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訶德讀後感1000字(一)
公元10世紀羅馬教皇已成為世界的精神領袖,查理大帝復興的羅馬帝國分裂為西邊的法國和東邊的日耳曼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教皇的勢力處於膨脹狀態。西歐此時三面臨敵,南邊是一直很危險的穆斯林,西海岸有北歐人的劫掠,東邊收到匈奴、匈牙利人、斯拉夫人和韃靼人的威脅,羅馬的和平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歐洲大部分的地區因國王和皇帝都離得太遠,為情勢所逼,成了一個軍營,伴隨著這種職業軍人的出現而對某種組織的建立需要,騎士制度便應許這種歷史大背景而誕生,給此時的世界提供了一種急需的東西——一種明確的行為準則。騎士制度發展了一個關於舉止、外部行為的複雜系統,因而也就有了後來稱謂的騎士精神,它包括八大美德: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精神、誠實、公正。但十字軍東征之後,商業復興,城市一夜崛起。騎士很快因為市民、好老師、火藥以及僱傭軍的出現以及國王的再次強大,成為多餘的人。一旦失去效用,就註定要被淘汰被滅亡。騎士制度雖然作為一種過時的形式塵封在了歷史裡,但是騎士精神卻作為一種文化遺產被後世所紀念。
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筆下的這部世界名著,如果要徹頭徹尾的將其分析透徹恐怕得幾十萬字才能顯現出清晰的輪廓,本文承接以上的歷史背景,主要談論有關騎士精神的內容。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忍俊不禁大笑,因為這個鄉紳一些列奇異想法和荒唐行為,但是讀過之後,卻在內心深處升騰起濃濃的傷感和悲愴。為何作者要設計一個如此荒唐的文學形象呢?
小說以堂吉訶德的經歷為線索,步步展開。他本是拉曼卻的一位鄉紳,卻因沒日沒夜的閱讀騎士小說而走火入魔,將現實與小說里的情節以及自己的想像混為一談,揚言要懲惡揚善,做一個遊俠騎士。正如大家看到的,他確實這樣做了。受騎士小說影響,他為自己改名為堂吉訶德?德?拉曼卻,將所謂的騎士騎士坐騎其實是一匹瘦馬改名為洛西南特,並學著小說中騎士的摸樣不時的在嘴裡叨念著所謂的公主心上人杜爾西內亞,其實只是附近村子裡的一位普通農家姑娘,還有一位在堂吉訶德先生遊俠騎士生涯中不得不提及的人物便是桑丘?潘沙,他作為遊俠騎士先生的忠誠侍從。當他全身裝備起七湊八拼的披掛,以及長矛、盾牌、盔甲,這些小說中騎士的裝束時,便出髮帶著我們一起走進了一個怪誕奇異的世界,一步步將諷刺進行到底。
只是到最後一章,當年邁的紳士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而他終是在作者的有意安排之下回復到了最初的清醒狀態。在病榻上回想起那段做著遊俠騎士怪異夢的日子,意味深長的說出「可惡的騎士小說」是罪魁禍首,並在遺囑中闡明如果外甥女嫁人的對象不幸如若是涉獵騎士小說的人,將失去繼承遺產的資格。「文學的功能在於說理和教化」,塞萬提斯作此小說最大的現實意義便是要反對騎士小說,他在文中反覆提及,在文末也有明顯的重申,但是以這種方式藉由他所塑造的這個紳士在臨死之時講出,所能產生的效果必將更勝前者一籌。只因為小說中的紳士用他的生命歷程和自己的親歷,那些讓人忍俊不禁大笑他大傻冒的故事,對比之後,不僅達到對騎士小說深惡痛絕,更對堂吉訶德這個人物形象多生出了一份哀憫。他用自己小小的身軀,和短暫的生命,為太多的世人提供了一個警醒,沉迷於小說,沉迷於想像是如此荒謬和可笑的事情。但我們只顧嘲笑他,是否檢省過自己或者是身邊的人?變相的堂吉訶德不僅僅存在於歷史中,他存在於任何時代。
試想一下,遼闊的田野上,熱鬧且眾人都穿戴正常的鄉村或市鎮中,一個如此穿戴怪異的人出現,不用其他情節,已是一種莫大的諷刺了。而小說中,讓人看得最過癮的莫過於堂吉訶德與一些列他想像中的巨人和魔鬼打鬥的場景:風車大戰、綿羊大戰、酒囊大戰、為爭奪諾不里諾頭盔之戰等等。但正是經由這一系列荒唐的打鬥從側面烘托出了堂吉訶德的英勇無畏。在信仰與勇氣都漸漸磨滅的時代,塞萬提斯筆下這個荒唐騎士的行為何不是對時代最大的諷刺呢?面對惡勢力和受壓迫的境地,我們有堂吉訶德一般的無畏拿起手中的劍,去斬斷他們的頭顱麼?
