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一個王朝的背影讀後感

一個王朝的背影讀後感(一)

浩瀚的歷史,帶給我們無數啟迪,曾經用生命換來的殷殷告誡,指引著人們前進的方向。讀余秋雨的散文《一個王朝的背影》讓我得到這樣的人生感悟

散文講述的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朝代――清朝,關於皇帝們的故事。他以樸實的文字,柔和的話語,帶有前瞻性的思想,富有哲理的思維描述了康熙皇帝的雄才大略,介紹了清代帝王的功過得失,將康熙與慈禧作對比,發出了一個王朝興衰榮辱的歷史感嘆。

就說康熙皇帝吧,他一登基就有無數多的問題擺在面前。清兵入關才幾年,一個偌大的國家等待著一個明君的出現。康熙沒有讓祖宗失望,造就了一個繁榮昌盛的大清帝國。他八歲稱帝,十四歲親政,面對當時的內憂外患,十六歲果斷地除掉了一直干預朝政的權臣鰲拜,掃清了他施政中的第一塊頑石,為後來大刀闊斧的改革奠定了基礎。僅僅四年後,康熙又開始策劃削落三藩,去接觸即便是祖上也無可奈何的大將吳三桂,在吳三桂叛亂髮動之前,他就先發制人,迅速出擊,讓沉睡了三十年的清軍重新煥發生機,指揮著明末曾讓漢人聞風喪膽的虎狼之師再一次消滅了兵力最強的漢軍,給國家未來的治理鋪平了道路。猛烈地打擊對統治有威脅的敵人,抗沙俄,定版圖,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收復台灣,親征蒙古噶爾丹,冊封達賴喇嘛,他讓大清的皇威遍布蒙古大漠,深入西南邊陲,直達青藏高原。當然,如果康熙帝單憑在軍事上有所建樹便不會被後人稱作「千古一帝」了。他不僅「武功」顯赫,在「文治」上也十分卓著,為了使滿漢和諧共處,他廣納天下英才,開設博學鴻辭科,招集漢族知識分子,編制了延用至今的《康熙字典》;當許多漢人瞧不起北方蠻夷之時,康熙帝卻已學了大量的漢文典籍,讓漢儒們也自嘆不如;正當有不少前朝舊臣在苦心密謀反清復明時,他早就籠絡了漢族的文人學者修定《明史》,總結明亡清興的歷史教訓,使《明史》成為二十五史中最完整的一部;他還駕臨鳳陽,在明朝祖地親自祭拜朱元璋,妥善安置朱氏後人,既讓時人稱道,也給後人為他的胸襟、氣魄所折服。

余秋雨先生像一個說書人,用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證據,以「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方式將清朝歷代皇帝之事娓娓道來,將大塊的真實敘述與零星的數件事情穿插一起,配以精闢的論說,把每一個帝王的形象描繪得有聲有色。正如「秋雨」之名,梧桐落葉瀟瀟雨滴落心頭,一陣寒意入骨,卻清醒了許多,透徹了良多,感悟了很多。

然而封閉就要落後,落後就要挨打。妄自尊大的乾隆拒絕了英使馬夏爾尼的通商談判,使中國失去了接觸西方科學技術的大好機會。其祖父康熙帝收復台灣後曾打開沿海通商口岸,解除海禁,可是乾隆卻以天朝上國自居,閉關鎖國。在康熙朝,康熙本人一心為國家繁榮作努力,積極地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將歐洲傳教士請入宮中,請教天文、生物知識,接受物理、歐氏幾何的指導,閒暇時還致力於天花疾病的研究。他對西方誠懇的接納使大清成為當時屹立世界東方的泱泱大國。在剷除吳三桂和噶爾丹中,紅衣大炮多次派上用場,他不僅購買大炮、研製火藥,還將外國使者進貢的戰艦模型投入生產,從而成功地戰勝了台灣水師。相比之下,乾隆皇帝只會與紀曉嵐吟詩作對,與和|收藏古董字畫,還勞民傷財地七下江南,花天酒地。

讀完全文,不禁對余秋雨的語言的駕馭感到由衷的欽佩,利劍般的目光洞察出中一個王朝的成敗功過,讀此文,既是一種語言的培養,也是文化的學習,更是為人、執政、治國、興邦的歷史寶鑑。閱讀之後,豁然開朗。各種想法接連湧現,不斷爆發出來。雖難以言表,但卻對真諦的領會滿懷欣喜。我想這就是作者的過人之處吧。這是我第一次在閱讀歷史性散文有的觸動,竟是如此的發人深省。

文字之美正如武林高人的深厚內功,一道道真氣由內而外的散發,雖徐徐流出,向讀者心中緩緩輸入,但是順暢地打入丹田,聚之紫府,漸漸地遍布周身各處,細細地品味慢慢地讀,感到一股純厚至陽的內力源源不斷,溫暖全身,通篇畢覽,功力方收,精神為之一振。

《一個王朝的背影》,一次輝煌與過後的衰敗。不單是清朝,一個王朝的誕生:總是威風凜凜地一路殺來,短暫地出了幾位經天緯地的君王之後,瞬間的絢爛又重新走向沒落,無能又自負的子孫一點一點吃掉老祖宗的基業,毀掉先烈們浴血奮戰方打下的江山,最後滅亡。一個王朝的背影有興和衰,榮與辱,成與敗,還有不盡的歷史教訓,在教訓中得到借鑑,在借鑑中取得進步,這也許是此文的意義吧。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夠讀一讀余秋雨的這篇《一個王朝的背影》,或許,你也能從中探求得自己的歷史寶鑑。

一個王朝的背影讀後感(二)

