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覺民與妻書讀後感(一)
經濟學名家郎鹹平在楊瀾訪談節目中,談到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歷史人物,不是經濟學家,而是林覺民和他的《與妻訣別書》,我一直認為郎教授是個有責任、有良心的經濟學家,原來根源在此。
再讀一遍《與妻訣別書》,不能讀完已經不能自已,淚如雨下,林覺民寫此文時「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書竟,而欲擱筆。」林覺民真偉丈夫也,俠骨柔腸擔道義,憂國憂民勇赴死。
讀此書時,我第一次產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我為中國人有林覺民這樣的大丈夫而自豪。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悲慘史、屈辱史,國家不幸、民族不幸、個人不幸,「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幸有林覺民們,「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的林覺民們,慨當以慷,何以解國難,唯有「勇於就死」,「率性就死」,「百死而不辭」,林覺民們的前仆後繼譜就了另一部中國近代史,那是一部覺醒史、抗爭史、不屈史、充滿榮耀的民族證明史。
行文至此回到現在,如今的中國已然毅力於東方,誰也不能否認中國已成為一個世界強國,各個領域的話語權在與日俱增,中國社會到處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景象,不再會有林覺民與其妻訣別的遺憾,有情者可以終成眷屬,在此我衷心的謝謝林覺民和他的妻子,您的奮爭和您妻子的奉獻,換回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換回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自強和尊嚴。但我也要如實的告訴你,作為巨觀的中國在一步步前進,微觀的中國還像一團亂痲。
雖然現在不是「遍地腥雲,滿街狼犬」,但不良政客、不法商人,弄權於朝,橫行於市,逐權逐利,枉顧人民的利益,侵吞人民的血汗,換著變了色的頂戴,攢取著發了臭的資本。嗚呼哀哉,多麼希望有一種方法能把您的精神留住,這是寶貴的民族財富。您說過希望您的兒子能「以父志為志」,您很放心的說,「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我多麼得希望我們的國人都是能傳承您精神的同志啊。我們的官員、我們的商人、我們的科學家、我們的知識分子、我們的文藝工作者,我們的工人、我們的農民、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後代,一起讀《與妻訣別書》,一起感悟一個有良心有責任有道義的中國人為了他的國家為了他的民族為了他的同胞所犧牲的精神吧。也許這樣,在我們的工作學習中才能少一份浮躁,多一份責任;少一分利,多一份義。
林覺民與妻書讀後感(二)
有人說:「不讀《出師表》不知忠,不讀《陳情表》不知孝」。我說不讀《與妻書》不懂真愛。
《與妻書》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寫給愛妻的絕筆信。我具體不記得第一次看到這篇文章是什麼時候了,隱約好像是在初三的自讀課本中,不過那時間由於閱歷和情感的積澱膚淺,似乎也讀不出什麼味道。以後反覆讀過好幾次,直到大學的某一天,我將其列入自己最愛的十篇文章之中,今天再讀時,忽然意識到該寫點什麼了。
回想80多年前的那份真愛,我想只要是一個人,一個有血肉有情義的人,無不為這篇文章的真摯而動容,為這種至誠的大義之愛而感喟。
《與妻書》起筆非凡,書信的開頭就表現出了作者高超的駕馭語言的能力。「意映卿卿如晤」,是這份絕筆信的開頭。「意映」是作者愛妻的名字,即陳意映,而「卿卿」是作者對愛妻的尊稱。「卿卿」二字一般是用於妻子對丈夫的尊稱,作者用在此,可見對妻子的敬佩與尊重。林覺民是知識分子,曾東渡日本留學,歸國後,在家人的介紹下,他和陳意映結為連理,二人恩愛情長,後因林覺民加入愛國同盟組織,常年奔波在外,不曾照料妻子,因而心中一直存在著內疚與虧欠。在今壯志未酬事業未竟之際,他不能忘懷的還是自己的愛妻,而愛妻的形象已超過了單純的夫妻之愛,為了稱呼他,他用了「卿卿」二字。此二字比「親愛的」多了敬重,比「尊敬的」多了親切。「如晤」即好像會面的意思。由於革命的原因,作者與妻子聚少離多,有時候好幾個月不曾見面,今天在獄中恍若夢中一般,想起了愛妻的音容笑貌,好像看到了她的倩影,仿佛回到了愛妻的面前。