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伴孩子成長讀後感(一)
剛開始抱著好奇的心情讀《愛心伴孩子成長》,但是當我讀完第一頁的時候,我發現我已經愛上它了。在書中提到,「我們的教學要為孩子一輩子的幸福負責任,每堂課都可以為孩子一輩子的幸福負責任。」那麼做最好的老師,也就是一種美好的、執著的追求,昨天做的要比今天好,明天做的要比今天好,一點點的進步,一點點的超越,從而向著做最好的老師、讓每一個孩子幸福這個目標無極限的接近。肖老師是這樣闡述的,也是這麼做的,我對他充滿著崇敬之情。作為同行與肖老師相比我缺少的是積累,感觸頗多。
讀著讀著,我看到了一個新的說法:「我們有兩個自己,一個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自己,另外一個是沾滿了壞習慣的自己。你要想回復到自己真正本來的樣子,一定要戰勝壞習慣。真正的英雄不是去打敗別人,而是戰勝自己的壞習慣,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你打敗別人的同時,敗得最慘的就是你自己,因為你已經變成了壞習慣的奴隸,你已經不是英雄了。」看到這的時候,我的心再一次的顫動,我能做到嗎?我為什麼不能做到?我缺的是什麼?我不斷的思著…… 在書中我看到:肖老師常常在辦公室會遇到一些孩子在街上撿到流浪狗,或者在路上撿到小鳥就拿過來,拿到老師這裡,老師幫他們養。看到這的時候,我深深感到了老師與學生之間和諧的朋友關係。也讓我省了師生之間的所謂的平等。當我們向孩子借筆的時候,哪個孩子不是雙手擎上呢?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卻從沒想過這憑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們從來沒把孩子置於一個和我們平等的位置。那麼我們所謂的「師生平等」不就是一句空口號嗎?我又一次的捫心自問:你是怎麼做的,你把孩子放在和你平等位置上了嗎?我的回答是:以前沒有做到,以後一定做到。
讀這本書,像是給心靈洗澡,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敲打在我的心靈深處,一直在感動著。我深深愛上這本書,如同愛著我的孩子們,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一步步向肖老師走進。人們給予教師許許多多榮耀的稱譽。「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尤其是中國儒家將尊師敬孔的思想發揮到極致,「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影響浸潤了中華文明幾千年。然而今天教師也不再擁有令人真正崇敬的榮耀和光環。重塑教師形象,還教師與教育最本真的面目,是我們每一個人民教師神聖的職責和不可推卸的義務。那麼站在21世紀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的今天,我們理想中的教師應該是怎樣的呢?在我們的心中應該建立起什麼樣的教師形象呢?讀了《愛心伴孩子成長》給我了一些啟示。「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長長的句子,艱辛是定語,耐心是狀語,熱情是補語;又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根號,一疊疊作業本為他的青春無數開平方。」其實這些都只說了一半。因為,對於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則認為:教育首先是一種服務,教師是一種帶有濃厚服務性質的職業,一種為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的服務,一種為社會培養健康健全的人類的服務。也惟有如此,作為教師心懷一種服務思想,才可能從過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誤區中走出來,走進學生,親近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蹲下來悉心聆聽他們的心聲,熟悉他們的呼吸,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東西,才能為他們鋪設好最適合他們的道路,讓他們能夠在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聲中他們張揚個性,茁壯成長。其次,當代的教師還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一名好教師,一名愛學生的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夥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相長。再次,作為當代的教師還應該「善思」卡爾說:「人是一根思想的蘆葦。」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教師應該是個思想者。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個有心人,去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
以上就是我讀完《愛心伴孩子成長》後的幾點不成熟的感想。最後套用這樣一句話作為結尾:「我是一個行者,步履輕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著笑容,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澎湃的熱情、寬容的胸襟、迷人的書香、思考的大腦。」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一定會嚴格的要求我自己,儘早的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愛心伴孩子成長讀後感(二)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而我們今天的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那麼,在我們平常繁忙的教學工作中,又怎樣育好人呢?在此,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感恩之情,淺談一些看法:
首先,在平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時常關注學生、關愛學生,要時常與他們交流、溝通,談談心呀,拉拉家常呀,做他們最忠誠的朋友,做他們最好的」引路人」,以便能更好地走進、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也讓孩子們積極、主動地走近我們。因為「熱愛是最好的教育」,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呀!
