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網友問我,是不是所有的實習生都要從打雜開始?是不是所有的新人都要被欺負?是不是所有老闆給新人描繪的美好前景到頭來卻都是畫大餅?
一個男生曾在我手下實習了10個月,前8個月都沒什麼特別的,每天就是上班幹活兒,閒的時候跟同樣是實習生的同學玩玩,下班回學校。每次交給他的工作,他磨磨蹭蹭也都能完成,難度稍微高一點兒的,經常丟三落四或者格式不對。那時候我太忙,也沒時間多說什麼,以為他能總結經驗,結果卻一直沒什麼進展。
閒暇時,他總跟我說覺得自己沒什麼價值感,實習就是做報告、做表格,不知道還要熬多久才能做高級一點的工作?
我承認他還算是個態度認真的實習生,但職場上更看重的是能力。能力如何,體現就是工作做得好不好。每個公司都有幾個辛苦認真的員工,他們的精神讓全公司感動,但遺憾的是,他們做出的東西只能讓人可憐。在職場上,僅僅有認真的態度是不夠的。
我問這個實習生:「你仔細看過你發給我的檔案和我發給客戶的檔案有什麼不同嗎?你跟我實習了這麼久,能總結出做項目的簡單流程嗎?」
實習生的工作都算不上有難度,即使稍微複雜一些的,使勁兒想想也能完成得八九不離十。埋頭苦幹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上心。比如開會的時候,有沒有仔細聽同事們的討論,有沒有找到老闆做決策的思路,而不是事不關己就趴在桌子上轉筆?當然,你可能會說,要是有那麼強的能力,早就不是實習生了。但是,如果沒有一顆上進的心,每天只是窩在心理「舒適區」里,老闆又怎麼能對你委以重任呢?()我可以給你描繪一個美好的未來,但這未來更需要和你一起打造。如果你不思進取,別人給你的永遠只能是空頭支票。
這次談話之後,這個男生有了顯著的變化,以至於在後來的兩個月中,他進步的速度讓我刮目相看。每次做完一項工作,他都要跟在我後面追問哪裡還不夠好,然後馬上去改;平時只要同事加班,即便與他關係不大,他也會留下來一直陪著大家,看有什麼能幫忙的;他發給我的東西格式正確,字型、字號規範,用詞專業……這讓我時常感嘆,之前8個月裡的那個人到底是不是他。
有次我給他布置了一個需要動動腦子的活兒,他一個人默默加班到晚上11點發給我,而且做得相當出色。我能想像他在這四五個小時裡,怎樣努力地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得規範又完整。那次我直接把他的郵件轉發給客戶,並且附言說,這是由實習生完成的市場分析報告,數據準確,分析得當。
後來我問過他,如此大的變化是怎麼發生的。他說:「原來我一直覺得有你在後面幫我修改,有依賴心理。我發現每次這麼想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懈怠。你說得對,其實每個人都應該突破讓自己舒適的區域。大家都喜歡反應快的人,如果不求上進、固步自封,我就只能永遠是實習生了。
兩個月之後,我在他的轉正協定上簽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