但其實整部小說中堂吉訶德卻並不是一個完全瘋癲時刻不清醒的人,他實屬介於現實與理想、理智與瘋癲之間。作者在一些章節藉由他偶爾的情形道出了所有清醒的旁人都不曾領悟的道理,諸如對黃金時代已然一去不復返以及關於文武兩行的論述等等。這同時也是現實照進文學裡的影子,在文章開頭的背景里有敘述。這不免讓人想起了中國現代文學巨匠魯迅的小說,他的《狂人日記》中的狂人,《阿Q正傳》中的阿Q。這些生動的文學形象,雖有東西文化以及時間和歷史背景上的差異,但他們都同有一個特質,替作者活靈活現的演繹出了心裡的話,而他們單薄荒唐的話語和行為之下暗藏的也正是一個健全的時代所應該擁有卻嚴重缺失的靈魂。
關於堂吉訶德的愛情,其間穿插有卡爾德尼奧、露絲辛達、費爾南多以及多洛苔亞的愛恨糾葛。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他模仿卡爾德尼奧在深山裡苦行贖罪,命桑丘替自己送的那封情書給他的心上人。即使這位心上人也只是迎合他騎士生涯的一個必需,但是他所表現出來的忠誠和溫柔儒雅的愛情觀,也是無論經歷多少歲月的磨鍊,都不會褪掉顏色的經典。我們都有一個對於愛情的嚮往,不是麼?
這部小說被稱為歷史上的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塞萬提斯因了對現實不滿的心理效應而虛構了堂吉訶德這個騎士形象,堂吉訶德身上所有的荒唐都該歸於騎士小說,而並不是騎士精神本身。當歷史走過了一千多年,這個形象卻日益豐滿,他的瘋癲和荒唐成了每個時代都能作為社會上一些人物和行為的代表。但是他所反應出的那種騎士精神,我們又將他豐滿了多少呢?當歷史走到今天,當對照於今日之中國,騎士精神里的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精神、誠實和公正,是拋去塞萬提斯筆下堂吉訶德的瘋癲和荒唐之外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的。這從歷史深處走過來的騎士精神,深深的打動著我,而它也理應打動每一個人。
社會是一整塊新木,任何一個地方出了蛀蟲這塊新木都不再美觀,每個人不是都當像堂吉訶德一樣,敢於挑起自己身上的責任,為這塊新木的完整做一個騎士麼?寫完之後,便不覺堂吉訶德是一個瘦弱的老頭兒了,他身上所洋溢的光彩蓋過歷史上一切光鮮亮麗的王公貴族。
堂吉訶德讀後感1000字(二)
《堂吉訶德》的小說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裡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群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把酒囊當作巨人頭,不分青紅皂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臥床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初看《堂吉訶德》,我認為它只是一部滑稽可笑的庸俗之作,主人公神經質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越發看不起他。但是細細品味,又覺得書中蘊涵了一種道理。人們的最基本的本質就是為了自己的目標不顧一切地去實現它。在實現的過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桿兒似的遊俠騎士,那位奇想聯翩的紳士,時刻體現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這是人類最崇高的精神,因為過於單純了,才鬧出許多笑話。
書中的主人公原本名叫吉哈納,年過五旬,是一位紳士,雖說是地位顯赫,但家境卻也不寬裕。由於生活的清閒,這位紳士愛上了騎士小說,而且已經走火入魔,到了手不釋卷,廢寢忘食的地步。別人讀小說,都只當消遣,對小說的情節多持笑料態度,而吉哈納紳士則截然不同,他對騎士小說中的的荒唐故事深信不疑,對小說中的騎士佩服得五體投地。漸漸地,他失去了理性,想入非非要去做個遊俠騎士,全副武裝,漫遊世界,去克服一切的困難和險阻,消滅一切邪惡的,殘暴的力量,鋤強扶弱,見義勇為,名留千古。於是,他從老屋裡找到了一件銹跡斑斑的祖傳的一套盔甲,並異想天開地用硬紙做了一個面盔。可惜不太結實,他沒辦法,只好用鐵皮條重新做了一個,這才將這面盔的事情算是完成了,接著,他又找來一匹老馬,然後美其名曰駑馬難得,趁著給馬取名的東風,他又給自己取了個騎士般的名字,唐?吉訶德。然後又無比荒唐地請一個客棧老闆為他受了封,就這樣,他開始了他的遊俠騎士之旅。
