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的理想國讀後感(一)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中那個美麗幽怨的女人,躍然紙上,在仲春時節,路過一樹或一叢丁香,那濃重而熱烈的芬芳氣味,帶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思緒,深長悠遠的哀愁與纏綿,亦如此樹此花,阿來在《草木的理想國》中進行很好的詮釋,正如他說:「一個城市是有記憶的。凡記憶必有載體作依憑。然而,當一個城市的建築不可能再來負載這個城市的記憶時,那麼,還有什麼始終與一代代人相伴,卻又比人的生存更為長久?那就是植物,是樹。」
《草木的理想國》可謂圖文並茂,面對一張張精美的照片,感覺這是一場鮮花的盛宴,蠟梅、梅、貼梗海棠、早櫻、玉蘭等等,21種鮮花奼紫嫣紅,依次開放,就像朱自清在《春》中所言,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裡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閱讀此書,跟隨阿來的目光,徜徉於鮮花的海洋,翻閱書頁,綠色主色調,讓人感覺安靜、平和,亦如生命的顏色,煥發出勃勃生機。
所有的花中,我猶愛白玉蘭,喜歡她玉石般瑩潤的白,喜歡它發出的淡淡幽香,不濃烈張揚,大方典雅,幽幽的,在灰色的世界中綻放出亮麗的色彩。
阿來說過,我不能忍受自己對置身的環境一無所知。有人認為這是狂妄的話,他卻認為這是謙遜的話。既然我們身處如此開闊敞亮的自然界,為什麼不試圖以謙遜的姿態進入它、學習它呢?阿來認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要盡力去了解這個世界。於是,我們有幸讀到這本與眾不同的小書。
成都的物產豐富,享有「天府之國」美譽,花草樹木在這裡競相綻放,正如杜甫詩云: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草木的理想國讀後感(二)
儘管我未曾去過成都這個城市,但是最近所讀的阿來的《草木的理想國》讓我走入成都這個城市的某處跳動的脈搏。儘管未能親臨其處,但是通過讀書也仿佛置身於一曲最為優雅動人的草木圓舞曲。作為一部現當代文學作品,這是我迄今為止讀到的比較另類的一種表達手法。裡面沒有太多人為因素的干擾;裡面沒有太多都市喧囂的嘈雜;裡面沒有太多令人心煩意亂的雜物,裡面唯有一片清新的紅花綠葉將你我緊緊擁抱。對作者而言,他便是以一個當局者的身份靜觀著這些成都的生靈。生活在如此的一個不斷發展的大都市,映入他眼帘的不是那些光怪陸離的城市風貌。()相反的,那些無聲的,卻又有形有色有味的草木是他最為魂牽夢繞的精靈。
感知著這些的植物們,他其實更渴望著以一種謙遜的姿態能夠深入地去了解它們。個人以為其中的一句「這是現世恐懼的美麗,還是歷史憂傷的回眸」既押韻,又有深意地揭示著全書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解讀這個屬於草木的理想國,欣賞這段專屬於草木的圓舞曲,品味一個屬於成都物侯的記錄,感悟人生的某種境界和層面。本書的整體設計其實很是耐人尋味。深綠色的封面,淺綠色的頁面,結合入諸多作者想要表達和介紹的植物花朵圖片。就是在那麼一瞬間,正本書的意境變得那麼得有點純,有點味,有點美,有點舒暢------透過這些花花草草,我們跟隨著作者共同領略著那些看似隨意記載卻又有著話裡有話的弦外之音。
全書的內容通過不同花木進行著相關的介紹和分解。儘管講述的只是一些靜態的植物們,但是它們卻在作者的心意之下展現著最為美麗的一面。有圖,有味,有歷史,有詩句,有作者的感情。所有的一切在如此和諧的意境之下作者用他的文在表他的情。欣賞著阿來和這些草木的故事,我也不知不覺地感染於草木所建設的美的意境。原來,如果我們想要了解一個城市有著多種多樣的角度可以去滲透。成都武侯記的形式便是透過草木的理想國引導讀者進入自然的包圍之中。草木圓舞曲演出中,我們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放下以往的束縛,重新回歸到一個和平寧靜的環境之內。我們來自於自然,卻因為世俗的約束而奔波忙碌。可是一旦當我們某時的駐足而再次回首之時,我們依然可以感知到那片來自於草木的和諧天地。這是一種精神上的頓悟,這更是一堂人生的哲理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