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的媽媽是箇中國台灣人,從安安出世那天起,就一直只用國語和孩子說話,句子中不夾任何外語。安安的爸爸是德國人,講標準德語,所以安安與爸爸說德語。然而爸爸和媽媽彼此之間說的是英語,沒有人教安安講英語。
一家人住在瑞士,瑞士人講方言德語,就好像講國語的人聽不懂閩南話一樣,德國人往往聽不懂瑞士方言。安安在幼稚園里,跟老師和小朋友們說的是瑞士話。
眼睛圓圓、鼻子圓圓、臉龐圓圓的小安安,就生活在這四種語言之中。那是什麼光景呢?
在幼稚園里,華安嘰哩咕嚕地自言自語,大眼睛的蘇珊聽不懂,她想:「嗯,安德亞斯一定是在講中國話,所以我聽不懂,等他媽媽來要問她看看。」
在家裡,安安自言自語發一個音,一個爸爸媽媽從來沒聽過的新音,媽媽聽不懂,與爸爸打探:
「是德語嗎?」
「不是。」爸爸說,接著問:「是國語嗎?」
「不是。」
「那一定是瑞語了!」爸爸媽媽像合唱似地一起說。
安安對父母的困惑毫不理睬,自顧自去捏粘土、做小豬。
蘇珊趁著媽媽來接孩子時問:「歐子是什麼?」
媽媽笑得很開心:「是『猴子』!安德亞斯說的是中文的猴子!」
然後媽媽問蘇珊:「洛伊是什麼?偉婁是什麼?」
蘇珊解釋:「是瑞語的「獅子」、「腳踏車」的意思。」
晚餐桌上,爸爸()恍然大悟地說:「啊,真想不到,同是德語,差別這麼大。我根本沒聽過這種說法呢!」
就這樣,小華安使大家都很忙碌:蘇珊學中文,媽媽學德語,爸爸學瑞語。所有的語言都學會了之後,大人才能完全聽懂華安的話。爸爸略帶安慰地說:「幸好他還聽不懂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