當然這一見面就有好多話要說,要對自己摯愛的妻子說,而這些話是拖欠愛妻的,是以前從未說過的,在以前也是不可能說出口的,因為愛的表露永遠都是在生離死別時。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這一段文字情真意切,讀後情入肺腑,讓人潸然淚下。我想我在這兒肢解這段文字是對作者真情的褻瀆吧!因為這份絕筆書一千三百餘字是一氣呵成的,是作者咬破手指頭後將血與墨融合,用娟秀的小楷寫在手帕上的。但是我希望作者會原諒我的不恭,惟願以真摯的感動回報此段文字給我的淨化。我想要寫這段文字,文學素養與真愛是缺一不可的。一個懷著極度悲傷的摯情,能在愛的驅使下理性的隱忍著流露,壓抑著釋放,淚珠和筆墨齊下,非常人能夠做到。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作者為什麼還要寫出來呢?因為,這是最後的心上話,不說給愛妻聽以後就永遠沒有機會了。作者未負天下人,未負泱泱中華之億萬民眾,而偏偏負了愛妻一個人。眼見妻子以個人要承擔起整個家庭重擔,要抓養孩子成人,這一切的一切,作者唯求得到愛妻的理解與原諒。」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七尺男兒並非無情之人,並非是為了逃避責任而去死。而是愛她太深,()也正因為愛她太深,作者才能勇敢的面對死亡。這是真愛中無上的責任。突然記起《鐵達尼號》中男主人為了心愛的女人擔負起替她死的場景。不過那種愛是小愛,作者不僅愛妻子,更愛天下無數鴛鴦,在自己比翼齊飛的時候,他明白必須以天下為己任,成全他人的摯愛,而這種最高境界的愛是源於對愛的無比忠貞的。作者記起了初婚時二人花前月下的幸福,想到和愛妻同生共死,永結百年。但是他們的真愛在滿街狼犬之下不容於世,他們的願望生不逢時,因而想到用死來扞衛。但是想到愛妻已有身孕,恐怕這種做法對她的打擊太大,是愛妻所不能承受的。但是在矛盾的驅使下,作者說了。這一說使他真正明白了愛的真諦。」所有偉大的愛都必須用責任來維護,用死來扞衛「。
作者明白了用死來扞衛愛情,但是他還是放不下妻子,放不下妻子從此後忍受孤獨,不過這一切已經沒有辦法了,唯一的辦法就是有來世。來世一定選擇陪伴在愛妻身邊,實現剛結婚時共同許下的諾和,陪愛妻指花誓月,和愛妻白頭偕老。」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作者死而無憾,但是還有妻子兒女,只希望妻子將孩子抓養成人,繼父不屈與多情,延續和繼承他未竟的革命事業。不過貧困帶來的艱辛,使得這一切做起來又非輕而易舉。想到這裡,作者突然沒有話了,只聽到妻子的哭聲,本想為她擦乾眼淚,但是天涯海角,不能實現,因而就陪愛妻一起哭泣。這哭聲驚天地泣鬼神。種愛一方手帕怎能承載,我想作者的眼淚一定流到生命的盡頭了吧。
陳意映讀書不多,但把手帕承載的情卻讀得淋漓盡致。如果我們能夠體悟明白,人生有一段這種哭不出來的情,掩飾在作者生前死後已經交割清楚的前提下,我想二十四歲的生命一夜會成熟,在刑場上的林覺民內心肯定出奇的平靜,人格也無比偉岸。
林覺民與妻書讀後感(三)
時隔幾年,再次一覽《與妻書》,突然生出了一絲惆悵和悲傷。猶記得幾年前,第一次看到此文時,只覺林覺民的偉岸、高大,覺其願為天下人之幸福而舍己之幸福乃是大義也,心中崇敬之情頓生。讀此文是,胸中熱血沸騰、澎湃激盪。為其大義自傲,為與之同為中國人而自豪。如今在讀是,卻頓生出些許悲傷,如同當年老師所訴」當你們時隔幾年再觀之,體會、心得將大相逕庭。「初聞,不以為意,只覺林覺民乃國之英雄,人之標榜。然,隨著年齡增長,開始接觸愛情,體會愛情,才終於明了,當年心中忽略掉的那時我們所無法感同身受的難以承受的失夫之痛。
讀此文,聞的」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心中悲情忽起。如此相愛著的人兒,要用怎樣的心情寫下一封絕筆信?要抱著怎樣的心才不會讓愛著的人受傷?要怎樣才能讓她明白」吾不想吾先汝而走「是真心的?然」第以今日時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無時無地不可以死「又何以眼睜睜看著對方死,雖不想吾想汝而死,但天下之人」不當離而離者,不當死而死者,不可計數「又怎可為自己之幸福而斷送他人之幸福。初讀是,覺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此乃當世之豪傑英雄也。然,現在觀之,卻多了許多的無奈,為自己不得不與妻子分離而無奈,為國家之現狀二奶,為天下人之不幸無奈。
從前,只是不停的謳歌林覺民的深明大義,卻忘記了在背後默默承受失去丈夫痛苦的女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的明白了家庭的責任,知道了女子的不易,丈夫先自己而去,留下一雙兒女和年邁的雙老,獨得自己一人承擔,故以此文了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