在我看來,秋雨先生的散文一貫帶有著他對人性、對社會、對歷史的深沉思考。這篇《一個王朝的背影》,是他踏入承德避暑山莊遊覽時的一些聯想。他從清朝初入中原漢族讀書人的反抗開始談起,著重談了一下他對康熙皇帝卓越的一生的看法。

我想這篇文章核心想強調的一個關鍵字是「文化認同」。清兵剛剛入主中原時,中原的漢人抱著極大的牴觸情緒,把入關的滿族人看作「外國的侵略軍」,而對滅亡了的明朝抱以同情,對朱姓子弟建立的腐朽不堪的「南明」小朝廷充滿了幻想,希望他們能夠勵精圖治,把清兵趕出關外,恢復漢人的政權。總結起來就是孫中山先生200多年以後提出了的反帝提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顯然,這種情況的發生都是由於滿漢兩個民族缺乏文化認同。滿族歷史上一直生活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崇尚武功而文明程度不高,與在中原大地上沿襲農耕文明,崇尚四書五經的漢族人相比,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方方面面存在著不小的差異。漢族人擔心清朝統治者會沿用自己民族的價值觀進行統治,給漢民族的文化帶來滅絕性的打擊。於是,對清廷恐懼和憤怒在中原大地上蔓延,各種打著反清復明旗號的起義此起彼伏。清朝的統治陷入了危機。

而改變這種情況的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的學識的淵博和人格的健全足以讓我們現代人敬佩地五體投地。他竟然比歷屆明朝皇帝更加精通漢族的文化,「大凡經、史、子、集、詩、書、音律,他都下過一番功夫,其中對朱熹哲學鑽研最深。」「親自與理學家進行水平不低的學術討論。」他在位的時候,主持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和《康熙字典》,對中華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至今都在發揮著作用。

他對西學的重視也讓人對他刮目相看。西方的數學、物理、化學、醫學、天文等學科,他都興致勃勃地在傳教士的幫助下刻苦鑽研。他還下令翻譯西方的許多自然科學著作,對動了他們在中國的傳播。

……

在康熙年間,漢族知識分子的內心逐漸軟化。看到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他們對清廷的態度由堅決抵抗逐漸轉變為接受、合作。滿漢的文化認同逐漸在加強,民族趨向融合。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

即使在今天,當我們用客觀的眼光打量康熙帝時,大多數都是正面的評價。我想,究其原因是,康熙皇帝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主要是文化上的認同。作為國君,他認真吸收漢族文化,至少作出了一種很高的姿態,表明他尊重漢族文化。同時,他也贏得了漢族人的尊重和認可。這種互相之間的尊重、包容為緊接而來的盛世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基礎。

在處理今天的民族問題時,我們也應當多借鑑康熙帝的做法,避免「增進民族團結」成為一句空話,把它變成實實際際的行動。改善民族關係,互相尊重和學習是必不可少的。

一個王朝的背影讀後感(三)

清朝,一個逝去的年代。()在這個沒落朝代的背後,有多少人讚揚它,有多少人唾棄它。想起它。我會傾刻淚流滿面,也許是欣喜,亦或是憂傷。

國中上歷史課,老師每每講到清朝中期都是神采飛揚,激揚澎湃。時間往後退,儘是血淚。老師哭,學生也跟著哭。在單純的孩子眼裡,不僅有悲哀,還有憐憫。而老師,或許還隱藏了絲絲痛恨吧!

清朝,是個功過無數的朝代。後來的人定位為:一個讓所以中國人為之驕傲的朝代,亦是一個讓所有中國人視為恥辱的朝代。

文章的作者是余秋雨,選自《山居筆記》。大約有30來頁的字,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就是這不長不短的文章讓我對清朝又愛又恨。首先作者的知識底蘊讓我這骨灰級的清史迷十分佩服,其次他的文章筆墨更讓我為之震撼。僅僅只是一座很淒涼的皇家園林,四面疊嶂,霧雲籠罩的承德避暑山莊在余秋雨眼裡竟會變成一個端坐在眼前受萬人睹目的九龍榻。這九龍榻既是九五之尊的象徵,也是讓皇帝在孤獨脆弱的時候可以休息的靠背椅。

看到這裡也會想像皇帝累了、倦了,想念著承德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仿佛可以化作靈魂的寄託。雖然沒能有緣邁進承德避暑山莊的大門,但踏上紫禁城的第一塊青磚起就能感受到莊嚴肅穆的皇宮的壓抑感。皇帝久居深宮,難怪想抽身逃離那些惹人頭痛的煩瑣事物,攜來百侶,泛舟於庄內碧湖之上,微風拂面,煮酒論天下,引吭高歌,好不愜意!

清末,是在舊社會時期生活過的人們都不願回顧的歷史,一條條像生死契約一般的賣國協定,巨額賠款讓百姓叫苦連天,政府不想自己掏腰包,想盡一切招數剝削榨盡老百姓,哪怕是一枚銅錢。

清朝的存在,或許在漢人心中是一個根本不允許存在的東西。中華民族要漢人統治才算天經地義,即使是篡謀奪位。滿人,漢人眼中的蠻夷,這外來異族人統治的國家很是讓人反感。特別是在清末,漢人們更是覺得滿人天生卑奴血統,不懂得抵抗,不知道拼搏,只一槍一炮就能讓他們跪地求饒,捨去自己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尊嚴,不只是個人的,還是國家的、民族的。偌大的中國轉眼之間在風雨中飄搖,破落不堪,如何讓人甘心。儘管康乾盛世讓大清在世界上輝煌了那麼一瞬間,而人們更願意把那段苦不堪言的歷史銘記在心間,片面的全盤否定這個讓人琢磨不定的朝代以及把掌它的每個孤家寡人。

末了,想大聲讀出文章的最後一句經典語句------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群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後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悽怨靈魂。

讀罷盪氣迴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