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非理性繁榮讀後感

非理性繁榮讀後感(—)

關於這本書我並沒有像以往一樣去買一本而是直接在網上下載的電子文檔來讀的。首先,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吧。《非理性繁榮》書名取自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理事主席葛林史班1996年底在華府希爾頓飯店演講中,談到當時美國金融資產價格泡沫時所引用的一句名言。從那時起,許多學者、專家都注意到美國股市因投機風氣過盛而引發的投資泡沫現象。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甚至多次預言美國的投資泡沫將破,可是每當美國股市有衰竭的症候時,就會有另一股投機熱潮注入,讓股市得以暫時維持不墜,直至近日方有軟著陸的跡象。

在《非理性繁榮》(第二版)中,羅伯特·希勒教授對2000年第一版的內容進行了適時的修正和更新,重新闡述了市場波動這一給他帶來國際聲譽的主題。希勒在第二版中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他以一種更加清晰和徹底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那些可能動搖經濟運行和嚴重影響人們生活的市場泡沫的產生和破滅。

在第一版中,希勒教授成功地預言了股市的下跌,而在本書中,他將研究擴展到了目前炙手可熱的房地產市場,用了一章的篇幅來論述美國國內和國際房價的歷史走勢。

在本書中,希勒通過大量的證據來說明,如果20世紀90年代末的股市,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中隱含著大量的泡沫,並且最終房價可能在未來的幾年中開始下跌。他認為,2000年股市泡沫破滅之後,許多投資者將資金投向房地產市場,這使得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產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因此,非理性繁榮非沒有消失,只是在另一個市場中再次出現。

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希勒教授描述了金融市場波動的心理根源,並且著力列舉和論述了自由市場經濟中,資本市場所固有的不穩定性。比如,艾倫·格林斯潘著名的「非理性繁榮」演說給人們帶來的影響。

他認為,最終擺脫這種困境的途徑在於社會制度的改進,比如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增加保險品種以保障人們的收入和住房,以及更加分散化的投資選擇。就像該書的第一版一樣,《非理性繁榮》的第二版一定會吸引更多的人閱讀和討論。

《紐約時報》的保羅·克魯格曾這樣評價這本書曼羅伯特·希勒先生揭示了金融市場非理性的一面,在這方面,他比同時代的其他任何經濟學家做得都多。」羅伯特﹒J﹒希勒著於2000年的《非理性繁榮》,正是一本分析美國上世紀末股市繁榮現象,以及整個20世紀美國股市發展的重要作品。「非理性繁榮」一詞,源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1996年12月5日,面對全球股市的持續繁榮與大幅上漲,作為當時美聯儲主席的格林斯潘在華盛頓對當下的股市做出了「非理性繁榮」的判斷。這一判斷震驚了世界,被稱為「格林斯潘震撼」並導致歐美股市暴跌。但在這之後,美國股市出現了長達三年的大牛市,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道指)從6500點一路上漲至12000多點,格林斯潘對股市的判斷被徹底否定。從那以後,格林斯潘就對全球股市三緘其口,就連當年納斯達克股市上漲至5100多點、市盈率已達850多倍時,格林斯潘也沒有對股市發表任何評論。

2000年,希勒使用「非理性繁榮」為題著書,成為當年投資類圖書經典。此時,道指突破了11700點,距離1896年5月26日公布時的40.94點,增長了286倍;距離1972年11月14日的1003.16點,增長了11.7倍;距離1995年11月21日的5023.55點,增長了一倍。即便是在道指誕生一百年的2006年5月間,指數也在11000點區間。從這個總體趨勢上來看,股市一直向上,走向繁榮。但是,1929年股市崩盤,直到60年代才再次回到原來的點位;70年代的股災,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再次回到原來的位置。和中國股市18年間五次起落相比,美國的股民可謂是既有幸福的一代,又有痛苦的一代;而中國的股民,卻只是悲喜交加的一代。

