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水滸傳第二回讀後感

水滸傳第二回讀後感(一)

第二回是「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此章回,話峰迅速的從宋仁宗到英宗、神宗、哲宗,由哲宗引出全書最要緊的人物,哲宗的弟弟九天王,端王。這個端王就是哲宗死後當了皇帝的徽宗。

說端王,先說高俅。高俅是端王的拐杖,端王是高俅的梯子。

說一百零八個妖魔,也是先說高俅。金聖歎對此評曰:「乃開書未寫一百人八,而先寫高俅者,蓋不寫高俅,便寫一百八人,則是亂自下生也;不寫一百八人,先寫高俅,則是亂自上作也。」

評得好,上樑不正下樑歪,只是罪過都加在了高俅的身上。

高俅成了亂自上作的代表人物。

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因高俅陷害,被逼逃往延安府,途中成了九紋龍史進的師傅,到此,水滸傳就言歸正傳,一場大戲就此拉了大幕,各色人等,都漸漸登場亮相。

表面上看,這一章回的題目提到的人物是王進和史進兩人,實際上全文寫了兩大場景,一是官場二是民間。看官場是如何玩法,民間又是一番怎樣景象。王進被官方所逼,遠走他鄉,就將這二個場景聯繫了起來。

官場景象是由端王,也就是後來的皇帝徽宗,端王的姐夫,駙馬王晉卿和高俅為主角。以高俅的發跡史而說明官場的腐敗,以蹴鞠,和一對羊脂玉的鎮紙獅子,筆架等來表現皇家的奢華。高俅能為皇家所用,正是官場墮落的寫照。

民間的景象是民匪不分,史進在不知不覺中同少華山的強盜成了一家人,法已不服眾,官府的管控能力下降到極點,史家村和少華山強盜合做一處了。

這二個場景,正預示著天下大亂。是誰亂了大宋的江山呢?故事慢慢道來。

故事從此開始,一百零八個妖魔先後出場。

以《水滸傳》為鑑,今日景象如何?不做評論,()還是評《水滸傳》吧!

水滸傳第二回讀後感(二)

哈哈,好高興啊,媽媽要領我去買書了,一到書店,我便像一匹餓狼是的尋找起來,心想:買什麽書呢?對了,任老師推薦我們看看四大名著。

於是,我買了一本《水滸傳》,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我讀書,那叫一個快,10分鐘不到,已經讀完了第二回合,講的是魯智深大鬧五台山,讀完這一回合,我感覺到魯智深也蠻好的,比如:當金氏父女沒有盤纏時,魯智深毫不猶豫的把自己身上僅有的五兩銀子全部放在了桌上,幫助金氏父女渡過難關。還有一次呢,魯智深為民除害,就讓鎮關西嘗了一些苦頭,可是,沒想到的是,那鎮關西經不起打,魯智深僅用三拳就讓鎮關西與世長辭了,他沒想到自己竟殺人了,心裡很擔心,俗話說的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以前,救過的金氏父女知恩圖報,又救了魯智深一命。

通過這一回合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及時的伸出援助之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如果人人能這樣做,我相信,我們的國家會更美好,就會少一些壞現象;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我相信,再也不會有搶劫、殺人,這些令人心驚膽跳的事情發生了;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我相信,我們的國家秩序會更好,大家會更和諧的相處在一起!喔,忘了說了,我們還要知恩圖報喔!

水滸傳第二回讀後感(三)

今天,我讀了《水滸傳》中的第二回。

書中,講述的是: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後,為了安身避難,於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魯深。因為魯智深不守佛門清規,所以被推薦到相國寺做執事僧。相國寺方丈見其長得兇悍,命其看管酸棗門外的菜園,魯智深於菜園內製服眾潑皮,倒拔垂楊柳。

本章的描寫使得魯智深的形象更為厚重,一個粗獷不失慎密、武力過人、敢於鬥爭胡英雄形象躍然紙上。

再看看自己在生活中,每次校運會都非常緊張、害怕,不敢參加。看過本章,我學會了勇敢。

通過讀文章,我立志要像魯智深一樣做個勇敢的人。

  1. 水滸傳讀後感
  2. 《水滸傳》讀後感
  3. 水滸傳的讀後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