。
對此,有人將其解釋為西方導演特有的浪漫情懷,就如在霍格的菜園中高高挺立的向日葵,在生存之外,更流露出一種西方人對生活莫可名狀的堅持,甚至是迥異於中國人對待這場戰爭的輕鬆感。然而,這部影片真的令人感到輕鬆嗎 我捫心自問。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誠然,瑣碎的生活細節和孩子們幸福的笑容,幾乎令我們忘卻了戰爭,但當我看到那因無法忍受恐懼而上吊自殺的孩子慘白的臉龐,那因為仇恨而早早學會破壞、殺戮的孩子手中碎裂成兩半的日本士兵家人合影和他那冷漠得幾乎可以掉下冰碴的眼神時,我的心臟仿佛被一隻手狠狠地攥了幾下。
有些疼痛,更多的卻是難言的羞恥。
無法忘記,開頭處南京街頭的瘋狂屠殺,荷槍實彈的「野獸」將成群的國人驅趕到一起,再用機槍和刺刀肆無忌憚地收割生命,最終付之一炬……
無法忘記,中國-軍隊潰敗之後,英國女醫生在他的中國同行拉扯之下,不得不放棄倒臥路旁的中國傷兵時回顧的哀傷眼神……
同樣無法忘記,一個英國人為了他的中國「孩子」免於被抓壯丁命運而鋃鐺入獄時,中國-軍官義正詞嚴的斥責話語:孩子們身上的血也是中國的……
恰如結尾時,幾個當年的「孩子」用他們蒼老而又真實的聲音追憶的霍格:「他是個完人,是沒有任何瑕疵的完人……」
然而,在「完人」的對比之下,我們又看到了怎樣的國人 這個問題,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自己。回憶至此,除了感佩於主人公霍格偉大的人性的光輝,我的心中,更多的竟是難以言喻的哀傷,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