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走進毛澤東觀後感

走進毛澤東觀後感(一)

上周日我觀看了紀錄片《走近毛澤東》,影片開頭就用了一連串詞語來描述:「他是詩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戰士,又是統帥;他指揮千軍萬馬,自己不曾開過一槍;他締造人民共和國,自己不當元帥,他就是毛澤東!」這的確是對毛澤東最精闢的概括。

毛澤東,一個偉大而又神聖的名字,瀏覽了偉人的一生,從偉人的各個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不僅認識到了新中國的來之不易,同時又明白了創建新中國的艱辛,並且領略了偉人的風采。觀看完這一紀錄片後內心久久不能平息,不斷地回味片中的一些情節,感慨萬分,不由的對毛主席的聰明才智、作風膽識與他對人民的那一份始終不變的情懷充滿了敬意。

這部影片講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戰鬥經歷,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傳奇經歷,毛主席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為了全中國人民的新生,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在充滿荊棘的革命路上走過了無數的風風雨雨。

影片不僅是回憶,不僅是懷念,更是對毛澤東作為一個偉人同時又是一個普通人的一種再現,以新世紀的眼光來感悟歷史,感悟領袖,感悟人生

首先,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最偉大的作品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他畢生的願望就是建設一個富強的中國;他又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他同時又是一位有著理想主義情懷的偉大詩人,他的詩作流露出一位革命家的廣闊胸懷,他的願望和愛好反映出一位詩人的性格。

他,率性自然,不循規蹈矩,在外交場合談笑風生,為友人遞煙夾菜;卻又堅持原則,對西哈努克的無私幫助,對蘇聯的無理要求堅決抵抗。

他,有著親臨戰場的不懼,面臨危機的不亂,處臨動盪的不驚;卻又有著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智慧、膽識與魄力。他,有著縱觀全局,橫覽世事的宏大胸襟。青年時代讀了《盛世危言》後發出「人生無處不青山」的慨嘆;卻又有著細緻入微的觀察力,農民一句「咋不擊死000」非但未激起他的怒火,反而查出了行政結構的不合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是毛澤東在新中國開國大典上說的一句話

他,熱愛游泳,想暢遊世界的大江大河,他熱愛祖國山川,想考察黃河長江。他,渴望同人民在一起。他是第一個喊出「人民萬歲」。

他,平易近人,憂國憂民。在日理萬機中還不忘給以前陝北同甘共苦的老鄉送糖、酒;在國家處於內憂外患時,還不忘悼念受血吸蟲病困擾的村民;在病入膏肓已無力行動時,還不忘向身邊的服務人員深深鞠躬以表謝意。

毛主席他把一生獻給了國家,獻給了中國共產黨,獻給了社會主義事業,獻給了中國人民。他的影響不僅在中國,不僅在亞洲,不僅在東方,他是世界偉人!我們永遠記得他這個偉大的領袖——毛澤東。

毛澤東——一個偉大而又平凡的名字,我們永遠銘記他!

走進毛澤東觀後感(二)

近段時間以來,思修課一直在學習毛澤東思想。老師為了使課程更加生動並加深我們對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的認識,給我們播放了這部紀錄片。

面對紀錄片開頭的一幕幕現代化景象,毛澤東——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印象確實在我們的歷史中漸行漸遠了,對於我們這一代對毛主席的認識,也僅僅是來自政治課的學習,老一輩的訴說和部分書籍,影片。但是這部紀錄片,讓毛爺爺成為了我們鮮活的記憶。

毛主席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戶普通人家。幼年的他在母親的薰陶之下,就關心貧困家庭的同學。青年時,他勤奮好學,立下雄心壯志,不甘願沉浸在落後腐朽的封建文化中,他積極接受吸收新思想,不斷參加各種社會運動。壯年時,他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擔當主要領導者的位置,留下了遵義會議的英明策略;領導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顧全大侷促進國共合作;認真分析中國國情,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了屬於中國人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仰望天安門城樓,我們仿佛仍可以依稀聽見那句鏗鏘有力的,昭告世界的話語,「我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作為中國人民的領導者和中華民族建設復興的領袖人物,他的功績永遠不可磨滅。

