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帶給加西亞
《把信帶給加西亞》這篇短文的作者是EebertHubbard,最早發表於1899年。這篇百年前的文章,幾乎被世界上所有的語言翻譯出來,印製了億萬份。紐約中央火車站曾將該文印刷了150萬份分發出去。日俄戰爭期間,每一名俄國士兵都帶著這篇文章,日軍從俄軍俘虜那裡發現了它,如獲至寶,在日本天皇的命令下,日本的每一名軍人、公務員、老百姓都擁有這篇文章。現在,它已經成為了任何管理學或者成功學不可或缺的經典,被一代代人所廣為傳誦。
實際上,這種把信帶給加西亞的精神在我國一直深遠流傳,上溯到《孟子·公孫丑上》中提到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到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再到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趨避之」的高度的民族責任感,一脈相承的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引以為豪的優良傳統和責任意識。傳統的「五四」精神,更體現出在時代前進的洪流中積極地前行,審視自我、完善自我、勇於奉獻的一種崇高的責任感。
在當今社會,這樣的責任感更多地體現在敬業之中。敬業,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它表達的是這樣一種涵義: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懷著一份熱愛、珍惜和敬重,不惜為之付出和奉獻,從而獲得一種榮譽感和成就感。可以說如果社會各個行業的人們都具有敬業精神,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文明進步,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但是,有的人,讓他把信帶給加西亞,他會說出一萬個不可能,並且舉出種種理由支持他的觀點,卻從來也不會費心去考慮如何完成他應該完成的目標。敬業精神,不單單是完成日常的工作,朝酒晚五點卯報到,而是和兢兢業業、精益求精、踏實肯乾的工作態度聯繫在一起的,是和誠實守信、質量效率、企業形象聯繫在一起的。在普通而平凡的崗位上,渾渾噩噩、混天度日是一種態度,紮實勤勉、日清日高又是一種態度。海爾總裁張瑞敏說:把普通的工作作好就是不普通,把平凡的事情作好就是不平凡。這樣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會說,但卻極少有人能做到。
也許,大家已經急切想知道《把信帶給加西亞》的內容,下面就是這篇傳世之作。
在一切有關古巴的事物中,有一個人最讓我忘不了。
當美西戰爭爆發後,美國必須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取得聯繫。加西亞在古巴叢林的山裡――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地點,所以無法帶信給他。美國總統必須儘快地獲得他的合作。
怎麼辦呢?有人對總統說:「有個名叫羅文的人,有辦法找到加西亞,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們把羅文找來,交給他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關於那個名叫羅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裝進一個油紙袋裡封好,吊在胸口,3個星期之後,徒步走過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加西亞――這些細節都不是我想說明的。我要強調的重點是:美國總統把一封寫給加西亞的信交給羅文;而羅文接過信之後,並沒有問:「他在什麼地方?」
像他這種人,我們應該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學裡。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種種的指導,而要加強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託付,立即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完成任務――「把信帶給加西亞」。
加西亞將軍已不在人間,但現在還有其他的加西亞。凡是需要眾多人手的企業經營者,有時候都會因一般人無法或不願專心去做一件事而大吃一驚。懶懶散散、漠不關心、馬馬虎虎的做事態度,似乎已經變成常態;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誘地叫屬下幫忙,或者,除非奇蹟出現,上帝派一名助手給他,沒有人能把事情辦成。
不信的話,我們來做個試驗:你此刻坐在辦公室里――周圍有6名職員。把其中一名叫來,對他說:「請幫我查一查百科全書,把某某的生平做成一篇摘錄。」那個職員會靜靜地說:「好的,先生。」然後就去執行嗎?我敢說他絕不會,反而會滿臉狐疑地提出一個或數個問題:他是誰呀?他過世了嗎?哪套百科全書?百科全書放在哪兒?是我的工作嗎?為什麼不叫查理去做呢?急不急?你為什麼要查他?我敢以十比一的賭注跟你打賭,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問題,解釋了怎麼樣去查那個資料,以及你為什麼要查的理由之後,那個職員會走開,去找另外一個職員幫助他查某某的資料,然後,會再回來對你說,根本查不到這個人。(勵志電影 )真的,如果你是聰明人,你就不會對你的「助理」解釋,某某編在什麼類,而不是什麼類,你會滿面笑容地說:「算啦。」然後自己去查。這種被動的行為,這種道德的愚行,這種心靈的脆弱,這種姑息的作風,有可能把這個社會帶到危險境界。
如果人們都不能為了自己而自動自發,你又怎能期待他們為別人採取行動呢?你登廣告徵求一名速記員,應徵者中,十之八九不會拼也不會寫,他們甚至不認為這些是必要條件。這種人能把信帶給加西亞嗎?在一家大公司里,總經理對我說:「你看那職員。」「我看到了,他怎樣?」「他是個不錯的會計,不過如果我派他進城裡去辦個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務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進一家酒吧,而當他到了鬧市區,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這種人你能派他送信給加西亞嗎?
