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情歲月影評(一)
生命是一場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將自己交予了俗世,用別人和社會既定的軌道牽拌自己前行,而內心的聲音,早在懂得諂媚於人之前就消失殆盡,又或者,永遠在耳畔孤獨的迴響。
我們無法抵擋Tristan從原野上策馬呼嘯帶來的狂野,無法阻止Alfred帶著文明進程的光環在人群中脫穎,無法攔截單純的Samuel走向他並不了解的戰火併失去生命,編劇選擇了Susan去承受這一切,在她的時間坐標上,上校的三個兒子相繼出現隕落,但每個人都背負著她無法實現的希望,膠著一生的愛恨和等待,在時間和命運捉弄的漩渦中無法自拔。
自由的氣息是殘酷的,Tristan流淌著熊的血液,追逐著自己的衝動。在Samuel的墓前痛哭的男子,長發飄揚,柔情似水,任何女人都難以逃脫那樣深情地懦弱,susan也不例外。愛上狂野的自由,就意味著接受他殘忍的選擇,「即使我有了孩子,你還是要走嗎?」Tristan幾乎沒有遲疑的翻身上馬,塵土飛揚中拋下流涕泗流的愛人。他是愛她的,我堅信。只是,自由的天性高於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如此又怎麼能顧全愛情的美滿?年復一年的等待,只有莫名的玩意從孤島或荒地寄來,還有鋪天蓋地的寂寞和深入骨髓的絕望。她沒有想到過還有重逢,「永遠太遠了」,這是Susan的藉口,因為那個以為永遠到不了的等待終點居然出現了。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她的後悔和驚異,命運是如此的捉弄,小伊莎貝爾的禮服、跨坐在Tristan脖子上玩耍的samuel,那原本都是她的,熬過了那些年空洞無望的等待,還要忍受將愛人和夢想拱手送人的悲哀。
susan身上流淌著我們自己的影子,因為愛和夢選擇堅持,因為理想太遙遠而不得不放棄,因為我們不是堅定地追隨自己內心聲音生活的俗子,所以不能像小伊莎貝爾那樣,從小就堅持「他是我的男人」並固執的等到了那一天。或許,時間再開一個玩笑,讓我們像susan一樣,總是錯過最愛的人,總是和最美的夢想擦肩而過,於是相信緣分和等待,從哭著嫉妒到笑著羨慕,安慰自己平淡就是真諦。
而那些咆哮著的聲音,壓抑在心底,總在深夜不斷響起,所以,愛上他鄉的秋日傳奇,感動於自己的燃情歲月。
燃情歲月影評(二)
好多關於這部影片的影評已經層層疊疊的將時光覆蓋,再寫影評的話也許是老調重彈。但是無論有多少影評。都不能將這部影片帶給我的激情沖淡。
我在最具激情的年紀看了這部影片,那時候的我也許是完全的用下半身來思考問題的一個人。我一直以為靠雄性激素可以讓一個男人簡單而又充實的過完這輩子。覺得往往社會的進步,時代的更替,都是男人雄性激素分泌的結果。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也看過大河戀,裡面的皮特也是不羈,也是和一個印第安女人相愛,而他的哥哥到最後有著成功的事業,如花般的美眷。相比於秋日傳奇里的愛佛瑞,大河戀彷佛就是現實版的愛佛瑞。試問男人一生何求?
但是在秋日傳奇里的愛佛瑞的台詞給出了答案——「我遵守所有的規矩,神的,人的,而你(崔斯汀),並沒有。但是可笑的是,所有的人喜歡你甚至多一些,所有的人。甚至我的妻子。」他語音低垂的在蘇珊的墓前,跟崔斯汀傷心的說。
往往生命的激流,會與現實去對沖,在你的夢想與物慾之間,給你戴上沉重不堪的枷鎖。這些枷鎖,就是愛佛瑞所說的「規矩」。你可以去當一個乖孩子,生來美好的去享受你該享受的一切,在規矩的鐵軌中,快速的奔向你的目標。當你回首的時候,你發現在這所謂的「規矩」的旅程中,你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做夢的自己。是你將生命的痕跡改變,改變成為千千萬萬人都類似的一條路,你與所有人都一樣了,你也許會很成功,財富,權力,都會在這條軌跡中。前提是,你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本心。
遵守規矩,利用規則,直到你的成功。這樣何嘗沒有激情?所以,為愛佛瑞鼓掌吧。他不丟臉,相反,他是個有夢的人。
在這茫茫世界之中,與命運的激流對沖,只對大自然的神明致敬。這是每個男人所夢想的世界。但是,你敢嗎?所以,向崔斯汀致敬吧。他是一個永恆。
在這個已經被各種規則雕刻的體無完膚的世界裡,你找不到一絲自然的溫情。有人會恥笑這樣的後果,因為如果都按自然的準則,人人都不要活了,你喜歡上你的嫂子,你就可以跟她去做愛了。這不可笑麼。
而更可笑的是規則代表了文明,同時不僅僅是文明,也是約束。更不可思議的是規則往往是最不守規則的人親手制定的。你內心的熊將永遠的沉沉睡去。因為你遵循的是——別人的規則。