這本為2000年處於網路股和科技股泡沫中的美國投資者所寫的書,善意地給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公眾常被認為學會了股票在下跌之後總會反彈這個基本常識。我們已經看到,許多證據證明大部人是這樣想的,但是他們想錯了。股票可以下跌,而且可以下跌許多年。股票市場可以被高估,同樣可以低迷許多年。

「公眾常被認為了解到,從長期看股票總是優於其他投資,比如債券,所以長期投資者投資股票會好一些。我們看到,有證據表明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想的,但他們又想錯了。在數十年的時間裡,股票並不比其他投資優越,也沒有理由相信它將來也會這樣。

「公眾也常被認為了解到,股票投資聰明的做法在於選擇共同基金,因為它們了解市場的變化。我們發現大部分確實是這麼想的,但是他們又一次錯了。選擇業績良好的共同基金所獲得的收益比投資者想像得要少。」

既然被評為年度最佳讀物,至少說明講得內容得有一些道理能夠支持結論,並且說服了一些讀者。作者列舉了12條主要原因用以說明2000年牛市的形成誘因,社會力量如何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放大機制以推動牛市不斷走高,新聞媒體和新經濟思想如何扮演關鍵性角色,以及投資者群體又是如何一起在人性的作用下共舞狂歡。放在2008年的春天來看,除了12條誘因的其中二三要對其略略地調整之外,其它的一概不動,我認為應該也可以對當下中國的股市進行完整地詮釋了。

價值投資的先行者,巴菲特的師傅格雷厄姆經過多年的打拚,格雷厄姆聯合帳戶到1929年為止資金已達250萬。但是隨後的崩盤以及之後的危機接踵而來,儘管格雷厄姆非常小心謹慎,還是在1930年損失了20%。以為最糟糕的時候已經過去,他又貸款來投資股票,然而所謂的底部一再被跌破,1932年聯合帳戶跌掉了70%之多,格雷厄姆也瀕臨破產。痛定思痛,格老力著《有價證券分析》(SecurityAnalysis)一書,是對1929年西方世界經濟大蕭條深刻反思的產物,奠定了格老作為美國及至世界的證券分析家與投資理論家的地位。年輕的巴菲特看了1942年格老的又一部力作《聰明的投資人》之後,毅然決定選擇哥侖比亞大學就讀並終生追隨格老。

格老雖有價值投資理論,但生不逢時,30年代的大蕭條和40年代的世界大戰使其無用武之地。但是巴菲特幸運得多,格老的理論讓他四十餘年來大放異彩,直至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巴氏1963年收購併改組了BerkshireHathaway公司,使其成為他的投資利器。但是不幸的事情還是沒有放過他和其它任何投資者:70年代的兩次世界性經濟危機以及水門事件的雙重打擊,使美國工業生產下降22%,失業率高達11%,通貨膨脹率達到18%,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從1973年1月的最高點1016點下跌到1974年底的557點,紐約股票交易所市值下跌了40%。197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也縮水超過50%。自1982年底美國經濟擺脫戰後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進入復甦以來,美國已經歷了長達95個月的經濟擴展,創下了舉世矚目的和平時期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擴展記錄。80年代初期,股票價格開始回升,到1987年8月份道指達到2722點。10月19日,華爾街爆發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潰,單日跌幅達22.6%,巴菲特損失了市值的25%。1999年3月16日,在美國經濟繼續強勁增長、無通脹壓力和網路、科技泡沫的推動下,道指一度突破10000點大關。而巴菲特則在泡沫中業績平平,1999年竟然只有0.5%的回報。

結果呢?巴菲特2008年致股東的信中寫到:「2007年我們的資本淨值收益為123億美元,這使得我們的A股和B股的帳面價值同時增長了11%。在過去的43年裡(意味著自這一任管理層接手那天開始),我們的股票帳面價值已經從每股19美元漲至78008美元,相當於每年21.1%的綜合增速。」

