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果集讀後感(一)
泰戈爾的《采果集》雖然寫在《飛鳥集》之後,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它。這本書不像《吉檀迦利》那樣厚,但它所包含的精神的重量是一樣的。
此書中句子都很短小,但句句包含深意。它像飛鳥集一樣清新、自由,樸實自然。比如:花蕾企求的是夜和露,而盛開的花朵卻要求光和自由。泰戈爾以他卓越的哲理、優美的語言為我們構造了一座宏麗而靜謐的詩的樂園。這小小的詩集讓人捧閱時感到每張紙都散發著光彩,有一種神聖感。
泰戈爾的個人修養極高,所以他能看見萬物之間所蘊藏的哲理,當他把自己的所聞所感寫成詩歌后,()我們也就品味了他的思想,也跟著他有所提高。由他那至為敏銳、清新又優美的具有高超技巧的詩所表述出來的就不再是詩,而是一種精神的寶藏了。
「每天讀一讀泰戈爾的詩,可以讓我忘卻世上的一切痛苦」,這是英國的葉芝對泰戈爾的評價。由於這些詩所處的境界之高,以致於它們不再是紙上的文字,而是文明的寶藏。
采果集讀後感(二)
生與死本是一種永遠無法溶合的距離,而近在咫尺卻形同陌路是單相思者的心與所愛的人更遙遠的距離。相愛卻不能相處,有情人不能成眷屬,是千古遺憾的情人間的距離,而明明愛著卻裝著不放在心上,是矛盾而痛苦,逆離真心的距離。可,比這更遙遠的距離,你可知?是心的冷漠,是對愛的藐視,是面對愛自己的人斷然掘上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把愛遠遠拒絕在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外。
距離原本可以產生美,但這樣一種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卻是痛苦的。全詩以愛為主線,詩人敏感的字裡行間,流露著痛苦而無奈的情感,不能不令人從容。詩歌簡短而整齊,全詩由四組「不是……而是……」構成,採取對比的手法,層層深入,把讀者帶到了那種痛苦的最遙遠的距離,並把詩人情懷感染給每位讀者。讀至最後令人恍然大悟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實際上是心與心的距離,早已淚眼模糊。
人,為何不放下心的冷漠,把心與心的距離拉近,好好去感受別人賦予你的愛呢?
別讓心與心成為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吧!這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