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馬褲先生讀後感

馬褲先生讀後感(一)

假期無事,隨手翻看老舍先生的小說集,讀到了老舍先生的精品小說《馬褲先生》,馬褲先生這個人表現出了人性刻薄的一面;但更深一層看,他並不是個十惡不赦的壞蛋。大部分人內心深處都有一點虛榮,或者一點刻薄,也許還有一點趾高氣揚;而馬褲先生就像是這一種誇張了的,負面的展現人性本來面目的一個人。

馬褲先生的「本領」是使喚人。馬褲先生為了顯示自己是二等車廂的「文明人」,連續四五十聲「茶房」一聲比一聲驚天動地,足以把「茶房的眉毛擰得直往下脫毛」;馬褲先生舉手投足都有「老爺」派頭,他不理解茶房不是機器,更不是只為某些人作奴隸的,如果人人都這麼折騰他、使喚他,就是鐵打的身子也是要應付不過來的。很難想像,在新民主主義時代的「人人平等」喊了多少年之後的今天,「馬褲先生」這類人依舊沒有絕跡。只要看看那些倚仗錢財,目無一切的先生和女士們你就會發現,歷史與現實是何等的相似了——飯店吃飯要把「服務員」喊得地動山搖,到商店購物是如何顯擺自己是大款。「馬褲先生」的表現對於現代社會的「老爺」們同樣有很深刻的教育意義。因為當一個人無限放任自己之時,他給別人留下的印象絕不是偉大與崇高,而是渺小與庸俗。

馬褲先生的另一大「本領」便是不顧他人感受的我行我素。在別人頭上打鞋底,吐痰,傍晚睡覺時咬牙還打呼嚕,如果說那四五十次「茶房」的叫聲還只是讓一個人不得安寧的話,那以上種種陋習表現就是讓車上左鄰右舍都不得安寧了。如果說「咬牙打呼嚕」是一個人的生理問題,僅憑個人意志無法克服的話,那麼打鞋底和吐痰這類行為可就是純粹的不文明了。當然,或許馬褲先生那個時代正是火車剛剛興起的時候,這種我行我素之輩可能並不少見。不過看看今天火車上仍然存在的種種不文明行為(例如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皮鞋也要「上床」)馬褲先生一定會欣慰的說:「我的精神沒有丟啊!」可是,朋友,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員,我們是否會對這種「欣慰」感到臉紅和羞愧呢?自認為「歷史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的我們,是否真的在文明方面進步了呢?

當然,馬褲先生的「本領」遠不止上面提到的這些,他的行為既讓人發笑又讓人厭惡,既滑稽愚昧又引人深思。我想,老舍先生塑造這個人物絕不是讓我們在笑過罵過後就萬事大吉,透過馬褲先生的種種「表演」,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內心的大聲吶喊「沉睡的國民們喲,你們要改變的不僅僅是外表!」

馬褲先生讀後感(二)

看完《馬褲先生》後,我覺得這篇小說十分有趣。

為什麼叫他馬褲先生呢?因為這位火車上的客人無名,穿著馬褲,所以叫他馬褲先生。為什麼以他為主題?因為這個故事在他的叫聲中開始的。

在故事中,馬褲先生不停地叫茶房幫助他拿很多東西。我覺得他十分懶。他自己不去,而要茶房幫著拿。而且他的叫聲還十分驚人,也就是很大,茶房就算是有天大的事也要放下,來伺候這位馬褲先生。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只有四個字「拿手巾把」。在馬褲先生叫了5次之後,茶房不是裝聽不見就是耳朵已被震聾,頭也沒回地就走了。看來茶房也被叫煩了,懶得理他。之後,他叫了40-50次「茶房」,()茶房只來了一次,說明茶房已經討厭他了。在「我」進了城後,還聽見了一聲「茶房!」。看到結尾,我樂壞了。

看著這位可笑的馬褲先生,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每天爸爸媽媽都伺候著我好吃好喝的,我不要像馬褲先生那樣亂叫人,讓別人討厭自己啊。

馬褲先生讀後感(三)

老舍先生的作品大都很幽默,大都是表面上在開玩笑,在輕鬆逗樂,實質上卻在把國民思想里一些落後的、醜惡的東西呈現給讀者,試圖啟發讀者在笑過之後去思考、去反省。有人評價說老舍先生的文章「笑中有淚」,這個我還沒能體會到,但至少我明白讀他的文章不該只是笑。

《馬褲先生》算是一部短篇小說吧,它主要是在描寫馬褲先生的行為,以及他和茶房之間的互動。老舍在這篇文章里的用語極其幽默、誇張、諷刺。馬褲先生這個人可稱得上是集負面之小成:他為人小氣,好虛榮,不懂基本的禮儀,不知道「恥」為何物,我們好多人的身上多少有他的影子呢。展開來談幾點,如下:

「……發了問:」你也是從北平上車?「很和氣的。我倒有點迷了頭,火車還沒動呢,不從北平上車,難道由哪兒呢?……」典型地沒話找話,不知道說什麼,但總不能不說吧,那樣顯得多沒涵養呢?這就是愛充大,愛慕虛榮的心理在作怪。

「看了看鋪位,用盡全身——假如不是全身——的力氣喊了聲,」茶房!「……」馬褲先生為什麼喊聲茶房,還要幾乎用盡全身的力量,是怕茶房聽不到?我猜想他是怕周圍車上的人聽不到,更是怕「我」聽不到,他想成為焦點,畢竟在這之前他受到了「冷遇」,為了挽回面子,他必須行動起來。但在旁人看來,這種方法是多少蠢笨!

馬褲先生忙不迭地喊茶房拿毯子,拿枕頭,拿毛巾……難道他就不怕茶房會煩嗎?或許會吧,不過我想在他看來,他付了錢的,所謂花錢買服務,為了對得起自己「送出去」的「銀子」,他必須爭取儘可能多的服務,這也就是他在得知老舍與另一位乘客都沒有帶行禮時而為自己沒有帶上四隻皮箱與一口棺材感到遺憾的原因。馬褲先生這樣不遺餘力地爭取自己的權利想來倒也無可厚非,但問題的關鍵是車上不只他一個乘客,只管自己享受而不去顧及其他人的死活,這多少有點自私吧。

從馬褲先生的「小動作」,比如在大眾面前挖鼻孔呀,站在車箱的過道里堵著別人呀,把一口痰吐到車頂上呀,在別人頭頂上摔打鞋子呀……可以看出來他的素養高不到哪兒去,或許是個暴發戶吧。懂得不多,卻還要故意趾高氣揚,以示與眾不同或者鶴立雞群,但讓人遺憾的是他幾乎稍一動作,就會被別人看出破綻。

其實老舍先生在故事一開始描述馬褲先生的穿著時就賦予了他不中不西,不倫不類的形象,以這個開場來暗示讀者接下來的故事將會是一種諷刺性的幽默。馬褲先生的形象是如此的惟妙惟肖,動作是如此的鮮活,仿佛他就站在我們的面前,響雷似地喊茶房,讓人反感不已,同時也忍俊不禁。

馬褲先生這個人表現出了人性刻薄的一面,但往更深一層看,他並不是個十惡不赦的壞蛋,畢竟大部分的人內心深處都有一點虛榮,或者一點刻薄,也許還有一點趾高氣揚。馬褲先生就是我們自身缺點的大集合,被老舍先生故意誇大了以後,讓人讀來心有戚戚焉。

我想大概老舍先生就是想使用馬褲先生――這一誇張的人物形象來寫人性的某些缺陷,努力使讀者在發出會心的微笑之餘,順便做些自我觀察與自我反省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