看上去,希勒的觀點和巴氏的業績存在矛盾,其實不然。希勒所指得是普遍意義上投資領域的規律;而巴氏則是在規律的之下,運用價值投資所產生的特殊效果。

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一是判斷我們所處的時代會向著什麼樣的趨勢前行,二是能夠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檢視自己的投資理念,找到有哪些是屬於自信過度,又有哪些是屬於異想天開。

總而言之,這本書可以算是一本經典之作,無論我們是否是做金融研究的都應該讀一下這本書。

非理性繁榮讀後感(二)

以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尋求理性繁榮

羅伯特·J·希勒教授的《非理性繁榮》一書並不是一部高深的理論著作,但這部書也許會產生比一部純粹的理論性著作更大的實際價值。從一個中國讀者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可以從兩個不同的層面上來品評這部書。

在第一個層面上,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部經濟學的普及讀物,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當成如今充斥街蒼書攤的炒股「密經」。作者像一位冷靜的醫生,推本溯源地診療了股票市場的高熱症。作者在書中所描寫的種種似是而非的「理性」行為,在當今中國的股票市場上又何嘗不曾有之?遠的不說,且看今年年初的「股市之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經濟學家,用他那把「冷冰凍的手術刀」在股市的病體上輕劃三刀,只因一下切中箇中事機的痛處,便招來陣陣明槍暗箭的剿討。「著名青年經濟學家」高擎「捍衛中國股市」的大旗,駕著令人陌生的邏輯戰車,振臂三呼,一時間應者亦眾。雖說如今硝煙已散,但是讀罷此書,卻使人不由得再次回想起這場討伐,帳下領軍何以義憤填膺自不待言,可為什麼一時間應者甚眾呢?現在,我們終於可以從這本書中找找答案了。

賺錢之心,人無不有;賺錢之術,人有不有。在中國現今的股市中,莊家有莊家的能耐,散戶有散戶的招數,這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但結局卻總是有虧有贏。可是既然如此,為什麼總是有人要甘冒蝕盡本錢的風險,非要拿出他那一點菲薄的收入去股市里「跟莊」呢?《非理性繁榮》給了我們一個全景式的答案。這本書從市場結構、社會文化和社會心理等角度,深刻剖析了股市中的種種「非理性」的投資行為。

在作者看來,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體投資者,都難以擺脫各種「非理性」因素的影響。即使投資者是在追求一種理性的目標,往往也是難以實現的。作者從市場本身的特徵、社會文化和社會心理學三個角度總結了非理性投資行為之所以產生的原因。我們當然不能說投資者是賭徒,可是誰敢說自己總也沒有賭心?虧了的想翻本,賺了的還想賺的更多,市場就這樣被自我放大、自我增強起來了。開始的時候誰都挺自信,覺得自己肯定能賺錢,也就是希勒所說的信心過度,可是幾次波動下來,又覺得還是隨大流走最保險,於是,「社會傳染病」也就由此而生了。這部書中總結了社會心理學對這種現象的分析,使人頗受啟發。

在第二個層面上,我們還可以把它作為一部拓展經濟學理論研究前沿領域的啟示錄。這是一部探討股票市場中的投資者個體行為模式的著作。我覺得,它即使稱不上是一部資本市場的個體經濟學,至少也可以說是為這一領域的個體經濟學做出了貢獻。事實上,資本市場的個體經濟學基礎目前還是當代經濟學的前沿領域之一。在這個領域裡主要存在著兩種理論。一種是傳統一些的有效市場假說,起源於上個世紀初,立足於以一般均衡為核心的新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之上。這個假說的奠基人是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LouisBachelier)的法國數學家,他把統計分析的方法套用於股票收益率的分析,認為其波動的數學期望值總是為零。