其次,在平日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要忘記對學生進行一些有關感恩方面知識的教育,情感的薰陶。可講些關於感恩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如: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魯迅的「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還有盧梭的「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莫泊桑的「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景是出現在當我們懷念到母親的時候」, 居里 夫人的「不管一個人取得多麼值得驕傲的成績,都應該飲水思源,應該記住是自己的老師為他們的成長播下了最初的種子」等等。學生都知道諸葛亮,他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楷模,這在他數十年後的《前出師表》中,有充分的表露: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次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以此來感化、教育學生。
再次,讓學生明白:何為感恩,為何感恩,感恩的價值意義所在。簡單地講,感恩就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並且回饋他人」。「感恩」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這裡的一切都對我們有恩情!
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美德也是一種智慧,一種為自己贏得美好未來的資本。
如果我們學會了感恩,就會懂得寬容,不再抱怨,不再計較;學會了感恩,我們便能以一種更積極的態度去回報我們身邊的人;學會了感恩,我們就會報著一顆感恩之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學會了感恩,我們會摒棄那些陰暗自私的欲望,使心靈變得澄清明淨……
最後,讓學生了解一下感恩節,並且在感恩節這一天,做好一、兩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以便能更好地理解感恩,踐行感恩。感恩節是美國人定下的一個古老的節日,在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每到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非常熱鬧,有到教堂做感恩祈禱的,有化裝遊行的,有戲劇表演或體育比賽的……行式多樣,活動豐富。尤其在感恩節的夜晚,家家戶戶大擺筵席,食物非常豐富。在節日的餐桌上,上至總統,下至庶民,火雞和南瓜餅都是必備的食物。這兩種「珍品」體現了美國人民回憶先民艱難開拓的經歷。 在我國,雖然沒有專門來表達感恩之情的節日,但感恩思想卻源遠流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詩句讓我們知道:在很久以前,感恩就深入了人心。同時,作為禮儀之邦的中華民族對「感恩」在許多方面也有所描述,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吃水不忘挖井人」、「得人花果千年香,得人恩惠萬年記」等。可讓學生參考以上各種方式或自己採取某種有意義的方式,來加深、鞏固對感恩的理解,且能踐行感恩,從而讓學生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當然,我們自己要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楷模,做一個知恩圖報、懂得感恩的人民教師。注重從平時的一言一行做起,從平時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如:少抱怨、多寬容;少些功利私慾之心,多些慷慨大度之意;多讀書看報,少指手劃腳;少挑剔別人的弱點,多發現別人的閃光點;多關心、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總之,不要忘了:我們是教師,「學高」才能「為師」,「身正」才能「為范」;不要忘了: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更是一條獲得能量與成功的途徑!
假期里,我認真拜讀了肖陳穎老師撰寫的《愛心伴孩子成長》這本書,這本書雖然內容淺顯、語言樸實,但字字句句能看到一位老師的對孩子愛的寫照,那種愛是發現、是理解、是寬容、是期待……讀後使我耳目一新;肖老師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態度四個方面闡述她是如何抓住生活點點滴滴的事情教會學生做人、做事,《愛心伴孩子成長》讀後感。教育效果突出,方法獨特,另我佩服。
肖老師講的教學方法不陵節而失之為遜--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不陵節而失之為遜,什麼意思?就是不要跨越孩子當下的能力去讓他做超出他能力的事情。其實換句話說,就是循序漸進,給孩子一個台階。
根據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舉個例子,在我們平時的課堂中總是有一些孩子上課不發言,沒信心,甚至有的孩子站起來啞口無言,怎麼辦?我們要針對他們的情況,給他降低難度。比如說有的孩子回答不了問題,我們會讓他重複同學的問題都可以,同學回答完了,讓他再重複一遍。有的同學講話,一句都講不通,我們就可以把這句話寫在黑板上,讓他讀一遍。
再比如:教學生問問題,怎麼問?有的孩子就不會。那麼我們老師就會給孩子一個模式,在黑板上寫:[請大家翻到語文書_頁][請大家看到第_段],[請問大家_是什麼意思?]我們給他這些句式,讓這個孩子即使以前從來沒有回答過問題的這樣同學,他站起來也沒有壓力。所以,我們在培養孩子發言的過程,其實都是在提升孩子心境的過程。
同時肖老師在培養孩子發言能力的時候,極其自然巧妙的把弟子規融入進去,如回答問題首先要起立,怎麼站?「立端正」如何講話「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聲音要怎樣?「將上堂,聲必揚」目光怎樣?「問起對,視勿移」這些方法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肖老師認為讓孩子有個良好的學習態度,雖然要付出很多很多時間和精力,看起來有時會很慢,其實不然,當一個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以後,我們的教學會愈來愈輕鬆,甚至我們孩子的上課習慣很好了以後,他非常專注,老師講一句他就記一句,效率非常高。他這種專注的態度不光讓他在課堂上受益,甚至能夠讓他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他都會用這種專注的態度去做,他會受益一輩子。