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也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他公而忘私,愛僧分明,對技術精益求精……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職。
對於他的精神,毛澤東曾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周恩來提出「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朱德題詞「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士」。
今年3月5日,將是毛澤東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41周年的日子。41年來,雷鋒這個偉大的名字家喻戶曉、熠熠生輝,民眾性學雷鋒活動在全國城鄉蓬勃發展,雷鋒精神成為億萬人民的自覺實踐。雖然時代已發生很大變化,但雷鋒始終活在人民的心裡,雷鋒精神始終放射著奪目的光輝。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也必定要學習和貫徹雷鋒精神。那麼,我們該如何學習和貫徹雷鋒精神呢?
雷鋒曾經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就是雷鋒精神的實質。這種偉大精神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教育和激勵人們前進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志存高遠,胸懷寬廣,牢固樹立遠大理想。我們共青團員特別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聰慧和力量。
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緊跟時代步伐,永不滿足,永不懈怠,發奮學習。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與自己的理想及祖國的需要方面相聯繫的知識,更好地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堅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鬥的作風,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奮學習,並在日常生活中勤儉樸素、厲行節約,堅決反對貪圖享受、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用自己的老實勞動創造將來美好的生活。
學習雷鋒,就要像雷鋒那樣,大力弘揚文明新風,用實際行動促進團結友愛、老實守信、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自覺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的實踐者、新型人際關係的倡導者。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我們廣大青少年中深入耐久地開展學雷鋒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深入總結學習雷鋒活動和實施青年志願者行動的經驗,全面促進志願服務的隊伍建設、組織建設、項目建設和機制建設,推動青年志願者行動再上新台階,引導廣大青年在學習雷鋒、志願服務的實踐中鍛鍊成長。
讀書筆記800字(二)
終於放暑假了,可以好好讀一些自己喜歡的小說名著,暑假裡,我讀了一些動物小說,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說——《第七條獵狗》,有一點心得體會。
忠誠、善良、勇猛是獵狗的天性,獵狗則是獵人的知音。在這故事裡獵人召盤巴曾養了七條獵狗,但前六條都不那麼盡如人意,唯有第七條獵狗,伴隨著獵人走過了一段離奇的經歷。
第七條獵狗是三年前獵人召盤巴收到的六十大壽禮物。它是一隻軍犬生的小狗,取名赤利,意為傳說中會飛的刀。赤利被訓練為了一條優秀的獵狗,成了獵人召盤巴最得意的獵狗。它跟著主人在打獵中和獵物殊死搏鬥,抓到獵物從不獨享。就是這樣一條優秀的獵狗,由於在一次打獵中被它的主人誤會,甚至要被殺掉,別破離家出走,成了野狗,當了一群豺的首領。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獵人召盤巴年紀大了,不能打獵,只能中天放牛,過安逸的晚年生活。但這平靜的生活被一群豺打破了。赤利的「子民」尋找食物時,召盤巴和他的牛成了豺的進攻對象。在這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赤利再次顯現出它對主人的忠誠及自己的勇猛,它把所有的豺咬死,救了它昔日的主人,而自己卻重傷身死。
這就是狗與人的感情。為了主人的安全,它不顧一切的與狗從來不惹的蛇展開殊死搏鬥,而自己被主人誤會差點慘遭殺害。為了主人的安全,它不計前嫌而效忠主人,和自己的「子民」生死相搏,重傷而死。這是怎樣的一種感情啊!狗是人類的朋友,請不要傷害他們。狗不會說人話,但它比有些人要好的多,至少它有忠貞不渝的忠誠。我們要學習它的忠誠。
讀書筆記800字(三)
《人為什麼活著》,一本稻盛和夫探析經營哲學的書,卻滲透了很多人生哲學。其實也是在後來才明白,或許這本書,它本來應該取名為《人應該怎樣活著》。
人為什麼活著?應該怎樣活著?其實在某些方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可以互通的,雖然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法準確地面面俱到地回答。但看完這本書,至少有一個原先就有的觀點被再次鞏固和強化,那就是:勤奮努力地工作,用樂觀積極、與人為善的心態好好活著。
首先一點,勤奮。按稻盛和夫書中的定義來說:勞動的目的不應僅取得糧食、免於飢餓,也是為了鍛鍊人類的心智,如果每個人都勤奮努力,就能夠培養出美好的心智,讓人變得更完美。
我認同這個觀點,我們都不完美,但都可以努力讓自己更完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想,努力勞動在給我們帶來物質回報的同時,確實帶來了精神上的收穫,雖然在勞動的過程中,我們不免抱怨、煩惱,心情鬱悶,但當事情過去後再回頭看,或許這其實也是一個修煉心智的過程,正是因為有好多好多這樣的抱怨和煩惱,我們才逐漸變得成熟,變得穩重,變得能獨當一面了。
當然,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與人為善。()稻盛和夫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保持謙虛真誠的態度,儘量少摻雜個人主觀意識,秉承他人之心看待所處的局面。拿我們的工作來說,總有人抱怨廣告占用了太多版面,也聽人說誰踩了誰的線,是誰在本該截稿的時候還沒拿出稿子來,或者是誰不管稿件內容如何就只管把自己的稿子放在頭條位置……這樣的情況我們幾乎天天碰見,摩擦也不少見。但如果在摩擦發生之前,我們可以嘗試著將心比心,或是設身處地,有些摩擦和爭議說不定就能避免。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當一個人低落的情緒也會對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樂觀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論結局如何,最起碼我們贏得了經驗和保持樂觀的心態,因而心懷感恩、欣然接受這個考驗。換句話來說,事已如此,生氣並無用處,又何必拿別人的錯懲罰自己?所以,還不如一笑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