這個結論,在20世紀初期的資本市場和一般均衡理論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樑。1964年,奧斯本(Osborne)在此基礎上又明確提出,股票價格具有「隨機遊走」(Randomwalking)的特點,或者說是化學中分子的「布朗運動」的特點。他假設,股票市場價格的變化可以等價於一個粒子在一個流體中的運動,並由此而形成一般均衡,從而使股票市場在整體上成為一個存在一般均衡的有效市場。為我們所熟知的馬爾克維茨(Markowitz)的資產組合理論和夏普(Sharpe)模型,均是建立在資本市場的單一價格法則之上,因此實際上都是源於這一假說。套利定價理論雖然突破了單一價格法則,但其思路仍然限制在價格離散變動的範圍之內,所以仍可認為屬於這一假說的範疇。

然而,現實並沒有為有效市場假說提供有力的支持,這一點我們在這部書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在很多時候,股票價格會陷入跌盪起伏的失控狀態,這意味著,股票市場並不是,至少並不總是一個一般均衡的有效市場。這樣,就產生了解釋資本市場的第二種理論,即分形市場理論。這個理論認為,股票價格的變化具有記憶以往歷史的特徵,因此不是完全的隨機遊走,而是一種「有偏的隨機遊走」,這個過程高度依賴於初始時的條件,其變化的方向是不確定的,最終形成的價格並不是某個惟一的一般均衡狀態的價格,而是在由很多個「吸引子」所決定的多態均衡價格中隨機地產生一個。分形市場理論突破了邊際報酬遞減經濟學的範疇,轉而進入了報酬遞增的世界。

雖然分形市場理論目前還很不成熟,但是它對資本市場中的某些明顯的現象,比如自增強(自我放大)特徵、泡沫經濟現象等,顯然要比有效市場假說具有更大的潛在解釋力。在有效市場假說中,投資風險是價格對均衡狀態的偏離,投資者只能通過投資工具的多樣化來分散個別性風險,但是在分形市場理論中,投資風險就變成了價格從一個「吸引子」到另一個「吸引子」的轉移,這就解釋了有效市場假說所不能解釋的系統性風險。由此可見,分形市場理論在對資本市場的解釋中有著極大的潛力。

然而,分形市場理論的重要意義並不僅僅在於它在經濟理論上的前沿性突破。如果我們接受它對資本市場的報酬遞增解釋,那麼我們對資本市場本身的發展、對投資者行為的理解以及政府對資本市場進行監管的思維方式,也都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要把市場均衡的多元化以及價格決定的多元化作為所有投資行為和監管行為的出發點。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將會比投資工具的多樣化更能有效地分散市場風險,更有利於資本市場的穩定。

由此而言,政府對資本市場的監管也將被推向一個更高的境界:如果說在有效市場假說下,監管常常被人,有時甚至是被政府本身,置於投資行為的對立面的話,那麼在分形市場理論之下,政府要致力於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發展,致力於信息的公開和知識的完善。希勒在這本書中儘管沒有從這一角度來提出他的政策主張,但是他在結尾所闡述的觀點卻和分形市場理論殊途同歸:抵禦金融風險、應付投機泡沫的「首要辦法是採取鼓勵交易的政策,同時給人們更多的機會去參與更廣泛、更自由的市場,通過建立日臻完善的社會保險制度和金融機構來更有效地控制真正的危險,從而能夠獲得更佳的收效。」無疑,這也是作者在本書中所作的整個邏輯推演的終點:多元化的投資主體,能夠有助於投資者互相彌補各自知識的局限性和其智慧中非理性的缺點。

由於以上的原因,我覺得,希勒的這部書,無論是對一個普通的投資者,還是對一個經濟理論工作者而言,都會帶來很多有益的啟發。投資者個人需要有效地規避風險,國家的整個資本市場體系更需要成功地規避風險,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來建設一個沒有欺詐、沒有煽動、沒有輕信、沒有盲從的資本市場,為社會也是為個人尋求理性的繁榮。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