毛主席是一個思想家,他將中國國情第一次與馬列主義相結合,走出一條屬於中國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形成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理論。作為政治家,他深刻分析戰爭中的中國,人民最需要什麼,所以土地革命轟轟烈烈展開。他又深切明白中國要建立怎樣的政權國家,只有權力屬於人民,才可以使老百姓過上安心幸福的生活,所以他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將想要一權獨裁的統治者趕出了中國大陸。作為一名軍事家,他領導了多次起義,指揮了無數的戰爭,他擁有深明大義的軍事謀略,卻未曾開過一槍。

中國人民領導者的他,毛主席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他的豪情壯志,他的理想希望,都流露在那篇篇詩詞和蒼勁有力的毛筆字中。他博覽群書,他寬厚和藹,他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我們歌唱《東方紅》來頌揚他,來銘記他。他說我們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充滿著希望。我們要牢記使命,學習毛主席的優秀精神品質,堅毅,勤奮,拼搏,團結,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努力學習中國的歷史,現今的思想。用知識武裝自己,充實自己,使自己真正成為那抹最亮的光,肩負起中華民族復興發展的偉大使命。

《走近毛澤東》記錄了偉大領袖毛澤東的一生的大部經歷,為了革命,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毛主席付出了心血,即使後來面臨許多歷史錯誤的決斷,我們還是應肯定毛主席的成就,以及為中華民族復興做出的偉大貢獻。

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會牢記歷史,牢記使命和囑託,認真學習思想理論,為民族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薄力。

走進毛澤東觀後感(三)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偉大的人物,歷史書,政治書上沒有少出現他的身影。但是通過觀看紀錄片,他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鮮活,更加親切。他,就是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的偉人毛澤東。

作為革命的領導者,毛澤東有著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他不僅自己參加革命,還回家鄉創辦農民夜校和組織農民協會,並且把自己的弟弟妹妹都帶出來參加革命。震驚中外的三大戰役是毛澤東在西柏坡的農家小院裡指揮的,這三大戰役都取得了重大勝利,不得不說,毛澤東把他的軍事指揮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人們在總結毛澤東的軍事指揮藝術時感嘆道:戰爭指揮藝術的高下,關鍵是看指揮員有沒有眼觀全局,運籌帷幄的戰略胸懷。這一點毛澤東恰恰具備,錦州戰役就是最好的體現。

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毛澤東善於用文字抒發自己的情感。十七歲告別父母時,他用一首詩表達自己的報國之情: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是何等的豪言壯志,現在我們生於和平的年代,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我們不必為祖國去拋頭顱,灑熱血,但最基本的愛國之情是不能缺失的。()我們要儘自己所能學有所成,為祖國建設事業貢獻一份力量。毛澤東在1959年回到家鄉的時候寫過這樣的詩句: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這時的毛澤東已不再是人們眼中那個叱吒風雲的人物,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在用文字抒發他對兒時生活的懷念和濃濃的思想之情。

作為國家主席,毛澤東時刻心繫廣大人民民眾。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經常外出視察,出於安全問題的考慮,有關部門規定,毛澤東外出或在公眾場合必須戴口罩。這樣的做法使毛澤東感受到不能接觸人民民眾的孤獨,他十分無奈。他曾感慨地對一位街道居委會主任說:「我真羨慕你們的工作,每天能跟民眾打交道,最有意思。」身為國家最高領導人,卻不端一點架子,心裡想著的是廣大百姓,並且願意主動接近民眾,這樣的平易近人怎能不讓人感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作為一個普通人,他即使有再傳奇的經歷,也難免會有過失,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眾所周知,文化大革命就是在毛澤東的錯誤領導下發動的,其間許多知識分子遭到殘酷迫害,嚴重阻礙了中國科學文化的發展。但是他意識到了這一點並採取及時的補救措施,儘量降低文化大革命所帶來的消極影響,這是值得肯定的。

看完了《走近毛澤東》,我對毛澤東的形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同時也意識到,評價一位歷史人物要本著客觀公正的選擇,不能因為他的功績就忽略他的過失,也不能因為他的過失就否認他的成就。作為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對新中國成立與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雖然也曾因為多方面原因有過過失,但他仍是值得我們銘記的一位軍事家,一位詩人,一位國家領導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