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烏塔有感(一)
一個小姑娘獨自一人遊覽歐洲,你聽了絕對難以置信,而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一個這樣的孩子,叫烏塔。烏塔自掙旅費去旅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
在中國,爸爸媽媽都把孩子當溫室里的小花,不願讓孩子受一點兒苦,時間長了,孩子就太嬌氣了,長大了該自立的時候卻不會了,那以後該怎麼生存呢?總不能一輩子都靠爸爸媽媽吧!
而外國,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會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乾自己的事,比如:吃飯時不餵孩子,讓孩子自己抓著吃,滿18歲就把孩子推上社會,讓他自己獨立生活。
一個14歲的孩子一人去遊覽歐洲,讓中國人看來太不可思議了吧,可是他確實這樣做了,給我們做了一個典範,我們中國孩子就需要這種精神。一位詩人說的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光從電視中得來的美麗風景是不夠的,只有去旅行才能真正體會到美!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雖然不能遊覽歐洲,但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慢慢地學會獨立,比如試著去,自己收拾書包,自己學做做飯等等,做一個不依靠爸爸媽媽的好孩子,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讀烏塔有感(二)
最近學了《烏塔》一課後,我深有觸感。
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叫烏塔的十四歲小女孩獨自遊歷歐洲,在羅馬的的小青年旅館裡認識了汪曉潔的事。
小女孩烏塔對王曉潔說:「我叫烏塔,已經十四歲了,是德國人,住在漢堡。這次趁暑假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村,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斯,最後還去了希臘。」
中國的父母一定會忍不住驚訝的問:「啊!你一個人嗎?你的父母不擔心你嗎?」
烏塔回答說:「我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線路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以便遇到危險是請求幫助。在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你一定會想,這小的孩子獨自旅行,旅費肯定是家裡人給的吧。但事實並非如此,其實就連旅費也是烏塔一點一點讚的。他用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
烏塔小小年紀卻如此自立,反觀中國孩子,我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學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學,但他卻因不會洗衣服、疊被子。
我想對中國的父母說:請為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
讀烏塔有感(三)
當我讀到《烏塔》這一課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驚訝,第二個反應是敬意,她才14歲,就可以獨自一人游遍歐洲。
在現在的中國,即使是二十幾歲的青年敢獨自出國的也是少有的,更不要說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了。()如果換成是我,我也絕對不會去。那麼為什麼烏塔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就有勇氣週遊歐洲呢?
我想可能是東西方親職教育理念不同吧!在國外,父母不像中國的父母那樣像保姆一樣嬌慣子女,他們讓孩子從小養成獨立意識,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放手讓孩子獨自闖天下,而中國的家長把孩子寵得像小皇帝似的,經不起一點風雨,哪裡有一點闖勁!
希望中國的父母親改變教育觀念,也能像國外的父母一樣能放手讓孩子獨立生活,養成自立意識,培養成像烏塔那樣具有獨闖天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