近來我們聽到,許多人為「那些為了廉價工資工作而又無出頭之日的工人」以及「那些為求溫飽而工作的無家可歸人士」表示同情,同時把那些僱主罵得體無完膚。但從沒有人提到,有些老闆一直到年老,都無法使有些不求上進的懶蟲做點正經的工作,也沒有人提到,有些老闆長久而耐心地想感動那些當他一轉身就投機取巧的員工。在每個商店和工廠,都有一個持續的整頓過程。公司負責人經常送走那些顯然無法對公司有所貢獻的員工,同時也吸引新的進來。不論業務怎麼忙碌,這種整頓一直在進行著。只有當公司不景氣,就業機會不多,整頓才會出現較佳的成績――那些不能勝任,沒有才能的人,都被擯棄在就業的大門之外,只有最能幹的人,才會被留下來。為了自己的利益,使得每個老闆只保留那些最佳的職員――那些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闆是否在辦公室都會努力工作的人,我也敬佩那些能夠把信交給加西亞的人。靜靜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里,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這種人永遠不會被解僱,也永遠不必為了要求加薪而罷工。文明,就是焦心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長遠過程。這種人不論要求任何事物都會獲得。他在每個城市、村莊、鄉鎮,以及每個辦公室、商店、工廠,都會受到歡迎。
世界上亟需這種人才,這種能夠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把信帶給加西亞
- 相關文章
- 推薦文章
- 熱門文章
- 您可能感興趣文章
- 轉預備黨員發言稿
- 入黨發言稿
- 研討會發言稿
- 初三家長會班主任發言稿
- 俗世奇人讀後感400字
- 黨員轉正發言稿
- 大學生座談會發言稿
- 俗世奇人讀後感500字
- 閃閃的紅星觀後感
- 閃閃紅星觀後感
- 快樂的祝福
- 無名氏:吳孫皓初童謠
- 張翰:思吳江歌
- 山楂樹之戀觀後感
- 朋友祝福詞
- 座談會歡迎詞
- 教育學生如何端正學習態度
- 勵志小故事:人品就是實力
- 我的青春,你最珍貴
- 有錢人:我們沒有告訴你的事
- 關於珍惜朋友的名言
- 表達事業的句子
- 關於時間的傷感句子
- 描寫母親的好段
- 父親,我就是你生命的延續
- 深夜,為我而留的那盞燈
- 總有些溫暖在路上
- 有一天,我們也會像爸媽那樣老...
- 別忘了給父母留一把鑰匙
- 愛,總是差那麼一點點
- 黑天鵝般的愛情,讓人想哭一會...
- 二十歲的我,六十歲的你…
- 感恩敬業責任讀後感
- 公司不得不珍惜的10種員工,你屬於哪一種?
- 洗碗工如何變總裁
- 熱愛工作的句子
- 老闆座右銘
- 劉一秒經典語錄
- 創業失敗故事
- 讓職場新人受歡迎的12個小妙招
- 你為誰工作讀後感
- 百科全書讀後感
- 職場勵志:用心做好每件事
- 成功人士須具備的15種良好心態
- 形容工作努力的語句
- 用包羅萬象造句
- 勵志書籍推薦
- 30而立的資本在哪裡?
- 職場名言
- 職場格言
- 弘揚雷鋒精神徵文
- 愛崗敬業徵文
- 史上最牛職場經典語錄
- 團隊精神演講稿
- 公務員演講稿
- 讚美老師的優美句子
- 不要被偷懶的馬拉進失敗_勵志故事
- 立足本職崗位演講稿
- 責任勝於能力演講稿
- 一道風景線作文
- 我心目中的雷鋒作文
- 校運會作文
- 作文我的偶像
- 與魯迅的對話作文
- 雷鋒就在身邊
- 我身邊的雷鋒
- 我熟悉的一個人作文500字
- 作文軍訓感想
- 感動在我身邊
- 學雷鋒作文800字
- 雷鋒精神作文500字
- 關於雷鋒的徵文
- 學雷鋒從我做起作文
- 高中軍訓感受
- 有關學習雷鋒的作文
- 弘揚雷鋒精神的作文
- 雷鋒在我心中
- 高中作文軍訓
- 關於馬的經典語句
- 軍訓作文
- 教師節活動策劃
- 離開,是為了重新起航
- 難以升職的6類職員_職場勵志
- 羊年祝福成語
- 給生活注入美的希望
- 流浪兒迪克讀後感
- 回憶是一種淡淡的痛讀後感
- 梅花魂讀後感
- 《為人民服務》的讀後感
- 讀有的人有感300字
- 雷鋒讀後感600字
- 讀後感600字左右
- 給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後感
- 致加西亞的信讀後感
- 只加西亞的信讀後感
- 給職場懷才不遇者的三建議
-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
- 乾法讀後感500字
- 態度決定一切讀後感
- 細節決定成敗讀後感1500字
- 寫給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後感
-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後感
- 一個外企經理對大學生的心裡話
- 俞敏洪:創造必然比等待偶然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