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張麗鈞的一篇文章——《生命如屋》。她說,生命中的每一天該怎樣度過,有兩種說法:當第一天和當最後一天去過。喬治在生命即將終結之際,建造了一座美麗的房舍,將人生之悟砌進了牆裡。即使他命赴九泉,也會含笑憶及自己生命尾聲中重獲的那一次「濃縮版」的、有價值的生命——愛的體驗,情的升華,咀嚼人生況味的晨昏,房屋矗立起來時強烈的成就感。
生命總在不覺間流逝。日子被日漸痳木的人過得舊了、更舊了。「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提醒,其實是善愛者為自己和他人出的一道人生思考題。在這道思考題面前,願倦怠痳痺或緊張忙碌的你能有片刻沉吟。問問自己,在激情燃燒過後,是否曾守著灰燼懨懨度日?在人生謝幕之前,是否曾鎖著眉頭打發時光?在「第一天」和「最後一天」之間,歲月那麼漫長,漫長得讓你誤以為凋零隻是遠方別人的事。
一場大病之後,我倒是感覺「第一天」和「最後一天」之間怎麼那麼短,短到我還沒有來得及看我心愛的小兒長大,我還沒有和老公手挽手去美麗的西雙版納,我還沒有在日漸年邁的父母膝前盡孝……凋零的蕭瑟、調零的肅殺就已經瀰漫開來。感謝所有的神靈保佑,感謝所有的親人和朋友,是他們傾力把我從死亡線上拽回。
在那以後的每一個日子,我都懷一顆感恩的心,精心呵護親情、友情、愛情。不管「最後一天」是哪一天,我只知道要好好走過今天。
生命如屋讀後感(二)
喬治是名身患絕症的建築師,住在父親留下的一幢破舊不堪的房子裡,夾在海邊的富人區里,顯得那麼不協調。妻子羅賓早已和他離婚,兒子薩姆和自己的關係也不太好。喬治對自己的工作也極不滿意,儘管他已經無可奈何地幹了20年。喬治下決心改變自己的生活,重建人生,不再浪費生命的最後幾個月。他準備將破舊的房屋按自己多年來的夢想重新修葺、裝飾,同時趁此機會調整與兒子的關係。他沒有將自己已患病的事透露給任何人,只是要求薩姆暑假來與自己一道修建房屋。薩姆早就打算與朋友共渡暑假,自然萬般不情願。不過在喬治的堅持下,他還是勉強來到了海邊。父子倆開始了龐大的工程。整日無所事事的羅賓也每天給他們送飯,並逐漸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喬治和羅賓順理成章地重浴愛河,薩姆也順理成章地擺脫了毒品的困擾,並與鄰居的女兒阿麗莎相愛。只是在這表面的和諧美滿之下,卻是喬治日益臨近的死期。這是多麼殘酷的事情啊!
有時候,什麼事都不能如你所願的。患病的喬治,因為病而振作!在生命的盡頭,我們都會有許許多多想要做還未來得及做的事情吧!趁現在的時間,把握機遇,把握自己,去做我想要做的事情。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是十分可貴難得的。
有時候,深夜,一個人靜靜地對著螢幕,雖然沒有打出一個字沒有開口說出一句話,()心裡卻在期待著一首能夠飄在風裡雨里的歌:歌唱著青春,歌唱著年少,歌唱著心裡汨汨流淌的生命。
有時候,深夜,一個人默默地敲打著鍵盤,雖然敲打不出十八相送,手指卻在譜寫一曲誰唱誰哭、誰哭誰唱的幽怨之曲;沒有枝頭鳥兒的歡樂,只有林蔭小道上的停滯的片刻永恆。
有時候,深夜裡,盼望著惠風和暢抒我激情,卻總也見不到湖邊垂柳依依;深夜裡,盼望著煙波浩淼任我遊蕩,在面前呈現的卻總是那般清澈和恬靜,縱是海闊天空任我遨遊也顯得那麼孤獨疲憊。
珍惜生命,不在虛無飄渺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