堂?吉訶德的騎士之旅可謂是滑稽透頂了,把風車當成巨人,把美麗的農家女當成公主,把一家普通的小客店當做被實施了魔法的堡壘。第一次出行被人打得動彈不得,被馱在驢背上回到村里;第二次出行最終以被人裝在木牢裡帶回村里告終;第三次出行在被同村學士裝扮的騎士打敗後鬱鬱寡歡地重回故里,直到最終一病不起。
如果說堂?吉訶德的存在於他本身是一齣悲劇,那麼堂?吉訶德臨終前的清醒則是對於我們所有人的悲哀。「去年的雀巢,今年沒有鳥。我過去是瘋子,如今頭腦已經清醒;我曾經是台?曼?拉的唐?吉訶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吉哈納。但願我的悔悟和真誠能夠換回諸位從前對我的尊重。……」唐?吉訶德的這番話出現在他生命的終點似是所謂的清醒卻更像是他對現實的一種妥協,這其中包含了一切的辛酸與淒涼,諷刺與無奈。當唐?吉訶德的最後時刻終於到來時,他遺囑的公證人剛好在場,他說,從未在任何一部騎士小說中看到過任何一位遊俠騎士能像唐?吉訶德那樣安祥而平靜地死在自己的臥榻之上。然而事實上,()他卻是一對矛盾中極大的一個受難者,不平的冤魂。
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一方面揭露批判社會的醜惡現象,一方面讚揚除暴安良、懲惡揚善、扶貧濟弱等優良品德,歌頌了黃金世紀式的社會理想目標。所有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感情,它可以穿越時空,對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具有現實感。
我個人在覺得堂?吉訶德在滑稽之餘,上文所體的追求夢想的精神,也的確是蘊涵在他的內心當中。對唐?吉訶德這個看法,在嘲笑之外卻也帶著一種淡淡的敬佩。畢竟再經受了重重挫折之後還能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奮鬥的人的確是百里挑一的。這種精神,唐?吉訶德如果運用得體,不去追尋什麼騎士道,而去專注於其他的事業,我們也很難否定他不是一個成功人士。為此,笑過之後,卻也為他深深的惋惜。
本書中一些所謂的配角也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浪子回頭的費蘭多。費蘭多故事本可以訴說一下,但在這裡為了節省篇幅,也就不再提及了。還有善良聰明的神父。高明睿智的參孫學士。以及同樣傻但對主人忠誠的騎士侍從桑丘,桑丘算得上是本是中的第二大可憐人了,被堂?吉訶德的「花言巧語」騙得了桑丘的信任。使得桑丘答應做了唐?吉訶德的侍從。從那以來我們的桑丘就沒少受苦,在客店裡被人用毯子包起來扔來扔去的戲弄,又被大家一起把他蒙在鼓裡把他當作一個笑料,但是桑丘卻以驚人的毅力為了自己根本不可能得到的所謂堂?吉訶德口中的「海島總督」而堅持著。就憑這份堅毅,我們不得不對這個小丑角色投去欽佩的一瞥。桑丘直到最後也被蒙在眾人設計好的圈套里。他雖如願以償地當上了海島的總督(實際上是一個小鎮),但自始至終,因為唐?吉訶德給他開的騎士玩笑而被迫去做做一件件的荒唐事。
《堂吉訶德》每一個讀者都會對堂吉訶德騎士的主觀臆想和不切實際而哈哈大笑,然則,堂?吉訶德不僅僅具有令人發笑的地方,更有令人敬佩之處,每一個深刻的讀者,都會在這位大名鼎鼎騎士的荒唐行為里,看到他的執著而公正的品質。他嫉惡如仇,總是正面向他的「敵人」發起不屈不撓的衝鋒,他從不從背後捅刀子,更不用說用下流的中傷和惡意的誹謗來進行戰鬥了。然而,堂?吉訶德騎士這種令人敬佩的品質,在如今這個時代已經蕩然所剩無幾了,尤其是在人類社會一些非公開的場合,這種品質早已無影無蹤,譬如,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網上,我以為就很難看到堂吉訶德「公正」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