最後用特洛伊的一句台詞結束:我們不必羨慕神靈,相反。神靈羨慕我們。因為,終有一天,我們會死去。這讓我們的每一天都有了價值。
燃情歲月影評(三)
草原上有一條寬闊的河流,經年累月地在那裡靜靜流淌,但是沒有人看見平靜水面下的激流暗涌。也許有一種人,他們的一生註定是顛沛流離的一生。這一切是因為他們的身體裡沸騰不止的血液,是因為不肯安歇的靈魂,是因為將生命本質里最真實的想法付諸實踐的勇氣。片中,印第安老人一刺有一句話:「我知道,這個世界有些人是能夠聽得到自己心裡的聲音的。」崔斯汀就是這樣一個幸運的人。
這是一個在軍人和獵人教育下長大的青年,他秉承了父親威廉上校和印第安智者一刺的卓越性格。他從小就曾切下一隻大狗熊的腳趾,在那場與狗熊的搏殺中,他的血與熊的血溶在一起,從此,一種偉大征服欲左右著他的一切。
崔斯汀生性狂野,我行我素,想盡辦法挑戰自己,也挑戰社會,在他的身上,蘊涵了那種隨時隨地可能爆發的力量,那是征服自然的力量,征服自我的力量。這種力量貫穿了主人公的一生,當歲月流逝,斯人遠去之際,終於完成了最初的讖語與最終的主題。
崔斯汀也是純真的,他那不帶任何目的真情流露,讓我們明白外表放縱的他實際上擁有一顆未受污染的心,內心不受污染因此無所員絆。他有那如天一樣純淨的心靈,如火一樣灼熱的情感,所以他才能無所顧忌地愛上了弟弟的未婚妻蘇珊,所以他才為人們所熱愛和祟拜。如果你愛那天、那地、那曠野,愛那無拘無束的自然,那麼你就一定會愛崔斯汀,因為他就像這天地、這曠野、這自然,近乎赤誠而又粗獷,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與讓人悍服的強大力量。像風,沒有固定的形狀;像雨,無私無畏地投向大地;像火,從不顧忌燒傷自己。
崔斯汀還是孤獨的,《燃情歲月》中的孤獨是另一種極端的表達方式。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把孤獨注進了畫面,崔斯汀那孤獨的眼神,孤獨的擁抱,孤獨的身影,孤獨的激情,以及——他孤獨地離開親人,孤獨地走向死亡。
影片最後,像上帝的使者一樣睿智的一刺為崔斯汀的一生做了總結:「疼愛他的人均英年早逝,他是石頭,他和他們對沖,不管他多希望去保護他們。他死於1963年9月,秋天,月圓之時,他最後路面的地方是在北方,那兒仍有許多待捕獵的動物。他的墓並沒有記號,但沒有關係,反正他常活在邊緣之地,在今生和來世之間。」
錯過它是你的遺憾
《燃情歲月》向我們敘述了一個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從康面上看,它似乎是一部充滿羅曼蒂克、多愁善感似的老式言情片,然而,深入其內部,我們才了解到它幾乎完全摒棄了給人以保守陳腐、平庸媚俗之感的好萊塢類型化的模式,它透過一戶移民家庭和幾乎被趕盡殺絕的印第安民族「賢者」的眼光,觀察了美國近1個世紀的當代史,對社會、政治、經濟、民族政策、文化、婚姻、愛情,幾乎涵蓋了當代社會方方面面的主流意識,影片都進行了鋒藏不露的抨擊。
在人性的刻畫上。影片進行了精心的雕琢,在愛情與親情、理智與慾念的矛盾鬥爭中,幾個年輕人受著痛苦的折磨,他們顯得那樣無謂和無奈,在某種情形下,他們更像在洶湧的海水中瑟瑟發抖的小船一樣,陷入人性的洪流中無助地打著轉。
在影片的調色板上,色調是如此豐足,令人心曠神怡的自然美景,巨細不遺的細節描寫,豐富細膩的感情色彩,親情、情慾、受難、和解、怨恨、死亡、眼淚……多情的人事與物事,如夢如煙如詩如畫,愛過了恨過了想念過了,到底意氣難平,只留下了萬種情思,滿懷幽怨。()一幅時代的風俗畫中,幾個命運多舛的有情人,且吟且思民歌且嘆。
影片的音樂也是獨特而富有張力的,配樂大師詹姆斯霍納在片中運用了日本洞蕭這種音色古老、深邃蒼茫的樂器,來塑造主角「傳說」般不可捉摸、狂野悲憤卻又渾然天成的形象,時而狂放不羈,時而飄忽不定,時而吶喊悲嗚*時而沉吟低語,可以說這是霍納此類手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表現。全片的音樂出現的各個主題,從恬靜淡雅到悲憤感慨,旋律上無不精雕細琢,唯美動人,交織出一篇又一篇悠然神往、扣人心弦的樂章,賦予了本片傳神的詮釋。
史詩般的情節,醉人的音樂,精彩的演出及富有表現力的攝影在此片中完美融合,鑄就出了永恆的經典。
看完這部影片,你是否得到了什麼啟示——生命中的險惡沒有什麼恐怖,生命中的寂寥沒有什麼悲憤,生命中的放縱沒有什麼缺憾,生命中的痛苦與埋沒無關,關鍵是:即使在始終無人注目的暗夜中,你可曾動情地燃燒,像那顆不肯安歇的靈魂一樣,為了答謝這一段短暫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