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的讀後感(一)
大家一定聽過海倫·凱勒的故事吧,她的一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說:「19世紀裡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們學了《海倫·凱勒》這篇文章。
海倫·凱勒小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導致她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她那時才一歲呀!她活了88個春秋,有87年都生活在無聲無光的世界裡。她是憑著自己的意志力,拚命地練習說話,摸讀盲文,最後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哈佛大學。
她一個又聾又啞的弱女子都能取得這樣的成就,那我呢?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我一般會躲著走,不是想辦法破解難題,而是不去做它。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往往自暴自棄,缺少與挫折鬥爭的勇氣。
現在我知道我該怎麼做了!我要像海倫那樣不畏困難,勇於戰勝自我。我相信,只要擁有了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就能取得成功,就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海倫·凱勒,你的事跡令人感動,你的精神令人振奮。你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經典書的讀後感(二)
拜恩著作的《力量》,一口氣就給讀完了。《力量》主要講述的是人們怎樣運用心理暗示技巧達到做好某些事的捷徑,講述你的感覺時時刻刻確切反映了你釋放出去的一切。當你感覺美好時,就不必擔心其他事,因為你的思想、言語和行動都會是美好的。讀完此書,我心情無比澎湃,藉此,跟大家一同分享一下我的讀書心得,也希望可以讓壓力較大的同事們心靈得到釋放。
在《力量》這本書中,朗達·拜恩說:「愛是世間最大的吸引力。」愛是所有美好感覺的源頭,你要想得到什麼,你必須先去「愛」什麼通過「愛」,你只想著自己要的,而忽略自己不想要的,從而將你的潛意識喚醒、集中,並固化為意念。意念持續發揮作用,心想也就事成了,萬事也就如意了。
這個例子讓我想到了我們居委會的每個工作人員們,要經常不厭其煩的跟居民打交道,也經常會遇到居民提出的各類刁難問題甚至是挨罵。正如書中所說,萬事萬物都有其積極和消極的影響,在你被拒絕的同時其實你也讓你的心靈變得更加強大,讓你離下一次的成功就更加接近。這就正如我們大家都有夢想,有人就因為挫折而放棄了自己美好的夢想;而有人卻不輕易放棄,他會想:我雖然暫時失敗了,但是我知道了我為什麼會失敗,並且失敗是成功之母嘛!我在這給大家分享這本書裡的一段話:
人生其實很單純,只有正面事物及負面事物這兩種組成元素。你人生的每個層面,無論是健康、金錢、人際關係、工作或快樂,對你來說不是正面就是負面——你可能擁有很多金錢或手頭拮据;你的身體可能很健康或疾病纏身;你的人際關係可能很圓融,也可能很不順;你從事的工作可能令你振奮且成就斐然,或者你對工作不滿且屢遭失敗;你可能幸福美滿,也可能大部分時間都不快樂;你的人生可能高低起伏,有好日子,也有苦日子。
經典書的讀後感(三)
史鐵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然而,雖年輕的他卻沒有選擇死,而是獨自一人,去了地壇。
命運總是這樣,它首先讓你失去一些東西,然後又讓你得到另一些東西,就像它剝奪了史鐵生的雙腿,卻又賦予了他善於思考的大腦。一個被命運拋棄的不幸的人,要不要選擇死,為什麼而活?史鐵生雖然逃到了地壇,卻從未終止對上述問題的思考,而史鐵生的人生價值都體現在這些問題的思考上了。()
首先,他很早就參透了生死。他認為,即使是不幸的人,但他一旦出生了,死就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因為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司馬遷說「人固有一死」也是這個道理。既然死是必然的,那麼不幸的人就應嘗試活下來,只有活下來,才有重新發現驚喜的機會。這就像在我們在海岸上徘徊,有時會不幸遭受大海上的巨浪,但也能拾到鮮艷的貝殼,不是嗎?
接下來就是怎麼活的問題了。史鐵生明白,活著,就要知道為什麼而活。就像他在《我與地壇》中描述的那個弱智姑娘和她的哥哥,妹妹當然不知道什麼是不幸,但她的哥哥,無疑有著和史鐵生母親一樣的悲痛和不幸。但哥哥依然勇敢地活著,因為他要照顧妹妹,保護她,否則,就會重演妹妹被欺負那令人心碎的一幕。
然而,怎樣活的問題,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的事情,並不是一時想通了活著的目標,就不再接下去思考。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自古至今很多身殘志堅或忍辱負重的名士完成了畢生的目標卻很快去世的原因。即使是受人景仰的太史公司馬遷亦是如此。而史鐵生是深諳此理的,他善於思考的大腦從沒放棄過思考,這使得他即使在文學的道路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說:「活著不是為了寫作,但寫作是為了活著。」
史鐵生走了,但我永遠還念他——那位地壇里的生命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